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幼兒園開始學小學內容,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但是一所幼兒園的招生介紹還是刷新了所有人的認知。
一位家長曬出了上海某幼兒園的授課簡介,內容竟然包括了pre-AMC,雅思,托福。并且在中班開始會進行文理分班。
AMC,別說幼兒園的孩子了,估計大部分家長都不清楚這是個啥東西。據說AMC8的成績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的公信力,近些年,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學校關注,甚至成為了小升初擇校的重要砝碼。但是從幼兒園就開始,是不是有點夸張了?
雅思,托福,以前高中大學才準備,現在竟然也要提前到幼兒園!
更不要說文理分班了,連數字都認不全,字都不認識幾個,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的孩子,這么小就給他定方向,是不是有點太激進了?
最夸張的是,這所幼兒園竟然提供一周七天的全寄宿托管!
3-6歲的幼兒,正是極度需要和父母相處的年紀,卻被丟到寄宿托管!是不是有點太違背人性了?
李玫瑾老師曾指出0-6歲是孩子情感性格的發育關鍵期,這階段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如果父母將孩子丟給別人撫養,會導致從小就缺愛的孩子對父母既有情感的渴望,又有陌生的恨意,認為父母不愛自己,而這種隔閡有的會延續一生。
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性格多少會有些問題,或驕縱偏激,或孤僻自卑,等到了青春期,這些性格會迸發出巨大的毀滅力量。
我們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輾轉在各類輔導班中,沒有假期,沒有休息。我們盡全力推動孩子超前學,小學三年級學完小學內容,六年級學完初中數理化,初二學完高中理科內容,成為當下最流行的趨勢,讓家長們狂熱。
我聽過最夸張的一個是3歲的孩子包著尿不濕去考KET。當然,如果是天才,我們另說。如果是普娃,這樣的起跑真的有用嗎?
一位博主說自己去書店遇到一個六年級小女孩,幾句交談后,博主發現孩子精神狀態不太對勁。即使反復提醒,女孩還是會在安靜的環境超大聲說話,還不斷重復“不學習要被打”“不學習要被打”“不學習要被打”......
每年期中期末考試結束,各地就會出現孩子走極端的新聞。
身邊因為抑郁而休學的孩子越來越多。
出現這些情況的孩子,真的是因為內心太脆弱,輸不起嗎?
中科院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輕度抑郁17.2%,重度抑郁為7.4%。也就是說差不多每4個孩子中就有 1 個檢出為抑郁!
本該在大自然中奔跑,無憂無慮的孩子,被填得太滿了!他們沒有時間喘口氣,沒有空間宣泄,身心俱疲,小學的時候他們還能乖乖聽從父母的安排,去學習。青春期后,自我意識覺醒的他們開始關注自己的感受,于是他們開始反抗,出現各種內耗,最終都病了,還沒起跑就輸了!
我們重視孩子的教育沒有錯,可是逼著一個心智不成熟,處于成長發育中的孩子去完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是大錯特錯!
如果你真的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幼兒園時期,應該帶著多做做這幾件事。
1、 陪伴
美國思想家艾默生說:“孩子最終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主要取決于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愛、陪伴和榜樣示范。
心理學家武志紅也指出:在嬰幼兒時期,愛和陪伴遠比教育重要,一個健康和諧的親子關系是一個人人格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內容。
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的陪伴。充足的陪伴,使孩子擁有安全感;不缺失的愛,使孩子擁有自信心;尊重和理解,使孩子擁有獨立的人格,有原則的教養,讓孩子懂得尺度和分寸,擁有正確的三觀。
2、 運動
李玫瑾教授曾說:“那些操場上特別活躍的孩子,一般學習也特別優秀。”
紐約大學神經科學教授Wendy A. Suzuki曾在一段時間中,體重持續增長,體質虛弱,后來她開始運動鍛煉身體,堅持一段時間后,她發現自己不僅體重減輕了,而且專注力、記憶力都比以前大大提高,寫起東西來非常順暢。后來經過研究,她得出結論:運動最能改變你的大腦。
腦科學家洪蘭教授也提出運動會刺激身體分泌多種積極物質,提升智力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自控力、耐力、競爭力、合作力也隨之提高。
幼兒園時期的孩子,大腦還處于黃金發育期,和天天坐在教室里面上課相比,運動更能刺激大腦的發育,讓大腦神經鏈接更加緊密且強韌,未來受益無窮。
3、 閱讀
竇桂梅校長說:“孩子學習的所有學科,最終考驗的都是閱讀水平。”
長期的閱讀可以培養孩子的三種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以及信息提煉總結能力,而這些都是優秀成績需要的底層能力。
閱讀習慣是從小培養的,通過親子閱讀,父母用故事中豐富的語言和故事內容刺激孩子的大腦,促進大腦發育,讓他變得更聰明。
在閱讀中,先人的智慧和經驗,都變成孩子快速成長的階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的孩子,怎么會差呢?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并不是大學,而是在我們的生命之初”。
我們要明白一件事,天才是極少數的,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娃,而普娃的教育,你就算再焦慮都是徒增煩惱,所以還不如在這個時期帶孩子做他該做的事,快樂的成長。
你給孩子種下這些種子,在未來的某一天也會生根發芽,變成茁壯的大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