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無論兵力還是裝備遠勝解放軍,卻在短短的三年內兵敗大陸,最終不得不退守臺灣。據統計,老蔣在三年內共向我軍送了三十二萬挺機槍,上萬的重武裝備,可以武裝百萬大軍。也正是老蔣無條件向我黨運輸武器,國民政府才能在短短四年時間崩塌。可以說解放戰爭的勝利,老蔣也立了大功。因此中央戲稱老蔣是運輸大隊長,他們的武器裝備基本上都到我們手上了。此戰國民黨明明占據優勢,八十萬對六十萬,最壞的結果也應該是平局,蔣介石究竟做了什么,葬送了這八十萬大軍呢?
1947年七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猶如把大炮擺在了老蔣家門口。戰場形勢發生巨變,解放軍迅速從被動轉為主動。直到此時蔣介石才幡然醒悟,先是派出了愛將陳誠,胡宗南等人坐鎮,后又出動了上百的轟炸機和坦克部隊,集中所有火力瘋狂圍剿劉鄧大軍。隨著中原國民黨大軍的離開,陳粟等三路大軍趁機攻入敵占區,打得陳誠,胡宗南等人鼻青臉腫,一度使得老蔣束手無策,只能被動地來回調動兵力。粟裕瞅準時機,集中幾個主力縱隊打響了運動戰。截止到1948年一月,我軍消滅了近六十萬蔣軍,繳獲各類步槍五十一萬,還有十幾輛大卡車的各類火炮,也正是老蔣的無私奉獻,使得解放軍火力配置越來越豪華,戰斗力自然也就提上去了。
再加上軍中有粟裕,陳賡等擅打神仙仗的將領,國民黨注定慘敗。解放戰爭第三年,勝利的天平就開始向我軍這邊傾斜了。面對大好形勢,四大人民解放軍發動夏季攻勢。六月的豫東戰役中,粟裕一口氣殲敵十萬,還重創了五大主力的整編二十五師。緊接著又攻克了濟南城,消滅了王耀武十五萬大軍。僅半年時間,老蔣就損失了十八九萬的武器裝備,五大主力有三支隊伍遭受重創。十月,在粟裕的堅持下,中央通過了淮海戰役。決定集中二野,三野和華北軍區部隊組成六十萬大軍,打響殲滅戰。老蔣雖然兵敗東北,但此時他手上還有兩百多萬大軍。在中原地區有六十萬兵力,且五大主力,幾個王牌兵團都在其中,中原地勢平坦,有利于機械部隊快速推進,再加上制空權在他們手里,老蔣頓時有了十足的信心。
但考慮到此戰有粟裕,劉伯承等將領坐鎮指揮,老蔣專門從南京,上海等地抽調二十萬精銳運抵徐州。經兵力部署,國民政府上下都對這次戰役抱有必勝的決心。他們能這樣想倒也理解,畢竟從整體上看,國軍不管是在兵力,還是武器上,都遠遠超過了解放軍。經仔細分析,老蔣認為解放軍極有可能率先攻打隴海路以南,于是特意請白崇禧出山,讓其麾下第三,第十二兵團向平漢鐵路進攻,阻擊中原野戰軍主力,徐州方面以劉峙十六兵團為主力,以徐州為中心設立縱深防御體系,阻止華野戰軍南下。黃百韜第七兵團從新安鎮向運河以西推進,切斷水路,同時邱李孫兵團退守臺兒莊運河一帶。十二兵團主力從河南駐馬店向太和地區進攻,在徐蚌地區殲滅中野,華野。然而老蔣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華野主力縱隊早已進入徐州,濟南,隨時能集中作戰。
