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華貴身份的象征之一,如今卻因培育鉆石的興起,消費觀念的轉變,正在遭遇一場集體“祛魅”。
據彭博社報告,鉆石巨頭戴比爾斯近期將天然鉆石價格全面下調10%,并開始嘗試放棄設置價格底線。據業內人士了解,這已經是戴比爾斯在年內的第二次調價,早在今年1月份,它就已經將旗下鉆石價格整體下調了10%到25%。
而誰又能想到,鉆石巨頭連連降價的背后,竟與中國河南的一個小縣城有關。
1、戴爾比斯“天然鉆石”的營銷神話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經典的廣告詞,無疑是鉆石巨頭戴爾比斯的得意之作。如今國人結婚必買鉆戒的風俗,與這句廣告詞多多少少有一定關系。
早幾年,以戴爾比斯為首的西方公司把持著世界上主要鉆石礦脈,天然鉆石的價格居高不下。市面上一枚0.5克拉的鉆戒,往往售價就高達萬元。而一克拉的鉆戒,價格甚至要高達十萬元以上。
面對這種畸形的高價,大多數人也只能暗暗腹誹幾句,默默選擇接受,尤其是對于一些經濟條件并不豐裕的適婚青年而言,鉆石消費成了一筆沉重的經濟負擔。Comment by 朱嘉珺: 這邊感覺話沒說完?
不過,盡管戴爾比斯賦予天然鉆石以愛情、永恒等價值,但在現代科學看來,天然鉆石只是在高壓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罷了,人工培育并非不可能。
2019年,我國中科院的科學家在“人工鉆石”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隨后便以河南柘城為試點,批量化培育鉆石。 權威檢測顯示,柘城的人工培育鉆石,在物理、光學與化學特性上,與天然鉆石完全無異。至此,西方花費百年時間打造的鉆石壟斷體系終于被我國打破,國產培育鉆石正式走向市場。
不過幾年時間,柘城縣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鉆石之都”,年產鉆石不僅高達400萬克拉,還孕育了以“柘光”為首的一批鉆石品牌,直接面向消費者,與一些傳統珠寶品牌正面對抗。
據柘光官網及淘寶、京東等平臺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在未進行大規模推廣的情況下,柘光各官方平臺累計瀏覽人數已突破10萬大關,累計成交額則高達八位數。在年底年初等結婚高峰時段,其訂單甚至要排到2個月之后。
2、價值不變,價格卻不再“高高在上”
就在國產培育鉆石應勢上升的同時,天然鉆石也就開始了它“跌跌不休”的下坡路。事實上,這或許可以說是一種必然。
就鉆石本身而言,如今的培育鉆與天然鉆除了名字上的差別,其余方面沒有任何差別。這并非某個品牌的一家之言,2018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公開承認培育鉆石與天然鉆石沒有區別。
價格上,參考國產柘光品牌鉆石,培育鉆相比天然鉆要便宜了將近80%,一克拉的價格僅在6000元左右。
兩相對比下,很難不讓人選擇培育鉆。唯一讓人心有芥蒂的“人工”與“天然”之分,如今也隨著一些富豪名人的使用而逐漸消弭。據印媒體報道,在今年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為兒子舉辦的47億天價婚禮上,鉆石元素層出不窮,其中不少就是培育鉆石。
連頂級富豪都在用培育鉆,大多數人的觀念也在跟著改變。
“以前盯著那些女明星的鴿子蛋發呆,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戴上鴿子蛋。”來自廣州的顧女士,在柘光官網上定制了一顆8克拉的鉆石,以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買之前問了一圈身邊人,沒想到她們早就在用這種培育鉆,沒人會覺得這種鉆石低人一等,反而覺得是一種潮流時尚。”
據柘光官網專屬顧問稱,像顧女士這種鐘愛鉆石的客戶占比越來越高,喜歡鉆石的人,可以不必承受畸形的高價,這無疑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為了更好的應對市場競爭,柘光也開啟了新的玩法,讓更多人能感受到鉆石魅力。
今年40歲的劉女士,在上海經營有幾家小店。她結婚較晚,今年剛剛生下第一個孩子,為了慶祝小寶寶的百日,她特地在柘光上購買了“DNA紀念鉆石”——將孩子的毛發等帶有DNA印記的專屬元素融入鉆石中,形成一個獨特的紀念品,以后可以永久保存。
“以前看到鉆石,只當它是一個奢侈品,沒想過太多。但現在,這一塊鉆石真的承載我最美好的人生回憶,以后老了,拿出來看看會特別有紀念意義。”劉女士感慨地說道。
正是這些微小的創新,讓國產培育鉆石漸成風潮。反觀曾經傲慢的西方鉆石,則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戴爾比斯連連降價之外,美國第二大鉆石商WD近期已提交破產申請。
3、鉆石,會走向“白菜價”?
