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釋一下什么叫做“1450網軍”:兩年前,臺“農委會”曝光的“2019年度加強農業訊息因應對策計劃”遭指控編列1450萬元新臺幣預算,以每月4萬元以上薪資,招募人員在網絡論壇等社交平臺進行“訊息實時澄清”等工作。
所以“1450網軍”就成為了一個梗。要知道,這僅僅是一個偽農委會招募的“網絡宣傳員”預算,整個民進黨偽政府用在網絡輿論站上的花費遠遠不止這些。
今年以來,我通過觀察一系列社交網絡輿論走向的異常,發現臺灣的“1450網軍”與我們大陸野生的封建皇漢、古墓派國粉合流。在知乎、貼吧等論壇中興風作浪。如何識別典型的臺灣網軍言論,我總結出以下六大特點:
第一,抹黑毛主席。曾經的“皇漢”這群體涵蓋了一部分保守派,但是他們終究是愛國者,因為當時美國對中國瘋狂的和平演變,已經到了徹底否定中國歷史的地步(比如最著名的紀錄片“河*”)。
但是,后來“皇漢”群體的大分裂,就是因為大多數人不能忍受群體內部的“封建老僵尸”:他們厭惡革命,惡毒攻擊一切少數民族,認為我們的當年革命給予了少數民族平等的地位,是“背叛祖宗”。正是因為這群人的存在,“皇漢”群體成為了人見人嫌的蒼蠅臭蟲,所以他們與古墓派國粉、臺灣“1450網軍”的合流也就成了情理之中。
正因為此,我把這一點寫在了開頭,如何分別一些保守的民族主義者與惡臭“皇漢”的區別,就是看他們是否熱愛毛主席。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會黑毛主席的,所以那以皇漢遺老為依托興風作浪的臺灣“1450網軍”,別管理論包裝的有多花里胡哨,只要他們抹黑毛主席,就露出了狐貍的尾巴。
第二,抹黑李自成。崇禎當年面臨著“內憂外患”——內有農民起義,外有后金政權;同樣蔣介石政權在面臨日本人的侵略時,踐行著“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黑李自成就是在洗蔣中正,這就是其背后的邏輯。
那些皇漢遺老們奉明朝為“正朔”,以滿清為異族。所以他們指責李自成“不顧抗韃大局”,為什么不能老老實實為大明朝餓死自己呢?還要“不作安安餓殍,效尤奮臂螳螂”,簡直就是明朝覆滅、韃清入關的大罪人。
這套傻缺理論二十年前就被皇漢們嚼爛了,但是為什么會被臺灣的“1450網軍”又撿起來了呢?因為只承認大明的合法性對他們是有利的,下面就是他們設置的話語陷阱。
第三,全面否定施瑯。那些皇漢遺老們只認可大明的合法性,認為清朝是異族政權,于是臺灣的“1450網軍”順著這個理論往下走——我大明最后剩下了什么呢?就是鄭成功在臺灣的割據政權。這就是皇漢網軍敘事的一個特:掐頭去尾。
他們不會說我帶明最后“海盜守國門,流寇死社稷”,這時候不黑農民軍了,也不說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中解放了臺灣。而是嚷嚷鄭成功在臺灣繼承了帶明正朔,所以施瑯投降滿清是大漢奸,所以滿清攻占臺灣是“非法”的,是要在歷史上被唾棄的。
所以看明白了吧,人家在這等著你呢。全面否定攻占臺灣的施瑯,其實意在否定武統臺灣的合法性。人家要講我灣灣繼承了漢族正統,施瑯是漢奸,施瑯就是吳三桂。也正因為此,歷史上唯一一次由中原大一統政權武統臺灣,其本質成了帶路黨為異族張目——這就是當前臺灣網軍借用、深化“皇漢遺老敘事”的終極目的。
第四,兩種史觀。這種說法非常具有迷惑性,至今覺得施瑯是漢奸的人也大有人在。然而施瑯是不是漢奸并不重要,這根本就是另一個語境下討論的話題,但有些人想通過此否定武統臺灣的合法性敘事,這才是根本。
灣灣網軍的切入點很高明,因為帶清也是一個很捉急的朝代:前期靠漢奸帶路黨,攫取了李自成農民起義的果實,然后一路搞大屠殺;中期大興文字獄,思想界萬馬齊喑;后期喪權辱國,全世界認爸爸,比矬宋賣國都夸張。所以你要從“明粉”或“清粉”的角度去談這個問題,恰恰就陷入了他們的話語陷阱。
我們不講這些東西,我們認為封建王朝都是封建的,是有劣根性的,后來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再后來有了新舊民主主義革命,這就是唯物史觀的歷史視角——簡而言之我們是“1840史觀”,方法論用的是唯物主義與階級斗爭;而皇漢和臺灣網軍,搞的是“1644史觀”,根源是日本人那一套——崖山之后無中國,明亡之后無華夏。
所以我們不能陷入他們的話語陷阱,你去跟他們爭論施瑯是不是漢奸帶路黨一點意義都沒有,反而被拉入了他們的低級敘事中,再被他們用熟練的胡攪蠻纏手段打敗。我們就是要高舉階級史觀的大旗:帶明是封建王朝,帶清也是封建王朝,跟我們人民民主專政沒有任何關系,不要用幾百年前的事情搞映射體系,我們解放臺灣就是一個發生在現代的、全新的、不可類比的事例。
