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誤以為《易經》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經》。
其實這觀點是不準確的,簡單的說《周易》和《易經》的區別就是從屬關系上的不同,《易經》包含了《周易》。
首先回顧一下底層邏輯,底層邏輯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演變為六十四卦,如下圖。
兩儀是陰和陽,單數為陽,是一個長橫;雙數為陰,是兩個短橫。太極圖白色部分表示陽,黑色部分表示陰。
意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黑色魚頭和白色魚尾連接點表示陰達到極點就是陽的開始,陰極復陽,陽極復陰,表示物極必反的基本規律。
八卦,見于《周易·系辭下》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八卦生自太極、兩儀、四象中,“四象生八卦”。
四象指少陽、太陽、少陰、太陰:
少陽:下方為陰爻,上方為陽爻,表示由陰極逐漸變陽極的過程。
太陽:下、上都是陽爻,表示陽到達極盛。
少陰:下方為陽爻,上方為陰爻,表示由陽極逐漸變陰極的過程。
太陰:下、上都是陰爻,表示陰到達極盛。
八卦:乾為天、坎為水、艮為山、震為雷、巽為風、離為火、坤為地、兌為澤。
八卦對應卦畫口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其中乾、坎、艮、震為陽卦(陽爻數少為陽卦),巽、離、坤、兌為陰卦(陰爻數少為陰卦)。
在這里要重復一點,八卦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是依河圖而來,后天八卦依洛書而來。
先天八卦是乾坤定南北,坎離定東西,是天南地北為序。
先天八卦數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它的中間數為“0”,以代表五或十。
“0”象征著宇宙的元氣,它的序數對宮相加之和為九數。
后天八卦,相傳來自于洛書,它是離坎定南北,震兌定東西。
故后天八卦數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它的中間數為五,與對宮縱橫相加之和為十五數,具體使用的過程中,一般用先天八卦的數理,用后天八卦的方位,即以先天八卦為體,后天八卦為用。
八卦的最基本的單位是爻,爻有陰陽兩類,陽爻表示陽光,陰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
三才的天部,包括整個天體運行和氣象變化,這些星象之學,古稱天文,地部指觀測日影來計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長化收藏的全過程。
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結合,以便按照這些規律進行生產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橫叫初爻,中一橫叫二爻,上一橫叫三爻。
八卦代表八種基本物象: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艮為山,兌為澤,坎為水,離為火,總稱為八經卦,由八個經卦中的兩個為一組的排列組合,則構成六十四卦。
從《周易說卦傳》中可以看出,萬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周天三百六十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四十五日,其轉換點就表現在四正四隅的八節上,這就構成了按順時針方向運轉的后天八卦圖。
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于此可見這些卦圖的實質了。
后天八卦圖又稱文王八卦圖,即震卦為起始點,位列正東。
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巽卦,東南;離卦,正南;坤卦,西南;兌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東北。
如象征節氣,則震為春分,巽為立夏,離為夏至,坤為立秋,兌為秋分,乾為立冬,坎為冬至,艮為立春。
《說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邵子曰:“乾統三男于東北,坤統三女于西南,乾、坎、艮、震為陽,巽、離、坤、兌為陰”。
八卦成列的基礎是易象,重卦的基礎則在于爻變,“爻在其中矣”便是易道周流的內在動因。
它在中國文化中與“陰陽五行”一樣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系的工具。
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
八卦就像八只無限無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裝進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用來象征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基于當今社會人事物繁多;八卦在中醫里指圍繞掌心周圍八個部位的總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