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普林斯頓、康奈爾、埃默里等一眾名校的傳來好消息,今年的早申放榜也拉開了序幕。
EA和ED不僅是申請季的重要節點,這一輪次的申請者數量、申請者背景以及學校的錄取情況等重要信息,都是接下來RD輪次的強有力預測指標。
《福布斯》也對今年的申請趨勢進行了預測,一起來看看可能會有哪些變動。
Tier 2錄取率可能下降
在過去幾個申請周期里,隨著藤校錄取率的驟降,以Top 30為核心的Tier 2學校人氣爆漲。
比如紐約大學、范德堡大學、萊斯大學、埃默里大學、杜克大學以及西北大學等院校在過去十年間競爭愈發激烈——在本錄取周期的早申和常規錄取階段,這一趨勢可能還會延續下去。
舉個例子,在上一錄取周期中,杜克大學的早申錄取率為12.9%,而2013-2014申請季則為25%;范德堡大學的常規錄取率降至僅3.7%,還不到十年前的一半。
再來看這兩天放榜的埃默里大學和紐約大學。
根據埃默里大學新聞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ED1從3311名申請者中錄取了995名新生,其中805名被Emory College錄取,400名被Oxford College錄取,210名被兩所學院錄取并且可以在秋季決定去哪所學校上學。
那么今年已經是埃默里連創ED1申請人數紀錄的第三年了:
2029屆(也就是今年),比上一年增加21%
2028屆,上一年增加12%
2027屆,比上一年增加9.48%
埃默里大學負責招生的副教務長兼招生辦主任John F. Latting表示,“盡管埃默里大學今年錄取的學生數量會比往年多,但由于申請人數的增加,其選拔過程實際上變得競爭性更大了”。
中國申請者心中的大熱門紐約大學這幾年也越來越難進。
從這份錄取趨勢中不難看到,2028屆的申請人數幾乎是2021屆的兩倍,而錄取率卻從27%跌到了8%。
而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去年ED有316名中國學生被錄取,今年截至發稿,拿到offer的人數為228人。
促成這一趨勢的因素眾多。
一方面,隨著Tier 2院校吸引力的提升,更多的申請人數相對固定且有限的入學名額,就導致了錄取率降低。
另一方面,許多這類院校的入學率有所提高,這意味著它們清楚被錄取者中會有更大比例的人入讀,無需再“廣撒網”,發出的offer數下降,錄取率也會被降低。
錄取數據發布更晚
今年早些時候,哈佛大學就宣布將不在公布錄取結果的當天公布錄取率,而是等到2025秋季招生周期結束后再公開。
除了哈佛外,普林斯頓、賓夕法尼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和康奈爾大學也都宣布了將不公開錄取數據。
正如普林斯頓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Karen Richardson所說, “無論是未來的學生,還是普林斯頓大學,都不會因為在錄取過程被歸結為一個統計數據,比如錄取率,而從中受益”,也不想讓低錄取率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和恐慌。
哈佛大學的聲明表明,不公開錄取數據的趨勢可能會繼續下去。盡管我們可以在放榜日收到自己的申請結果,但同時也要做好一些頂尖學校需要等到晚些時候才會公布整體錄取趨勢的心理準備。
更加強調多樣性
在這個申請周期中,與錄取數據的延遲發布相伴而行的,可能還有發布重點的調整。
平權法案之后,頂尖院校也在嘗試擺脫伴隨著個位數錄取率而來的精英主義的指責,也希望凸顯自身在社會經濟背景、種族以及地域等方面打造更多元化班級的公開承諾。
所以有可能他們在發布錄取結果時,會繼續展示獲得佩爾助學金的被錄取者、第一代大學生以及來自農村地區的學生所占的比例。
不過,尚有待觀察的是,在上一錄取周期,也就是平權法案被廢除后的首個周期,大多數院校都未在人口統計報告中公布與種族數據相關的內容。
那么今年,各院校將如何撰寫這一部分的內容,以及是否會公布被錄取班級的種族構成將會打上一個問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