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大家肯定都關注到了,
但是后續帶來的蝴蝶效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
特朗普上臺后,美元指數短時間內強勢飆升,給我們表演了個旱地拔蔥。
那另一方面,也就是我們的軟民幣從7.09一路貶值到7.26。
我在匯率7左右的時候一直在和wx的粉絲朋友們說可以多換點美元額度,
包括我自己和思哲也換了些。
粉絲也很聽勸,換了不少美元,但還是有一些疑惑,
這筆錢出去了應該放在哪里?怎么做投資?
要我說啊,其實也簡單,一張香港銀行卡就能搞定。
有了港卡之后,最入門的無非就是買買貨幣基金,定期存款,
比如在App上動動手指就能買到3個月4.8%的定存。
對比現在國有銀行5年定存才1.8%的利率,收益還是挺可觀的,
有些香港銀行為了吸引新客戶,甚至還會推出10%的存款利率,不過一般也就一個月。
除此之外,港卡還可以搭配離岸賬戶使用。
啥是離岸賬戶?
簡單來講就是你在離岸金融中心開設的銀行賬戶或者證券賬戶,
有了它,就相當于拿到了投資美股的入場券,
可以不受大陸外匯管制的限制,自由地在美股、港股市場交易,
直接在美股市場交易和在咱國內購入QDII基金不一樣,
不僅交易手續費、匯率損失更低,
而且沒有產品限制,可以直接接觸海外的優質股票,比如微軟,蘋果等。
對,沒錯,It's your show time!
那還有哪些時髦玩法呢?
首先可以滿足一部分人對于港股打新的需求。
大家都知道,港股的中簽率比A股要高很多,
只要懂點個股分析,規避破發,賺錢概率還是高的,
雖然很難賺大錢,但一年中個幾次那不比搬磚爽多了。
其次是大家比較感興趣的大餅,
最近這陣風刮得很大,
也有不少博主分析川普是想把它打造成下一個黃金,
估計很多人開港卡也是為了買BTC-ETF基金。
當然這里需要開一個新加坡賬戶,限于篇幅,就不展開來說了,
要了解更多的話,可以關主我的同名gzh:胡胡的全球筆記~
……
除了股票基金這些,也有不少人是為了買香港保險,
港險不僅比內地保險多了很多人性化功能的設計,比如無限更改受保人、多元幣種轉換、紅利鎖定等等,
而且預期年復利能達6%-7%,
而國內經歷降息潮后,保險利率已經降到2%左右,
現在很多有錢人都潤出去買港險,這其實就是一種信息差。
港卡和離岸賬戶搭配,更高階玩法還有購置海外房產。
相比國內一線城市較低的1%-1.5%的租售比,
海外一些地區的房產租售比更高,
像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地,扣除掉各種持有成本后,凈到手的租售比通常在4%~5%左右,而且還是永久產權。
房價比國內的一線城市核心地段更便宜,租金也更高,居民收入也高于北上廣,基本面更有支撐,
相比之下,我們為了“救市”,咱央媽持續出手,又是推出國內契稅減免政策,又是全國首付比例下降至15%,
結果政策一輪輪下來,行情還是沒有任何回暖。
其實大家心里都有一桿秤,
在目前的情況下,投資國內房產確實沒有什么價值了,
租售比凈到手只有1%多點,而且也長期缺乏增值空間。
之后我也會去考察一些好的海外房產項目,
如果有好的也會分享給大家。
……
總之呢,我時不時就在提醒大家要多囤點美元資產,以備不時之需,
在大多數情況下,咱也不是非要在國內市場這口井里打轉,
多點海外配置的意識,港卡,離岸賬戶準備起來,
在任何時候都能派上用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