第五,進一步割裂新疆、西藏、內蒙。為什么臺灣網軍要翻出皇漢遺老的東西,炒作“1644史觀”,其惡毒用意遠不止于此。如果帶清是一個“非法的”“邪惡的”政權,那么帶清的一切都是需要否定的。中原王朝穩定控制新疆、內蒙、西藏等地,其實是從清朝開始。
但是“1644史觀”全面否認清朝,就意味著你無法再重新審視西南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歷史,接受了他們扭曲的敘事,就會變成了:我臺灣是割據政權,同樣新疆、西藏、內蒙也是割據政權,各種分裂勢力就會在“1644史觀”的敘事下徹底失控。
所以我深刻的懷疑,臺灣的網軍已經把目光放在統一之后了。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注定不可逆轉,但是他們想把“1644史觀”的敘事方式廣而告之,深入進大陸人民的腦海中,這樣會給統一之后的他們爭取更多的話語權、生存空間——還是掐頭去尾,只講鄭成功與帶明正統,不講后面被日本殖民的歷史。更進一步的,這一敘事的推廣,給了他們與疆獨、藏獨分子共同興風作浪的空間。
現在這些網軍和皇漢們特別愛講辛亥革命,講孫中山先生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進一步否定帶清,加固“1644史觀”,因為“恢復”的這個中華其實就是帶明。同時他們會反復炒作孫中山先生早年的理念“建國在長城以內”“出讓滿蒙”給洋人,進一步配合了他們搞分裂的目的。
但是這又是他們掐頭去尾敘事一貫作風,他們不講孫中山先生后來的理念是如何變化的,不講三民主義中的“民族”后來被定義為了“反帝國主義”,不講孫先生后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大方針。單單拎出來孫中山還是“孫大炮”的時候提出的“出讓滿蒙”的理論。其意昭然若揭。
第六,否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合法性,進一步否定新中國的合法性。這才是臺灣網軍借用與衍伸皇漢惡臭理論的根源。他們利用的就是二極管邏輯:帶清取代了帶明正統,所以推翻帶清的民國才繼承了正統,那么把“正統”趕到臺灣的……自然就不言而喻了。所以他們為什么一定要把施瑯徹底否定,就是為了影射當下。
歸根結底,用“1644史觀”代替“1840史觀”,只承認明朝與“恢復中華(帶明)”的民國,其實就是在顛覆我國正常的歷史敘事,為臺獨輿論制造生存空間,甚至可以在統一后為他們博取認同與同情分。
我為什么說近年來網絡興起的“新皇漢”理論是臺灣“1450網軍”在其中興風作浪?原因有二。第一,我太熟悉港臺網軍的行事風格了,他們很能夠對癥下藥,在女性為主體的社交平臺中,就煽動性別對立、挑唆男女矛盾;在男性平臺為主體的社交平臺中,就從歷史、政治題材入手。這是我分析他們行事特點的幾篇文章,可以結合起來看:
第二,我作為一個老網民,太熟悉那群皇漢的尿性了。從天涯貼吧時代,到人人網,再到現在的微博知乎B站,皇漢這種弱智的群體就那么一小撮,而且早就與民族主義者分道揚鑣了。
那么為什么,突然在近年來,以知乎為主要陣地,涌現出了茫茫多皇漢的言論?而且都是“舊瓶裝新酒”,黑革命、黑農民起義、吹《走向共和》,直到他們開始集中火力熱炒施瑯漢奸論以及“出讓滿蒙”的問題,我才意識到原來背后有大推手。
從前皇漢、國粉還有古墓派公知,基本都絕種了。說互聯網的環境的話,中美貿易戰的時候不冒出來,疫情期間我們國家收到白皮那么大壓力時不冒出來,偏偏在統一臺灣的歷史節點中冒出來這么大一批,不值得思考一下么?
以我這一年的觀察來看,這群網軍的陣地在知乎,歷史類貼吧少許,各種興風作浪夾雜私貨。B站可以看做是“1840史觀”的大本營,與“1644史觀”激烈交鋒,小破站的立場從來很正的。
知乎本來也應該成為陣地之一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們屁股是歪的,本身知乎就是拿的李開復的天使投資,創始團隊黃繼新等人也都是自由派,跟大象公會關系很好,所以知乎成為了與各路反賊交鋒的主戰場。
多兩句嘴說說別的平臺,比如微博,就是一個打拳的平臺,1450網軍在微博壓根不用費腦子想什么史觀什么敘事,只要挑動性別對立就夠了。
至于豆瓣,外界都以為它也是個打拳平臺,其實冤枉它了,豆瓣是各路反賊的集合地,各種上古邪物、牛鬼蛇神,別管多小眾的細分反動勢力,在豆瓣都能找到根據地。
抖音和快手是保守主義大本營,這倆平臺的主流是一個外國人豎起大拇指高呼“我們中國真是太厲害辣”,所以我們要警惕“1450版皇漢”價值觀,向這些更下沉的平臺蔓延。
◆ ◆ ◆ ◆ ◆
上一期內容的視頻更新了,歡迎多多點贊:
第二本新書正式連載完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