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燦若群星,詩作風(fēng)格也是百花齊放,豐富多彩,詩論同樣發(fā)達,其中,晚唐詩人、詩論家司空圖的“韻外之致”在詩歌理論的深度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司空圖在群星璀璨的大唐王朝,名氣無法與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牧等詩人相提并論,但在詩學(xué)方面,他的貢獻是舉足輕重的,尤其“韻外之致”學(xué)說,對后世影響非常大。
司空圖,字表圣,號知非子、耐辱居士,晚唐著名詩人、詩論家,今山西運城永濟人,仕途多艱,官至知制誥、中書舍人,黃巢起義后,回鄉(xiāng)歸隱,唐朝滅亡后絕食而亡,享年七十二歲。
司空圖的詩作,大多抒發(fā)山水隱逸的閑情逸致,內(nèi)容非常淡泊,詩風(fēng)剛?cè)岵幸环N獨樹一格的美。他還寫詩表白:“詩中有慮猶須戒,莫向詩中著不平。”
司空圖因避戰(zhàn)亂回到家鄉(xiāng)隱居后,思想逐漸釋然,為了尋求自我解脫,常常獨自徜徉于山林村野之間,靜靜地感受來自大自然的靜美。期間,他寫下一首《獨坐》。詩作原文如下:
幽徑入桑麻,
塢西逢一家。
編籬薪帶繭,
補屋草和花。
這首詩的大意是:
沿著寂靜幽深的小路,走著走著,就走入一片桑麻叢生之地。
再往前走,直到山塢的西面,遇到了一戶住家。
院子外面編織著一道籬笆墻,柴草上還帶著一些繭蛹。
茅草屋上好像打了補丁,卻是自然生長出來的一些野花和野草。
司空圖這首《獨坐》是一首山水田園五言絕句。
整首詩開篇先描寫途中所見情景,一條小徑蜿蜒曲折,幽深漫長,人跡罕至,靜得出奇,順著小路,就走進了桑麻叢生的田地。
接著,描寫繼續(xù)前行所見景物,當走到山塢的西面時,赫然出現(xiàn)了一戶住家。
然后,轉(zhuǎn)入正題,描寫自己獨坐時所見情景,坐在人家的院子前,打量著這戶住家的居住環(huán)境,有一道用竹子編織的籬笆墻,院外的柴草上還殘留著一些蠶繭,暗示著他家曾經(jīng)養(yǎng)過蠶,茅草屋上生長著一些野花野草,隨風(fēng)搖曳,增添了幾分光彩。
全詩語言淺白,清新淡雅;全是景語,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言外有意,富有韻味;意境清幽,意味悠長。
突出特點是采用了白描手法,描繪了一個人獨自坐在山林間的情景,沒有華麗辭藻堆砌,卻在簡樸的文字中蘊藏了對田園生活無盡的溫情與贊美,流露出對大自然與人性樸素之美的深深眷戀,傳遞出一種淡泊名利、回歸本真的心靈追求。
總起來看,司空圖這首小詩意境深遠,注重言外之意,表面上看起來全是在寫景,實則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對自然的喜愛和敬畏,充分展現(xiàn)了他自己所倡導(dǎo)的“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的含蓄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