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
與消費模式的不斷創新
預付卡消費已成為
現代生活中的一種常見消費方式
尤其在服務行業中
該方式更是得到了廣泛應用
然而
這種看似便捷的消費模式背后
卻隱藏著不小的風險
近日
一些網友向曉生爆料稱
泰州不少商家存在“預付卡跑路”的風險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網友A
南通路某商場樓上的那個蛙某寶美蛙自助是不是倒閉了?大家充的錢是怎么辦呢?
網友B
藥城某商場三樓之前有家虎某島兒童樂園跑路了,充值的錢就是不退,幾個月了,一直拖著不退,發信息也不回。
對此,商場也做出了回復:
該店鋪與2024年10月13日正式撤場。目前,商場正積極配合處理顧客的退款事宜。
1.顧客可先至服務臺進行信息登記,并添加商戶提供的退費二維碼,和商戶取得聯系并確認退款余額。
2.同時商場也將登記的顧客信息給到商戶,請商戶通過系統查詢可退余額。屆時根據商戶提供的清單余額,我們會逐一通知客戶來核對處理。
3.對于會員過期的顧客無法辦理退款,當時現場均有有效期的公示,并且顧客會員系統也有有效期提醒。
4.商場也已向區商務局報備
商場將積極協助顧客主張權益,我們將持續關注此事的進展,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網友C
又一家裝修公司跑路,一夜之間人去樓空,騙取200余萬,百姓血汗錢找誰要?
房東也貼出了公告說明
預付式消費也稱提前消費,是一種“先付費、后兌現”的消費模式,即消費者提前向商家交付一定額度的費用,之后可以按約定享受服務或者購買商品。
近年來,因預付式消費給消費者帶來了較大的實惠和方便,越來越多的經營者紛紛以“會員”名義,推出各種美容卡、健身卡、洗衣卡等預付卡。然而,消費者在該消費方式下承擔的付款義務具有一次性和先履行性,經營者所承擔的義務卻具有持續性和滯后性。
消費者權利的實現有賴于經營者的信用及經營情況,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消費者承擔了合同履行過程中的不確定風險。實踐中,商家“跑路”頻發,“預付資金”打水漂的情形屢見不鮮,引發的糾紛也日益增多。
根據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
經營者出現重大經營風險,有可能影響經營者按照合同約定或者交易習慣正常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停止收取預付款。經營者決定停業或者遷移服務場所的,應當提前告知消費者,并履行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義務。消費者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合同約定,有權要求經營者繼續履行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義務,或者要求退還未消費的預付款余額。
曉生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消費者:
01
謹慎選擇商家,認清自身需求,避免較大數額的充值辦卡。
02
認真審閱合同,發現霸王條款時勇于維權。
03
保留消費憑證,付款時使用商戶專屬收款碼。
04
提升維權意識,積極與商家協商糾紛,協商不成的,及時向消協組織或有關部門投訴,增強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主動性。
圖文來源:泰無聊論壇、百曉生泰州拍客
綜合編輯:泰州百曉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