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三小,大家都知道,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硬件,還是生源,在全北京都是一騎絕塵的超級牛小,中關村第三小學自1981年成立,地處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核心地帶,2016年,建成萬柳北校區,而中關村部歸為中關村一小。
《深度思考的買房經驗分享》,聚焦北京樓市+教育+升學+裝修,分享剛需、學區、改善住房版塊分析。
看看三小的硬件,是這樣的:
食堂特別好,12塊錢的自助餐隨便吃。
超大操場、中央圖書館、多媒體教室應有盡有,課外活動非常豐富,普通的咱就不說了,人家有高爾夫球課,咱就是說,大學有高爾夫球課的,也比較少吧?
師資力量更是頂配,很多都是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師,區骨干教師,區學科帶頭人,集中了海淀區的精銳力量,而且三小的教學嚴格且有特色,并不是快樂教育,作業量也很大。六年級的畢業生要參加答辯,討論的課題非常多,還有很多小孩小學畢業之前就能達到雅思7分的成績。
教學也很有特色,教室之間的墻可以推開,從而自由組合變成三室一廳,這樣三個不同年級的學生可以組成一個學習共同體,既有班級內的學習,也有班組群的大小孩子的跨齡、跨學科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形式,一個家庭式的師生學習與生活基地。以此推動學與教方式的創新,形成積極多樣的學習關系,解放師生的教育力。
名流云集:莫言、康輝、鐘南山、雷軍、郎平等大咖會在三小的畢業典禮上出現,他們小學的時候,就能見到我們普通人只能在電視上見到的人物。
這種牛小,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娃去上啊,普通小學在三小面前真的是黯淡無光。
可是當我看完三小的房子以后,對普通家庭要不要讓自己的娃去這種超級牛小進行了一個思考。
萬柳是海淀區政府、公安局等機關單位集中的區域,眾多知名高校都在萬柳,萬柳的居住人群大多數是科研院士、企業高管、IT精英、政府工作人員,早年的萬泉新新家園住過級別挺高的人物,這個板塊的各種資源都是頂配的。
三小劃片的小區有:匯新家園、新紀元家園、鋒尚國際公寓、怡水園(山水傾域) 、蜂鳥社區、康橋水郡、光大水墨風景、碧水云天、萬城華府、新起點嘉園、萬柳書院,這些小區的單價,大部分都在10w以上,這是今年降到低點的一個單價情況,之前還要高,大部分都在12w以上,具體的成交價分析還有萬柳這邊小區的一個踩盤情況,后面都會分享給大家,還沒有整理完,這篇文章咱們就不過多介紹成交數據了。
就拿2024年10月份成交的房源情況來說,共55套,1000w以上的房子,占了29套,占比達到50%以上。實地看完房子以后,其實這邊很多都是大戶型,不少都到2000w左右,更有萬城華府、萬柳書院這種頂級豪宅,富人云集,而且三小也有很多zb。
2000w的房子除了面積大一些,其實小區啥的也就那樣,在朝陽豐臺石景山之類的,能買到的比這些小區好太多了。這邊房子的意義不只是房子,地段+配套占比更大,更是一種人群,一個圈層。
所以咱們普通人要不要花大價錢去蜂鳥社區買個三小的占坑房,非要把娃往里面塞?
雖然蜂鳥的占坑房都跌到500w左右了,很多家庭也負擔得起,但是當面對資產和社會資源遠遠高于普通家庭的同學家長時,是不是自己也會有很大的壓力?當面對花大價錢雞娃的家長時,是不是有充足的財力也去雞娃,是不是會感到非常焦慮?今年三小沒有調劑,咱們先不考慮調劑的因素,如果娃是個普通的小孩,能不能承受住心理落空的失望感?小升初派位的時候,掉坑進入片區內普通的中學時,又會不會后悔沒有給娃選一個初中更均衡的片區?
娃的同學畢業的出路,可能是出國,也可能是上很牛的初中,也可能上私立中學,他們的家長早就給安排好了出路了,并不是普通家庭能做到的,即使跟人家上的同一個學校,最后的去處也是不一樣的,就跟同一個大學畢業后,有的同學住上千萬豪宅,有的同學只能當社畜是一個道理,這種落差能不能接受?
小孩只是小,不是傻,同學之間的差異他也能感受到,當同學去國外旅游,去報個特貴的班,去干啥干啥的時候,他也會自卑,牛小開闊的眼界和這種自卑感對小孩的影響到底孰輕孰重?
圈子不同,不必強融,普通家庭就想點普通家庭能做的事,選個低調踏實的牛小就挺好了,家長都差不多,別人的光環并照不到自己身上,跟你一起開家長會的人再厲害,也與你無瓜,小學同學的關系網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比較薄弱吧?
今年的蜂鳥社區占坑房暴跌,從之前的將近1000w,跌了將近50%,直接腰斬到了500w。原因有幾個:1、當然是大環境下,普跌,家長們也在量力而行;2、海淀的陽光招生,小升初的時候,三小所在的片區小升初的派位和三小這種頂級牛小相比,就有點不夠看了,小升初派位在海淀來說不是特別好;3、之前三小調劑太多了,導致家長不敢買,從而蜂鳥的占坑房直接被砸了下去
以上就是我對看完萬柳片區的房子以后,對資產1000w以下的普通家庭,要不要買三小對口小區的一個思考,一般我對買海淀學區的群友的建議可能是八一和萬泉小學會多一些,我的觀點不一定對,就當拋磚引玉,引發一下大家的思考吧,三小絕對是我心中的白月光,想清楚上面的問題就行。
當然我也不是鼓吹躺平的人,人活著就要干活,那些社會知名人物尚且在努力奮斗,普通人更沒有資格躺平,學歷再貶值再沒用,也比沒有強,選擇的權利和機會都不一樣。我只是希望大家量力而為,兒孫自有兒孫福,我理解的并不是讓孩子愛咋咋地,而是孩子也要為自己的人生承擔自己相應的責任,不強求但盡人事。
《深度思考的買房經驗分享》,聚焦北京樓市+教育+升學+裝修,分享剛需、學區、改善住房版塊分析。覺得不錯的話,就點個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