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3,創近年新低,引發各界廣泛關注和擔憂。
不過客觀講,這樣的走勢并不意外。
因為一則外部,近期特朗普持續推出重磅關稅施壓政策,在全球范圍內打擊中國供應鏈,勢必會對中國商品直接和間接出口美國都造成重大沖擊。
由此,市場普遍預期人民幣會適度貶值,以部分緩沖關稅加征的負面影響;
再則是內部,央行9月以來持續降息,本來也會引發本幣一定程度貶值。
再加上最新公布的11月份經濟數據,除制造業PMI略有回升外,其他數據仍不理想,當前新政策又處于空窗期,也讓國際資本看多情緒有所回落。
而人民幣匯率持續大跌,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出口,但也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打亂當前政策部署,影響整體政策、金融、經濟格局。
央行態度: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
關于人民幣匯率的政策底線,央行上個月做過表態: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所以市場普遍預期,央行能容許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底線可能在7.5這個標志性的點位以內,而很難進一步到8。
本幣貶值雖然有利于刺激出口,但快速和大幅貶值也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包括引發資金外流、打破國際收支平衡、加劇國內通脹等。
這應該也是央行不允許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底層邏輯。
同時,央行也擁有足夠的美元儲備可以有效干預外匯市場,也是底氣所在。
影響國內貨幣政策
9月末以來,隨著美聯儲降息騰出空間,央行開始持續降息和實施各類貨幣寬松政策,以刺激資本市場和經濟增長。
但目前人民幣大幅貶值,可能會打亂央行此前的政策節奏。
一方面是工作重心,由于人民幣突然大幅貶值引發市場恐慌,因此目前托底匯率是首要任務,國內政策的優先級相對靠后;
另一方面是,由于本幣大幅貶值,導致國內通脹壓力可能顯現。因此央行后續貨幣寬松政策需要考慮更多的本幣貶值與國內通脹因素,可能影響寬松程度。
沖擊資本市場
本幣貶值對于資本市場的影響具有多面性和復雜性。
理論上,人民幣貶值有利于外向型企業出口,但是這次貶值更多來自外部大幅提高關稅的打壓。兩項沖抵,也談不上有利于出口。
目前來看,人民幣大幅貶值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更多是負面效應。
一則是多年來相對穩定的人民幣匯率突然暴跌,影響投資者信心和預期;
二則是這輪匯率暴跌背后的國際供應鏈擴大脫鉤,也引發市場對中國商品出口前景的擔憂。
這輪人民幣下跌以來,中國資本市場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所以托底匯率,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托底國內資本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