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是怎么死的,說法不一
關于黃巢之死,歷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被其外甥林言斬首獻給了朝廷。二、削發為僧,隱居洛陽寺院,終老而死。
到底哪種說法正確呢?我的觀點是黃巢失敗后削發為僧的傳言,其實是一個以訛傳訛的誤會。黃巢確實被林言斬了。
為什么這樣說?我們先看第一種說法。
《舊唐書》中所記黃巢為林言所斬
此種說法出自正史《舊唐書》。在《舊唐書·黃巢傳》中有這樣的記載:至狼虎谷,巢將林言斬巢及二弟鄴、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
林言是黃巢的外甥,也就是說黃巢的外甥林言把黃巢和他的兄弟們的腦袋都砍下來了,獻給了唐軍。《舊唐書》是五代時期的后晉王朝根據唐朝史官的第一手資料編寫的史書。唐朝史官對黃巢恨之入骨,得知其死訊一定會細加甄別,應該是有實際文書證據的。而且唐朝官軍對黃巢也是無比痛恨,一定會對他的頭顱仔細辨別。所以應該可信。
但既然史料確鑿,為什么還會有第二種說法呢?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第二種說法吧。
有人據《全唐詩》黃巢的詩斷定其出家了
認為黃巢削發為僧的人舉出的證據其實是一首詩,據說為黃巢所作,被收錄在《全唐詩》中。其詩如下:
自題像
記得當年草上飛,
鐵衣著盡著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
獨倚欄桿看落暉。
此詩由于收錄在《全唐詩》中,因此具有了一定的官方認證的色彩。《全唐詩》中這首詩的作者署名為黃巢。如果這首詩真是黃巢所作,看詩中之意,很明顯,黃巢是兵敗之后落發為僧,隱居在洛陽的寺院之中了。
但這種說法其實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首詩必須是黃巢所作。看它的出處《全唐詩》,為黃巢所作仿佛無可爭議。真相如何呢?那就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全唐詩》吧。
刊刻《全唐詩》
《全唐詩》其實和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有關,這個人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愛好《紅樓夢》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
《全唐詩》是清康熙皇帝命彭定求等十人編校,曹寅負責刊刻的一部唐朝詩歌總集。收錄唐詩四萬八千九百余首,涉及作者兩千二百余人。
那么《全唐詩》把這首《自題像》的作者認定為黃巢的根據是什么呢?陶轂的《五代亂離紀》。
在《全唐詩》中,《自題像》的題注是這樣寫的:陶轂《五代亂離紀》云:巢敗后為僧,依張全義于洛陽。曾繪像題詩,人見像,識其為巢云。
陶轂的《五代亂離紀》是黃巢為僧的出處
陶轂何許人也?《五代亂離紀》又是本什么書呢?
陶轂北宋初年人氏。做過官。他的生存年代是五代和北宋初年,五代就是唐滅亡之后到北宋建立之間的時代。所以陶轂離黃巢的時代不遠。《五代離亂紀》是陶轂寫的一本記錄五代時期的野史。關于黃巢為僧的說法應該采自民間傳言。民間傳言有時也不是空穴來風,一定有些蛛絲馬跡。一定是有人看過這首詩。
趙與時《賓退錄》分析《自題像》為偽作
但實際上這首詩的來歷并不可信。早在宋代其實就有人已經提出了異議。南宋趙與時在《賓退錄》當中直接指出,這首詩其實是一首偽作,是把唐代大文豪元稹寫給智度禪師的《智度師》二首竄易磔(讀如哲)裂,合二為一而成的。
智度禪師,唐朝中期僧人,曾參加過安史之亂的平叛,與元稹(字微之)交好。磔裂,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肢體分裂的刑罰。竄易磔裂意為顛倒順序,改變個別詞語,拆分之意。也就說,把兩首詩經過修改合并為一首詩。
智度師二首
其一
四十年前馬上飛,
功名藏盡擁僧衣。
石榴園下禽生處,
獨自閑行獨自歸。
其二
三陷思明三突圍,
鐵衣拋盡衲禪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
閑憑欄桿望落暉。
陶轂《五代亂離紀》當中所謂黃巢的《自題像》其實原始版本是這樣的:
自題像
三十年前草上飛,
鐵衣著盡著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問,
獨倚欄干看落暉。
三首詩放在一起對比,拆分捏合的痕跡十分明顯。應系后人偽作。
而且按照《自題像》原版詩中所謂三十年前推算,《舊唐書》記載黃巢被斬應為公元884年,黃巢生于公元820年,被斬之時應該已經64歲了,再過三十年就是94歲,在平均年齡很短的古代肯定是個奇跡。就算是翠微禪師(傳言黃巢為僧后的法號)真的修成正果,長壽無比。正當此時也是絲毫不敢寫這樣的詩的。因為這時候正是后唐時期,而后唐的開國皇帝就是黃巢的那位冤家,多次征討并剿滅黃巢的李克用。黃巢的膽也太肥了吧?如此險惡環境之下,竟然繪像題詩,是怕別人找不到他?是活得不耐煩了?還是修煉了三十年耐不住寂寞了呢?
即使是之前所寫,也不大可能,因為后唐之前是后梁,后梁的開國皇帝是背叛了黃巢的朱溫。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所謂黃巢所寫《自鏡像》之詩是五代或者宋初之人的偽作。詩既然是偽作,那么黃巢落發為僧的故事也只能成為傳說了。而黃巢的結局只可能是正史所載的被林言所斬。
不過說到這,其實還有人提出質疑,那就是有人猜測林言所獻的人頭其實是替身的。而真的黃巢早就跑了。
這種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和黃巢同時被斬的還有七個兄弟,《新唐書》中更是列出了他們每個人的姓名,兄黃存、弟黃鄴、黃揆、黃欽、黃秉、黃萬通、黃思厚。總不能一下找出八個替身吧?難道您懷疑唐朝官府的人都是高度近視眼?在他們眼里黃巢可是十惡不赦的惡魔,怎么會輕易放過?
如果七兄弟的首級不是替身的,只有黃巢一個人的腦袋是替身的,那就更不太可能了。黃巢雖然狠些,但還不至于為了自己活命,就把七個兄弟都殺了,然后去做和尚,這太矛盾了。
所以《舊唐書》中關于黃巢被林言所斬的說法應該是真的。而民間一直流傳黃巢在洛陽含珠林雪竇寺出家為僧的故事恰好證明了我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黃巢不是吃人的惡魔,在百姓心中他還是被愛戴和被懷念的,否則也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傳說。人們寧愿相信黃巢沒死,并且在青燈古佛前得以善終,這其實是人們對亂世的一種無奈的表達。
雪竇寺含珠林,傳說代表人們對黃巢懷念
亂世之中,蕓蕓眾生,無處可逃,只能借神佛聊以自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