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里,有兩個人的名字在劇中出現最多,但是鏡頭卻出現最少。
這兩個人就是振東與振北,全劇最冤的兩個人。
01 振東振北的戲全在阿爹阿婆的嘴里
振東振北是莊家三兒子莊趕美的兒子。
阿爹阿婆把振東振北視為心肝寶貝,寵愛有加、關懷備至。
阿爹阿婆嘴上一直念叨的都是振東振北。
每次莊超英與圖南一去阿爹阿婆家吃飯,老兩口就一定會不厭其煩地念叨,要他們幫忙照顧振東振北。
其次阿爹阿婆一天到晚就是振東振北住進來,給振東振北補課。
再者阿爹阿婆什么好事都想著振東振北,家里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全給振東振北。
阿婆分西瓜,把兩塊大的西瓜給振東振北,把一塊最小的、隔夜的西瓜給鵬飛。
鵬飛吃了壞掉的西瓜,立刻鬧肚子。
阿爹讓圖南大冬天騎一個小時的車去送藥,留振東振北在家看電視,舍不得讓他們走幾步路去藥店買藥。
振東振北基本沒有臺詞、沒有鏡頭,全是阿爹阿婆口中的需要照顧、幫助、補課。
振東與振北的名字,從劇的開頭,貫穿到結尾,特別有存在感,可是他倆的模樣卻是模糊到讓人記不起來。
對很多人來說,振東振北就只是兩個名字,他倆的鏡頭不多,戲全在阿爹阿婆的嘴里。
真是全劇最大的一對大冤種的。
02 振東振北是全劇最沒出息的兩個
振東振北是阿爹阿婆的心肝寶貝,是老兩囗念叨最多的人。
可是振東振北除了吃到兩塊新鮮的西瓜,什么也沒得到。
大伯家買肉沒吃到,暑假沒在大伯家過。
大伯做老師,給那么多鄰里街坊免費輔導功課,振東振北一次也沒有得到大伯的輔導。
大學沒考上,就讀了個普通的技校;畢業后在工廠上個班。
連過年時,阿爹給的紅包都是最小的。
林棟哲初次上門,壓歲錢就有100塊;一直引以為傲的圖南有20塊;從小不被重視的筱婷與鵬飛也各自有10塊。
而從小得寵長大的振東振北卻是最少5塊。
圖南是研究生畢業,畢業后留在上海工作。
筱婷與林棟哲是上海交大的大學生,畢業后也留在上海工作。
鵬飛雖然只有高中學歷,但他卻是小巷里第一個萬元戶。
而振東振北連大學都沒考上,最沒出息。
03 父母偏誰,誰就過得最差
振東振北之所以這么沒出息,主要的責任還是在于阿爹阿婆。
老兩囗偏心,心眼兒又壞,連累了振東振北。
本來振東振北去大伯家過暑假,順便蹭課,莊超英不會說什么,黃玲也不會有意見,只要他們帶夠自己的口糧,跟林棟哲一樣。
黃玲不僅不會有意見,而且還會特別喜歡他們。
可是老兩口凈想占便宜,拼命地變相索取,恨不得馬上榨干黃玲。
黃玲被惹毛了,才會堅決如鐵地拒絕振東振北住進來。
振東振北有今天的一切,硬是給阿爹阿婆、自己爹媽給害的。
阿爹阿婆偏心老三一家,結果老三一家毫無出息。
莊趕美沒有自己的房子,一事無成在家啃老;振東振北快結婚了也沒有房子。
俗話說“父母是條龍,偏向誰誰家窮”,說的就是溺愛孩子造成的不良結果。
孩子每天都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會導致孩子沒有主見、沒有擔當、沒有責任感。
承受能力差,遇事不能扛事,做事情也會拈輕怕重、瞻前顧后,在這種生活狀態下的人,長大后難成大器。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寶,父母愛孩子,情有可原。
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教會孩子自立,讓孩子有一個堅強的性格,才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獨當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