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時期,考試就像是一場運動會。如果能奪冠證明自己,何等榮耀。如果有什么不足,也能在考試中發現。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都很關心考試的結果。
但事實是:考后及時的反思遠遠比關注考試結果更重要。畢竟,排名不是期中考的目的,及時診斷、發現和改進才是。
在考完后,一般我們從6個方面進行反思:
1. 反思自己的試卷
尤其是在基礎知識點的這一塊,主要是看知識掌握程度。不要過度看重成績、排名,這些都只是暫時的。要對每一科試卷進行認真分析。具體走以下三步:
① 分析對錯
記錄好錯題,錯題是最有價值的,更能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
② 錯題整理
將錯題、難題所對應課本的知識點一一羅列出來,先記錄到筆記本上,分好類。
③ 錯題分析
針對錯題,要細究原因,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最好再找一些類似的題來做,舉一反三,總結出這類題的系統的方法。
查漏補缺,對于不牢固的基礎知識部分要及時補上;對還沒掌握的知識要及時強化;對容易混淆的基礎知識要及時澄清;對常錯的基礎知識要查根問底。
2. 反思考場心態
我們常說,心態決定狀態,狀態決定成敗。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應試心態往往決定成敗。
成績優秀的學生,會比較關注排名;成績中等的學生,排名上下浮動比較大,容易影響心態;對于成績較差的同學,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態。
事實上,同學們對過程性的考試都不應該過分關注考試結果,而應該更多關注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把考試過程看作是自我診斷和發現的過程。總而言之,考試的目的就在于改進和完善,而不是給自己加壓。
3. 反思近期的學習狀態
仔細思考,最近一個月的狀態是否好?
上課是否認真聽講?
作業是否認真按時完成?
是否有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習慣?
是否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并嚴格執行?
是否能感覺到自己的一點點的進步?
針對這次考試,你是否達到了期望?
如果成績上升,是因為題目適合你?
還是同水平的同學出現了失誤?
還是你的水平真正上升了?
如果下滑,問題又出在哪里呢?
回答了每一個問題,你會對自己前面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很細致的了解。
4. 反思考試技巧
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且題目難度不大的情況下,決定取勝的因素就是考場操作規范和細節問題。
比如:
① 考試做題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出現先緊后松或先松后緊的現象?
② 有沒有出現填錯答題卡,或者一些很明顯的低級失誤?
③ 具體到每門學科。語文作文時間是否充足?數學大題發揮如何?英語聽話會不會糾結上題,而影響后面的內容?
④ 針對考試出現的各種小問題,下次如何避免?
注意第四點,甚至應該寫下來,時刻提醒自己。
5. 反思自己的成績、分數
在分數上,可以看看自己的得分結構。分為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
縱向比較:拿本次考試的成績與上次考試的成績對照,具體到每科,細化到每科的知識點。如語文考試,上一次“基礎知識與運用”失分較多,通過努力是否有改變。
橫向比較:拿自己的成績跟班、年級各檔次分數線比。幫助自己找到相對處弱勢的學科,及時補救,預防偏科。
調整好心態,成績和名次都只是暫時的,只是我們暫時的參考線。
6. 反思自己的學習計劃
是否有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是否有嚴格執行。
分析了期中考,也要相應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根據考試出現的問題,給自己制定相應的小目標,可以是對薄弱點的重點突擊,可以是方法習慣的養成,可以是考試技巧的磨煉等等。
希望自己的下次考試,是這次期中考所積累的經驗的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