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上海市總工會為董某某等601名
被集體辭退職工提供法律援助案
【承辦單位】上海市總工會
【關 鍵 詞】群體性勞動爭議 解除勞動合同 快速化解
【推選理由】群體性勞動爭議常常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何及時妥善化解該類勞動爭議、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是對工會維權服務能力水平的極大考驗。在本案中,上海市總工會充分發揮多部門協同聯動作用,在最短時間內幫助職工獲取生效法律文書,爭分奪秒申請強制執行,為職工爭取利益最大化,使得涉及職工人數眾多的勞動關系矛盾糾紛最終得到平穩化解。
基本案情
2023年12月22日,某折扣連鎖超市突然宣布關閉,其經營主體某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與職工集體解除勞動合同,共涉及董某某等601名職工,引發眾多職工不滿情緒。同時,超市關閉以及集體辭退職工相關信息,在社交媒體、大眾傳媒上迅速傳播擴散,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上海市總工會接收到信息后,按照群體性勞動關系矛盾監測預警處置機制工作要求立即響應,市總工會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提出工作要求;市總工會勞動關系工作部會同市職工服務中心成立工作小組,與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進行溝通,制定聯合應急處置方案,并在1小時內安排工作人員和法律援助律師到達現場,實地了解事態進展,安撫疏導職工情緒,提供專業法律服務。
處理過程
經過現場多輪溝通交流和調查核實,市總工會法律援助律師確認職工訴求主要集中在2023年12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應休未休年假折算工資以及加班費等方面。考慮到涉案人數多、金額大且臨近歲末年初,加之超市存在資不抵債風險,市總工會與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當即決定開設“綠色通道”。一方面,工會法律援助律師加班加點整理立案材料,指導職工填寫仲裁申請書;另一方面,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現場設點辦公,當場受理職工仲裁申請并同步開展調解。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僅2天時間就幫助527名職工取得仲裁調解書。對于未達成調解意愿的其余74名職工,工會法律援助律師持續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其中65名職工在仲裁庭審中與超市達成調解協議,另有9名職工最終獲得仲裁勝訴裁決。在事發不到20天時間內,有550余名職工勞動報酬及經濟補償支付到位,一場可能引發大規模人員聚集的群體性勞動關系矛盾糾紛得到及時妥善化解。
典型意義
一是快速響應、精準研判是群體性勞動爭議有效化解的先決條件。上海市總工會建立群體性勞動關系矛盾監測預警處置機制,對該起案件第一時間作出響應,安排專人到事發現場接待職工,與企業行政溝通協調,為后續矛盾糾紛及早化解打下良好基礎。二是部門聯動、協作配合是群體性勞動爭議高效化解的重要支撐。市總工會與人社等部門建立一系列協作聯動機制,形成了許多處置群體性勞動爭議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在該起案件發生之后,工會與人社及時會商研判,共同開設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促成本案在較短時間內得到圓滿解決。三是協商調解、快速履行是群體性勞動爭議徹底化解的最優方案。涉案超市因資不抵債導致履約能力不足,成為該起案件辦理中最不穩定因素。為避免發生職工贏了官司卻拿不到錢款的不利結果,工會法律援助律師側重采取協商和調解等方式,督促超市及時主動履行法定責任。四是分批服務、循序漸進是群體性勞動爭議妥善化解的重要技巧。由于群體性勞動爭議中職工訴求趨于多元,本案法律援助律師注重分類施策、分步解決,首先引導具有共同訴求的大多數職工與超市達成和解,再為具有特殊訴求的其他職工提供個性化法律服務,進而避免因個別影響整體而發生久拖不決狀況。
來源:全國總工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