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晉惠帝(公元290年~306年)統(tǒng)治的年代,有一位名叫張華的官員,字茂先,擔(dān)任司空之職。
那時,燕昭王墓前有一只修煉了千年的狐貍,因為年深日久,已經(jīng)能夠變幻形態(tài)。
某日,它變成一個讀書人,想去拜訪張華。臨行前,問墓前的華表:“憑我的才智與容貌,可以去見張司空嗎?”
華表答道:“您雖然善于辯解,但張公的才智氣度,非常人所能及。您若前往,恐怕會遭受屈辱,甚至無法全身而退。這不僅會毀掉您千年的修行,還會連累我這老朽。”
然而,狐貍并沒聽從華表的勸告,依然拿著自己的名片,去張華府邸拜訪。
張華初見這位書生,見其風(fēng)流倜儻,肌膚潔白如玉,舉止從容不迫,轉(zhuǎn)眼回望間更是風(fēng)姿橫生,不禁心生好感。
二人從文學(xué)、歷史談到哲學(xué),再到自然界的奧秘,張華無不應(yīng)對遲鈍、甘拜下風(fēng)。
心中疑慮漸起,暗想:“天下怎會有如此年輕的奇才?如果不是鬼魅,就一定是狐貍。”
于是就打掃了床榻挽留他,并暗地里安排人手監(jiān)視。
書生便說:“您應(yīng)該尊重賢能的人才,寬容普通的百姓,嘉獎聰明能干的,而同情沒有能力的。怎么能忌恨別人有學(xué)問呢?墨子普遍愛天下的人,他像您這樣嗎?”
說完,便要求告辭。
張華已經(jīng)派人守住了門,書生沒能出去。
過了一會兒,他又對張華說:“您門口部署了士卒擋道,該是對我有懷疑了吧。我真擔(dān)心天下的人,將會卷起舌頭不再和您說話;足智多謀的賢士,望著您的家門而不敢進來。我深深為您感到可惜。”
張華沒有理睬他,反而叫人防守得更加嚴密了。
這時,豐城縣縣令雷煥前來拜訪,雷煥字孔章,是一位博學(xué)多才的人。張華將書生的事告訴了他。
雷煥建議道:“如果您懷疑他是鬼魅或狐貍,為什么不讓獵犬來試探一下呢?”
張華依言喚來獵犬,但書生毫無懼色,反而說道:“我生來就有這樣的才智,你卻把我當成妖怪,用狗來試探我。盡管你千方百計來試探我,難道能傷害我嗎?”
張華聽后更加惱火,說道:“這書生一定是真正的妖怪。聽說鬼怪怕狗,但狗只能識別修煉了幾百年的怪物;至于修煉了千年以上的老精怪,狗就無法識別了。只有找到千年的枯木點燃后照它,它的原形才能立即顯出來。”
雷煥問他:“千年的神木在哪里能找到呢?”
張華答道:“人們傳說燕昭王墳前的華表木,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千年。”
隨即,他派人去砍華表。
使者快要到達華表木那兒了,忽然空中有一個穿著青衣服的小孩來到跟前,問使者說:“您來干什么呀?”
使者說:“張司空那里有一個少年來訪,很有才學(xué),善于辯說,張司空懷疑他是妖怪,派我來取華表木去點燃了照他。”
青衣小兒說:“老狐貍不明智,不聽我的話,今天災(zāi)禍已經(jīng)波及我了,我哪能逃避得了呢?”說罷,他放聲大哭,隨后消失不見。
使者繼續(xù)前行,砍下了華表木,木中竟然流出了鮮血。
使者將華表木扛回張府,張華點燃華表木。光芒照耀下,書生瞬間現(xiàn)出了花狐貍的原形。
張華感嘆道:“這兩樣?xùn)|西如果不碰上我,過一千年也不可能發(fā)現(xiàn)。”
于是,他下令將花狐貍煮了。
事情傳開,有人感慨道:萬物皆有其道,不可輕易逾越界限!
(故事改編自《搜神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