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曾經德系三強--寶馬奔馳和奧迪是中國市場上公認的一線豪華品牌。這三大豪華品牌就像是汽車界的"三座大山",高高在上,不可逾越。即使雷克薩斯、凱迪拉克、林肯等一些外資豪華品牌都得生活在它們的陰影下。
但是這幾年的國內車市,風云變幻,就連曾經地位最穩固的BBA也迎來了落寞時刻,國產品牌正在豪華市場崛起。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到今年7月。當時寶馬上半年在華銷量僅為36.4萬輛同比下滑4.2%遠低于預期。面對如此不景氣的業績壓力,寶馬陡然間宣告退出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的“價格戰”。
寶馬方面給出的理由是,長期的價格戰已經對品牌形象和利潤空間造成了嚴重損害,寶馬決定及時止損,通過提升業務質量來重塑品牌形象和價值。
但是大家都明白,背后的原因遠沒有寶馬嘴上說的漂亮。
因為當時經銷商庫存已經突破3個月警戒線,達到38個月。加上價格戰帶來的利潤損失,大部分經銷商都處于虧損的泥潭中。如果繼續打價格戰只會讓經銷商雪上加霜。
逆勢而行的寶馬很快就嘗到了退出價格戰的苦果。數據顯示,8月份寶馬銷量進一步跌至4.2萬輛環比下跌12.5%創下近三年新低。更糟糕的是,經銷商庫存不降反升,攀升至4.2個月。
這種情況下,寶馬不得不在9月重返價格戰。寶馬i3直接從27.49萬降至19.99萬;X5最高降幅達55萬元;就連主力車型3系也普遍優惠8-10萬不等。
這一系列降價措施立竿見影,9月銷量回升至5.8萬輛環比增長38.1%。
但代價是品牌溢價進一步受損,經銷商平均利潤率降至2.1%較去年同期下降3.2個百分點。
第三季度的數據顯示,奔馳以18.2萬輛勉強保住了頭把交椅,奧迪16.03萬輛緊隨其后,而寶馬卻只賣出了14.46萬輛。
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高端新能源品牌的銷量,不僅銷量持續上漲,價位也在不斷上探。不斷蠶食傳統豪華品牌的市場空間和利潤空間。
同樣是第三季度,特斯拉銷量為18.22萬輛,比奔馳還高。理想汽車銷量為15.2萬輛問界銷量為10.92萬輛。
更加殺人誅心的是,BBA不僅在銷量上已經無法再壟斷一線豪華汽車市場。就連成交均價也被這些高端新能源趕上深圳超越:鴻蒙智行以38.2萬元的均價傲視群雄,奔馳32.8萬元寶馬31.7萬元理想31.2萬元特斯拉27.2萬元奧迪墊底,僅268萬元。有人戲稱,以前沒錢買BBA,現在沒錢買BBA。
這樣是什么導致了這場豪華車市場的大地震?答案其實很簡單:新能源革命。在這場革命中,BBA就像是被突然推到了賽道上的"老將",不僅不熟悉規則,連裝備都還沒準備好。他們引以為傲的燃油機技術在新能源時代成了雞肋,而在智能化、續航里程等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上,他們又遠遠落后于新興對手。
反觀國產高端新能源品牌,他們就像是為這場比賽量身打造的"新秀"。沒有包袱,全力沖刺,在智能化、用戶體驗等方面快速突破,贏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問界M9月銷破1.5萬臺均價高達50萬,這在幾年前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未來的豪華車市場會是什么樣?也許BBA還會繼續掙扎,試圖通過降價來維持市場份額。但這種做法無異于飲鴆止渴,只會進一步損害品牌形象,陷入惡性循環。相反國產高端新能源品牌卻有望繼續高歌猛進,不斷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贏得更多消費者的信賴。
所以各位車友們,是時候睜大眼睛看清楚了:BBA的時代正在落幕,新的豪華車隊列正在形成。也許再過幾年,當我們談起豪華車,想到的將不再是德系三強,而是一個個響亮的中國品牌。這不是幻想,而是已經開始上演的現實。
而我們恰恰就是這場變革的親身經歷者,和見證者呢!
- 參考消息:
- 1、新浪新聞--BBA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寶馬在三季度的中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了29.8%,奔馳和奧迪在華銷量也分別下滑了12.9%和19.63%
- 2、汽車之家--國產高端車如問界M9、理想L9等在大型SUV市場領跑,顯示出高端消費市場的格局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BBA的昔日輝煌被削弱
- 3、騰訊新聞--BBA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增幅分別為-2%、4.2%、13.5%,均低于15.4%,而中國市場高端品牌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5.4%,分流了傳統豪華車的市場份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