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有個性,但混跡職場,別想按著自己的個性來。
職場中,機會、資源、果實等等的有限,注定了不可能同時滿足所有人的欲望。能夠不斷做大蛋糕,形成良性競爭環境的團隊,少之又少。一些人不懂得做大蛋糕的意義,一些人找不到做大蛋糕的方法。
難得出來幾個明白人,曉得要把蛋糕做大,也清楚制作方法,奈何手中資源有限。空有超越的眼光,沒有實現的能力。只能在得過且過中,盡力維持住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的運轉。至于別的,想了也沒用。
即使進入了相對良性競爭的團隊,太有個性,并且習慣于我行我素的人,也很少能走得長,走得穩。假如你具備了足夠的實力,你的老板或許可以暫時包容你的個性。但這并不等于,團隊里其他人也能做到完全不在乎。畢竟,天天跟你朝夕相處的,不是老板,是他們。工作中那么多雞毛蒜皮,隨便拿一個出來,都能搞點事情。
一時的隨心所欲,或許會覺得很爽。但這種爽,常常是建立在讓別人不爽的前提上。別人不爽,各種因素作用之下,今天大概不能拿你怎么樣。但這不代表,明天還會一切照舊。假如沒有及時的安撫,故事很快就會調轉。
這里不是說,為了一口飯,非得擰著自己來。倒還不至于。大家都是職場打工人,誰也不是洪水猛獸。正常人沒那個精神頭,天天把自己搞成個刺猬。也很少有人會因為一句話,一件事,而上綱上線,非得跟你拼出個高下不可。
但如果進了職場,還是想怎么樣就怎么樣,那你的整個職業生涯,基本上就不能怎么樣。
個性代表了我們本身的特質。也是“我”之所以為“我”的一個體現。一個人徹底沒了自己的個性,說實話,那你還知道自己是誰嗎?
但它卻不是簡單的標簽展示,而是一個優缺點并存的復雜整體。你所引以為傲的個性,他人未必欣賞。張三能接受的,李四未必恐怕很厭惡。但與此同時,他人的觀感如何,并不能決定這項個性特質的優劣。芥菜樹下看,重點在于,我們自己如何對待。
無論所處的職場環境如何,我們要做的,不是盲目迎合,而是成長。完全放棄自己的個性,盲目迎合他人,并不能給你帶來好的職場人際關系。客氣一點說,別人會覺得這人滑不溜丟,毫無信任感可言。稍微有分量的事情,不會與你共擔。你以為誰都不得罪,可能就得罪了所有人。
所謂成長,體現在個性方面,就是要建立自己的處事框架。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場上的游戲規則。了解他人的難處,在意的東西。在自己能接受的前提下,運用個性。不同的場景時刻下,有些需要展現,有些需要隱藏,有些,則需要改變。
職場有個性,但別太任性。
原創不易,一見你就happy。轉載需本人授權。不想錯過職場趣聊,關注:<芥菜樹下>,閑話職場,南北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