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籃球的一切 關注才是熱愛
籃球是個集體運動,比賽場上是五個人的合作配合,比賽結果則需要整支隊伍的共同努力。
先說點基礎的,自己練球的時候,會單獨練習運球嗎?會專門練習投籃嗎?會專門練習上籃嗎?會專門練習腳步嗎?會有針對地做力量練習嗎?
擺正心態,所有運動都是從菜鳥開始進階的。
1、培養球感,循序漸進。先熟練掌握原地基本運球姿勢:V字運球、胯下運球、背后運球、轉身運球、雙手運球。可以在網上查找相關視頻。
2、有了第一步的基礎,就要進階練習行進運球,并結合變向。提前變向、胯下變向、背后變向等。可以在籃球場設置幾個障礙點,運球至障礙點,變向一次,循環往復。
這個階段熟悉了,就可以把幾種變向結合起來,可以繼續按設置障礙的方式,運球至障礙點,連續做三次變向動作,循環往復。
3、除了扎實的運球、變向基礎,身體素質必不可少,特別是啟動的爆發力,所以多去健身房或者田徑場進行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否則變成了做了若干動作,結果還是在原地打轉。
4、借助投射威脅和隊友做球,放大第一步的優勢。持球做三威脅動作,有投籃作為威脅,騙起防守人重心,再利用第一步過人,這比運球過人要容易的多。可以先和隊友做個簡單的手遞手,建立三威脅姿勢開始。
基礎的說完,說說高端的吧。
說到這個過人,準確來講是叫做突破,像我這個年齡的球迷,腦子里的第一反應是?
閃過我腦海的是——艾弗森。
運球中的低重心大幅反復變向過人,在艾弗森之前,確實很少有人這么做。
邁克爾年輕的時候,偶爾會來上那么幾下,年齡漸長,他的招式日漸簡練、純粹、直接,很難見到了;比艾弗森大一點的,像是希爾、便士,變向的幅度很小;同時代的,只有科比早期喜歡這一招。
這是我覺得最有美感的招式,如今的野球場上,尤其是一對一單挑,這一招太常見了。,但很多人做得好像不太對。
最大的問題就是,變向過程中,身體重心壓根沒動。是的,重心不動,充其量也就只能算是體前運球而已。
這一招,講究的就是虛虛實實,每一次變向,都能隨時變為實招,啟動、突破,或者急停,或者上籃;重心不動的話,防守方蹲著不動就行,一點兒用沒有。
運球過人其實很難,尤其在比賽中,碰到個下盤低的、速度快的、對抗好點的,即便晃開了重心,也會很快補過來。過人最簡便的,其實是持球,所謂三威脅,對方不知道你的意圖,是傳是投還是突?無所適從。
捎帶一句,灌籃中,流川楓在與山王的比賽里,就是領悟到,不能讓澤北了解自己的攻擊意圖,單挑的境界立馬上了一個檔次。
是的,防守中稍微的猶豫,很容易成為大錯。
所以,防守就要不遺余力、不留遺憾。
但是,在三威脅面前,你還是只能選擇一個。
像防守科爾,要緊貼,放突不放投,盡量干擾傳球;像艾弗森,就要拉開一步,盡量讓他去做高難度遠投;像邁克爾……,就要學習拜倫·斯科特,不停地贊美他,祈禱他投不進,等等等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
話題還是回到題目上,過人的目的究竟是啥?是為了得分嗎?
當然,但這是最終目的。
因為過了人,還會面對補防、協防,過了一個還有一個,無窮盡也。正式比賽里,突破直接取分的機會其實很少。
突破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亂對方的防守部署,在防線上制造出一個破綻來,創造更容易的得分機會。
所以,過人不是籃球的全部。
至于打籃球的自信,在于掌握優秀的籃球技巧,而過人僅只是其中的一種表現罷了。
歡迎你分享本文,你的支持可以鼓勵我創作出更多有價值的文章供你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