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近十年,在今年6月完成F輪融資后,北京五一視界數字孿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51WORLD”)的估值已達44億元人民幣。
在經歷了2020年末輔導上市沖刺上交所科創板以及去年末嘗試北交所上市后,2024年11月29日該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并稱“不打算在近期內尋求A股上市”。
51WORLD于2015年2月成立,自稱是“一家致力于克隆地球5.1億平方公里的科技公司”,并是“中國數字孿生行業的引領者”。
成立至今,51WORLD已獲得光速光合、云九資本、StarVC、商湯科技、SBI、摩爾線程、當代置業、微木資本等知名機構與上下游合作伙伴,梁伯韜、葛衛東等個人,以及重慶、南寧等地方政府的投資。
據其招股說明書顯示,51WORLD專注于中國數字孿生行業,聚焦3D圖形、模擬仿真和人工智能三大領域技術,現已形成51Aes(數字孿生平臺)、51Sim(合成數據與仿真平臺)以及51Earth(數字地球平臺)三大核心業務。
其中,51Aes于2015年成立,旨在提升企業客戶設計與運營效率,致力于實現跨行業數字智能轉型,其三個核心產品包括AES(全要素場景)、WDP(數字孿生SaaS平臺)以及ISE(無限仿真引擎),提供的行業解決方案則包括51CIM(城市信息模型平臺)、51WIM(水利水務信息模型平臺)以及51XIM(工業及能源信息模型平臺),這是51WORLD當前主要的收入來源。
51Sim于2017年孵化,定位合成數據與仿真平臺,其核心產品包括SimOne(智 慧駕駛與機器人仿真平臺)、DataOne(數據閉環與合成數據平臺)以及TIM(交通信息模型平臺)。這一產品有助開發者更深入了解智能駕駛系統在不同場景下的表現,并持續優化并改善自動駕駛算法以提升系統安全性和效能,現已為數百家智能駕駛行業客戶提供商業化服務。2021年至2023年,51Sim的收入按70.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加。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51WORLD是數字孿生行業中首家提出并持續實施地球克隆計劃的公司,也是行業唯一能夠提供一站式數字孿生解決方案的公司;同時,51WORLD亦為中國數字孿生行業中首家實現一年內收入超2.5億港元的公司,于2023年數字孿生行業中收入排名第一,且在中國數字孿生市場的融資金額排名第一。
業績方面,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51WORLD錄得營收分別為1.26億元、1.70億元、2.56億元、0.33億元,經調整虧損凈額分別為1.14億元、1.32億元、0.68億元、0.60億元。
分業務來看,51Aes是公司的營收支柱,貢獻了近8成收入,報告期內,51Aes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1億元、1.42億元、2.05億元、0.26億元,占比分別為88.3%、83.3%、79.8%、78.3%;51Sim的收入分別為1469.7萬元、2592.6萬元、4245.3萬元、380.4萬元,占比分別為11.7%、15.3%、16.6%、11.5%;51Earth的收入分別為0元、242.4萬元、926.3萬元、339.7萬元,占比分比為0%、1.4%、3.6%、10.2%。
出現虧損主要原因則源于其高額的研發投入,報告期內,51WORLD的研發開支分別為1.08億元、1.34億元、1.03億元及2858.5萬元,分別占當期總收入比重的85.2%、79%、40.2%及86.1%。
51WORLD稱,其計劃產生大量且可能不斷增加的研發開支,作為公司努力設計、開發、制造及商業化新解決方案及產品,以及提升現有解決方案及產品的一部分;“然而,我們無法保證我們的投資將提高我們的競爭力,在短期內產生財務回報,或于數年內或根本不會對我們未來的經營業績作出貢獻。”
此外,51WORLD的銷售和行政開支居高不下,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銷售開支、一般及行政開支兩項之和分別為1.07億元、1.12億元、1.02億元及5135.4萬元,幾乎“比肩”研發開支。
利潤里方面,51WORLD的毛利率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報告期內分別為65.2%、65.0%、54.2%、50.0%。
具體來看,收入貢獻更高的51Aes、51Sim主要面向企業客戶,開發成本相對較高,毛利水平相對較低。因此,51WORLD今年重點開發51Earth這個面向個人用戶的社區,試圖將業務從To B拓展至To C。
報告期內,51Aes的毛利率分別為67.8%、69.2%、55.7%、60.3%;51Sim的毛利率分別為45%、39.6%、49.7%、-9.6%;51Earth的毛利率分別為0%、88%、42.8%、37.3%。
在高額的研發和持續的虧損下,51WORLD亟需新的資金注入。截至2024年6月末,51WORLD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72億元,存在銀行及其他貸款1.34億元。
此次IPO,51WORLD擬將募集所得資金凈額主要用于研發、提供商業化能力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港交所提出的18C章特專科技公司上市規則,已實現商業化的特專科技公司最低預期市值需達到60億港元(約56億元人民幣);最近一年收入至少達2.5億港元;研發開支最低占比達15%;須獲得兩至五名領航資深獨立投資者相當數額的投資,上市時最低投資總額占比為20%(預期市值低于150億港元)。
雖經歷了8輪融資,但目前51WOERLD的估值僅為44億元,離60億港元的最低預期市值還有些距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