十一月六日,中野,華野采取遠距離奔襲作戰地區。而此時國民政府卻陷入了爭吵,徐州集團剿總司令劉峙不贊成與解放軍決戰,堅持要撤回分散在徐州外圍的所有兵團,而另一邊老蔣也沒確定最后的戰略方案,實際上他心底里和劉峙的想法是一樣的。如今國軍主力部隊士氣一般,且三大主力尚未恢復,與解放軍決戰無疑會傷得更重,可若是不打,就意味著他們必須放棄徐州軍事重地,且徐州身后就是國民政府的根基,如此一來將完全暴露在敵人眼下。一旦形成這個局面,美國會毫不猶豫的放棄國民政府。因此徐州得失關乎整個國民政府的未來,也決定了解放戰爭的最終結果。打又不敢打,退也不敢退,老蔣就這么糾結了幾個月。十一日,老蔣才做出了最終的決定,下令劉峙擔任總司令,杜聿明擔任副司令。
等劉伯承大軍攻克隴海路以北路段,老蔣這才急匆匆展開反擊。劉峙得知中野的戰況后,決定將黃百韜等三個兵團撤回徐州,避免被解放軍分割圍殲??牲S百韜兵團距離華野主力最近,且他們戰斗力不弱,按照粟裕以往的打法,必須把黃百韜引出城,再利用運動戰將其消滅。而劉峙為了保存十六兵團,給老蔣提了一個餿主意。先把徐州外圍的幾個兵團撤回來,讓他們統一都從徐州出動,分別沿徐州,宿縣,南京三線形成一個南北走向的攻勢。就是途中被解放軍阻擊,他們也能互相照應,若戰局不利直接調轉方向返回徐州即可。劉峙的方案恰好滿足了老蔣保存實力和固守徐州的愿望,于是便給黃百韜下令,讓他即刻率軍返回徐州。正好解了粟裕的心頭大患,于是黃百韜兵團動身后,他果斷調動早已進入山東的五個縱隊追擊黃百韜兵團。
按照兩軍當時的推進速度,華野戰軍其實是追不上黃百韜兵團的。為了縮短路程,粟裕讓追擊部隊全部走山路,戰士們只能靠兩條腿趕路。緊接著劉峙又給我軍創造了機會,他擔心黃百韜兵團走后,連云港的兩個軍會被偷襲,于是便讓黃百韜前往連云港帶上他們。誰知道這么一等就是兩天,粟裕趁機縮短了兩軍距離。沒想到這個提議再次得到了老蔣的認可,黃百韜自然樂見其成,加上這兩軍,他手上的兵力就達到了十一萬之多。第三天黃百韜兵團才推進到了運河,緊接著黃百韜又做了個錯誤的決定,他直接讓十一萬大軍一同登橋,這樣確保不會出現掉隊的現象,若是分批走,恐后方部隊遭遇襲擊。
粟裕派遣的幾個追擊部隊特意隱藏了蹤跡,因此老蔣并不知道黃百韜已經被粟裕盯上了。他們還天真地以為華野縱隊才剛剛離開山東。老蔣突然有了一個新想法,解放軍固然戰斗力強,可也抵不過他們幾個王牌兵團的火力。倒不如趁解放軍疲于奔波,依托防御工事對其阻擊,肯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于是他讓黃百韜前往碾莊吸引華野,同時讓邱李兵團掉頭反攻。不過出乎老蔣意料之外的是,黃百韜兵團在途中就被華野阻擊了,最終被困在了碾莊。劉峙本想用圍魏救趙之策,調動粟裕主力救援中野,卻沒想到粟裕早已提前出兵埋伏在邱李兵團必經之路上,杜聿明嚇得待在原地不敢動彈。
而另一邊老蔣還想著讓黃百韜堅持一周,等待杜聿明兵團沖出徐東防線。粟裕當即下令總攻,不到五天就吃掉了十一萬國軍。同時中野主力也順利包圍了黃維兵團,杜聿明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粟裕一面讓徐東阻擊部隊監視杜聿明,一面調動三個縱隊支援雙堆集戰場。為防止杜聿明逃回徐州,劉伯承讓陳錫聯指揮三縱攻打宿縣,切斷徐州對一線部隊的后勤支援。到了此時,老蔣還想著讓杜聿明三十萬大軍救出黃維,毫無意外依舊被華野阻擊在半路上。最終被困在了陳官莊,在無任何援兵,后勤交通線被阻斷的情況下,杜聿明集團苦苦堅持了一個月,最終全軍覆沒。若沒有老蔣的神助力,這場仗會打得更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