國產培育鉆石的大好局勢之下,也有一部分人徹底否認鉆石,認為隨著人工培育技術的出現,鉆石將毫無價值。
事實上,人工培育并不意味著簡單。培育鉆石的生產周期隨克拉數增加而延長,從數周到數月不等,特別是制作如10克拉這樣的大鉆石,其能耗成本高達數十萬元。技術上,培育鉆石也有極高的要求,并非任何一個小作坊就可以進行生產復制。綜合各個因素考慮,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培育鉆石仍有相當高的收藏價值。標題:
價格暴跌80%,“克拉自由”真要來了?美天然鉆巨頭身陷破產危機
正文:
天然鉆石,曾經是富裕階層奢侈華貴身份的象征之一,如今卻因培育鉆石的興起,消費觀念的轉變,正在遭遇一場集體“祛魅”。
據彭博社報告,鉆石巨頭戴比爾斯近期將天然鉆石價格全面下調10%,并開始嘗試放棄設置價格底線。據業內人士了解,這已經是戴比爾斯在年內的第二次調價,早在今年1月份,它就已經將旗下鉆石價格整體下調了10%到25%。
而誰又能想到,鉆石巨頭連連降價的背后,竟與中國河南的一個小縣城有關。
1、戴爾比斯“天然鉆石”的營銷神話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經典的廣告詞,無疑是鉆石巨頭戴爾比斯的得意之作。如今國人結婚必買鉆戒的風俗,與這句廣告詞多多少少有一定關系。
早幾年,以戴爾比斯為首的西方公司把持著世界上主要鉆石礦脈,天然鉆石的價格居高不下。市面上一枚0.5克拉的鉆戒,往往售價就高達萬元。而一克拉的鉆戒,價格甚至要高達十萬元以上。
面對這種畸形的高價,大多數人也只能暗暗腹誹幾句,默默選擇接受,尤其是對于一些經濟條件并不豐裕的適婚青年而言,鉆石消費成了一筆沉重的經濟負擔。Comment by 朱嘉珺: 這邊感覺話沒說完?
不過,盡管戴爾比斯賦予天然鉆石以愛情、永恒等價值,但在現代科學看來,天然鉆石只是在高壓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罷了,人工培育并非不可能。
2019年,我國中科院的科學家在“人工鉆石”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隨后便以河南柘城為試點,批量化培育鉆石。 權威檢測顯示,柘城的人工培育鉆石,在物理、光學與化學特性上,與天然鉆石完全無異。至此,西方花費百年時間打造的鉆石壟斷體系終于被我國打破,國產培育鉆石正式走向市場。
不過幾年時間,柘城縣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鉆石之都”,年產鉆石不僅高達400萬克拉,還孕育了以“柘光”為首的一批鉆石品牌,直接面向消費者,與一些傳統珠寶品牌正面對抗。
據柘光官網及淘寶、京東等平臺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在未進行大規模推廣的情況下,柘光各官方平臺累計瀏覽人數已突破10萬大關,累計成交額則高達八位數。在年底年初等結婚高峰時段,其訂單甚至要排到2個月之后。
2、價值不變,價格卻不再“高高在上”
就在國產培育鉆石應勢上升的同時,天然鉆石也就開始了它“跌跌不休”的下坡路。事實上,這或許可以說是一種必然。
就鉆石本身而言,如今的培育鉆與天然鉆除了名字上的差別,其余方面沒有任何差別。這并非某個品牌的一家之言,2018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公開承認培育鉆石與天然鉆石沒有區別。
價格上,參考國產柘光品牌鉆石,培育鉆相比天然鉆要便宜了將近80%,一克拉的價格僅在6000元左右。
兩相對比下,很難不讓人選擇培育鉆。唯一讓人心有芥蒂的“人工”與“天然”之分,如今也隨著一些富豪名人的使用而逐漸消弭。據印媒體報道,在今年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為兒子舉辦的47億天價婚禮上,鉆石元素層出不窮,其中不少就是培育鉆石。
連頂級富豪都在用培育鉆,大多數人的觀念也在跟著改變。
“以前盯著那些女明星的鴿子蛋發呆,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戴上鴿子蛋。”來自廣州的顧女士,在柘光官網上定制了一顆8克拉的鉆石,以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買之前問了一圈身邊人,沒想到她們早就在用這種培育鉆,沒人會覺得這種鉆石低人一等,反而覺得是一種潮流時尚。”
據柘光官網專屬顧問稱,像顧女士這種鐘愛鉆石的客戶占比越來越高,喜歡鉆石的人,可以不必承受畸形的高價,這無疑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為了更好的應對市場競爭,柘光也開啟了新的玩法,讓更多人能感受到鉆石魅力。Comment by 朱嘉珺: 直接寫專屬顧問吧,引流到官網客服
今年40歲的劉女士,在上海經營有幾家小店。她結婚較晚,今年剛剛生下第一個孩子,為了慶祝小寶寶的百日,她特地在柘光上購買了“DNA紀念鉆石”——將孩子的毛發等帶有DNA印記的專屬元素融入鉆石中,形成一個獨特的紀念品,以后可以永久保存。
“以前看到鉆石,只當它是一個奢侈品,沒想過太多。但現在,這一塊鉆石真的承載我最美好的人生回憶,以后老了,拿出來看看會特別有紀念意義。”劉女士感慨地說道。
正是這些微小的創新,讓國產培育鉆石漸成風潮。反觀曾經傲慢的西方鉆石,則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戴爾比斯連連降價之外,美國第二大鉆石商WD近期已提交破產申請。
3、鉆石,會走向“白菜價”?
國產培育鉆石的大好局勢之下,也有一部分人徹底否認鉆石,認為隨著人工培育技術的出現,鉆石將毫無價值。
事實上,人工培育并不意味著簡單。培育鉆石的生產周期隨克拉數增加而延長,從數周到數月不等,特別是制作如10克拉這樣的大鉆石,其能耗成本高達數十萬元。技術上,培育鉆石也有極高的要求,并非任何一個小作坊就可以進行生產復制。綜合各個因素考慮,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培育鉆石仍有相當高的收藏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