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校10周年的里程碑。自十年前在一片荒蕪的空地上奠基以來,該校已迅速發展成為一所占地約133萬平方米、擁有六所學院和七所書院、師生總數超過一萬人的國際化高等教育機構。這一顯著的成就離不開創校先賢們的心血與努力,特別是凌道揚先生的卓越貢獻。
凌道揚先生是深圳龍崗人,也是我國著名的林學家、農學家和教育家。他曾在耶魯大學獲得林學碩士學位,是中國首位獲此殊榮的學者。凌道揚先生利用自己的林學專長,在馬鞍山附近地區進行了大量的農業和林業工作,這些努力最終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校園建設奠定了基礎。
據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道揚書院院長呂宗力介紹,道揚書院正是以凌道揚先生的名字命名,以紀念他對教育事業的杰出貢獻。凌道揚先生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林學家,還是新亞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籌備委員會的重要成員。他意識到,在當時的香港,只有全英文教學的香港大學,這對中國人接受高等教育構成了不公平。因此,他積極參與了推動建立中文教學的大學的籌備工作,并擔任了籌備委員會主席。
呂宗力院長還提到,道揚書院的門樓是從香港中文大學的崇基學院復制而來的。這個門樓見證了凌道揚先生在崇基學院工作時所留下的印記,也象征著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之間的深厚淵源和一脈相承的精神。
凌道揚先生的故居位于龍崗區布吉街道老墟村,是一座兩層磚木結構的建筑,灰磚清水墻面,經過修繕后,現已成為展示凌道揚生平史料的展覽場所。凌道揚的侄子凌宏孝表示,經常有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學者和工作人員前來參觀,他們對凌道揚先生的功績表示高度認可。凌宏孝希望,通過展示凌道揚先生的生平事跡,能夠激勵后人銘記先輩的奮斗精神,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10年發展歷程,不僅是對凌道揚先生等創校先賢的最好紀念,也是對未來教育事業發展的有力推動。該校將繼續秉承“博學篤行”的校訓,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