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某種程度上也是一部戰爭史,幾乎所有的朝代更迭都是以戰爭開始,又以戰爭結束,而引發戰爭的誘因大多是朝廷政治昏暗、奢靡無度,最終導致改朝換代。
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他與杜牧齊名,被人合稱為“小李杜”。他尤其擅長寫愛情詩,最為典型的就是那些情意纏綿的無題詩。但是,他的詠史詩同樣寫得非常精湛。
李商隱空有一身才學,卻因陷入牛李黨爭的漩渦中不能自拔,故而一生仕途不順,只是做一些低級幕僚。那年,他所依附的高官柳仲郢改任諸道鹽鐵使,并起用他為鹽鐵推官。
揚州作為江淮的都會,不僅熱鬧繁華,而且是東南鹽鐵和漕運的中心。李商隱得到柳仲郢的任命后,由于妻子和岳父相繼離世,他感到格外空虛,于是便馬不停蹄地往揚州趕來。
李商隱在揚州任職期間,面對隋朝皇帝行宮遺址,聯想到當年隋煬帝縱情游玩、奢靡無度,終至亡身滅國的歷史事實,創作了一系列詩歌,其中有一首《隋宮》。詩作原文如下: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
這首詩的大意是:
長安都城宮殿依然巍峨壯麗,被一片重重的煙霞籠罩著。
隋煬帝卻想在繁華的廣陵(今揚州)修建更加豪華的宮殿,作為帝王之家。
如果不是李淵得到傳國玉璽,建立大唐王朝。
那么隋煬帝所乘坐的龍舟可能會游遍天下,直到天涯海角。
當年存放螢火蟲的地方,到如今只剩下了腐爛的枯草,螢火蟲早就絕跡了。
許多年來,隋堤是如此的寂寞凄冷,兩邊的垂柳上棲息著傍晚歸巢的烏鴉。
隋煬帝也成了亡國之君,如果他在地下見到了陳后主,不知道會是什么情景。
難道他還好意思,再去欣賞一次《后庭花》嗎?
李商隱這首《隋宮》是一首諷古喻今的詠史七言律詩。
整首詩開篇先點明了這首詩的主題,長安的宮殿已經足夠奢華,隋煬帝卻還是一味地貪圖享樂。接著,筆鋒一轉,作出了一種設想:如果傳國玉璽沒有落到李唐的帝王手中,那隋煬帝可能就會游遍天涯。
然后,敘寫了隋煬帝曾經征集螢火蟲、開鑿運河的兩件事情,暗示了隋煬帝最終亡國的結局,極大地渲染了亡國之后的凄涼氣氛。最后,化用了同樣是亡國之君的陳后主,與隋煬帝夢中相見的典故,用假沒反問的語句,揭示了荒淫無道而導致亡國的主題。
全詩選材精煉,構思獨特;結構嚴謹,對仗精巧;意象新穎,富有深思;氣勢恢宏,頓挫有致;層層剝筍,借古諷今;立場鮮明,出語辛辣;立意高遠,蘊含深邃。
突出特點是采用比興手法,從隋朝宮殿遺址說起,引出隋朝亡國的故事,進而批判亡國之君隋煬帝的荒淫奢華,曉喻晚唐皇帝,將冷峻的諷刺與深沉的感慨相融合,具有深刻的說服力。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李商隱的這首《隋宮》,道破隋朝滅亡的根源,于古于今都很有價值,可以讓我們明白很多道理,我們從中也可以吸取和借鑒很多經驗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