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半生輝煌、半生落魄的老蔣走到了生命盡頭。他將自己的繼承人叫到跟前,仔細叮囑他自己去世后的事情。
在老蔣的叮囑中,他特意提出不得釋放張學良。
人死如燈滅,老蔣為何死了都不肯放張學良自由?距離“西安事變”已經三十九年,老蔣究竟在記恨什么?
步步籌謀的老蔣
“西安事變”發生之前,誰都沒想到張學良和楊虎城膽子那么大。其實一直以來,張學良和老蔣的關系都很不錯。
老蔣雖然已經成為國民黨的實際掌權者,但他小時候也是過過苦日子的。年輕時候的蔣中正,和后來完全不一樣。
老蔣少年時期,是他們家鄉出了名的潑皮破落戶。整天和一群無所事事的小年輕一起混,也不知道干活,也不想著讀書。
在當地看來,這樣的人就是個小混混,以后沒什么出息。除了對兒子抱有厚望的蔣母,所有人都認定了老蔣的未來。
但很多時候,人的未來是靠自己創造的,而不是由別人決定的。游手好閑、無所事事的老蔣,在某一天突然變了。
他受到革命思想的影響,決定要推翻腐朽的政府,建立民主的社會。對兒子的志向,蔣母那是百般支持。
老蔣要去日本留學,蔣母東拼西湊給他準備學費。當時同盟會的大本營就在日本,老蔣也受到孫中山思想的影響,成為孫中山的追隨者。
在孫中山的安排下,老蔣進入軍隊歷練。在軍隊中,他并沒有實權,也就沒有說話的權力。
但老蔣是個有野心的人,他并不甘心一直維持這樣的現狀。同時,老蔣也是非常善于抓機會的人。
在孫中山遇襲的第一時間,老蔣就選擇貼身護衛孫中山。有沒有用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孫中山見到自己的忠心。
在那場孫陳翻臉的戰爭中,老蔣有做什么事情嗎?并沒有。孫中山是薛岳護送到“永豐”上的,宋慶齡也是薛岳帶兵救出來的。
甚至連陳炯明的叛軍,都是薛岳帶人死守三天三夜打跑的。可薛岳得了什么好處嗎?也沒有。
“救駕功臣”薛岳什么都沒有,老蔣反而一躍成了孫中山親密的同志。得到孫中山的信任之后,老蔣就可以順理成章進入國民黨高層。
可在國民黨內部,老蔣還是資歷太淺了。許多人都是在同盟會成立之前,就已經和孫中山成為志同道合的同志的。
老蔣雖然得到了孫中山的信任,他在孫中山心里卻比不上這些人。尤其是廖仲愷,大家都將他視為孫中山的接班人。
不過資歷淺,老蔣還能從別的方面入手。就比如準備建立的黃埔軍校,那可都是等著他招攬的人才啊。
黃埔軍校成立后,老蔣沒有選擇在國民黨內部擔任要職,反而當了黃埔的校長。他的行為,讓孫中山再次高看了他一眼。
孫中山不會知道,老蔣之所以去黃埔軍校當校長,完全是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畢竟國民黨內部派系分明,怎么都不可能為他馬首是瞻。
但在黃埔軍校,他完全可以創造獨立于所有勢力之外的軍隊。只要他掌握了軍隊,就相當于掌握了話語權。
這就是老蔣一直以來的思維,用武力解決一切問題。只有武力解決不了的,才會和對方討論利益的劃分。
從素不相識到情誼深厚
孫中山剛剛去世,老蔣就迫不及待攬權。為了能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他將主意打到了宋美齡的身上。
當時宋美齡年紀也不小了,但她卻不肯將就嫁人。宋美齡認為,要嫁就得嫁最好的那個人。
老蔣愛宋美齡嗎?應該是愛的。他可以為了宋美齡和發妻離婚,也可以為了她遣散自己身邊的紅顏知己,甚至改變自己的信仰。
這份感情,老蔣確實付出了不少。但他娶宋美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她是宋家的女兒。
娶了宋美齡,他就可以和那些上海的富商交好。打仗是個燒錢的活計,老蔣手中很缺錢。
在老蔣的籌謀下,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了。但按照當時的情況,老蔣想要統一全國無異于癡人說夢。
我國的各地軍閥,背后站著的不只本土財團,還有各種各樣的外國勢力。而軍閥中勢力最大的,就是直奉兩大派系。
張作霖雄踞東三省,無論是實力還是能力,都要遠超其他勢力。北伐半途而廢,國共合作破裂,老蔣更不可能匹敵張作霖了。
張作霖有能力有野心,但他卻生了個沒有野心的兒子。張學良雖然是少帥,但他其實并不喜歡打仗。
對張學良來說,誰統一全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混戰的狀態能結束。或許是上天都在幫老蔣,張作霖死在了日本人手里,東北落到了張學良手中。
早在張作霖還活著的時候,老蔣就開始接觸張學良了。如今張作霖一死,老蔣頓時對張學良更親近了。
張學良也知道老蔣想干什么,他對此持無所謂的態度。張學良有幾十萬東北軍做后盾,就算老蔣名義上統一了,實際上他們還是當地的土皇帝。
老蔣在中原打生打死的時候,張學良就在一邊看戲。等到老蔣打贏了,張學良就宣布了東北易幟,以后歸老蔣管轄。
在張學良的牽頭下,各地不情不愿地承認了老蔣統治者的地位。張學良給老蔣帶來的驚喜,真的讓老蔣喜不自勝。
他拉著張學良,非說兩人要結拜成兄弟。老蔣太過熱情,張學良也不好推辭,兩人就結拜為了異姓兄弟。
張學良這個人很矛盾,他時而優柔寡斷,時而干脆果決。在政治上,張學良又太過于理想主義,太信任老蔣了。
他覺得自己和老蔣是把兄弟,老蔣一定不會坑自己的。可張學良也不想想,之前被老蔣坑過的人,有好幾個都是他的把兄弟。
老蔣或許不殺生,但他一定殺熟。當老蔣的把兄弟,可真是一個危險的職業。李宗仁的教訓就在眼前,張學良竟然還敢信!
一場改變中國命運的兵諫
東北淪陷之后,張學良后悔了。但最終,他只是將這個責任怪在自己身上。幾十萬東北軍無家可歸,戰士們的心是痛苦的。
對東北軍來說,他們最想做的是回鄉抗日。可老蔣不允許,他要求張學良圍剿我軍,甚至親自來督戰。
然而老蔣不知道的是,張學良早就不想和我黨打了。自從來到西安之后,張學良就在和我軍進行秘密接觸。
老蔣要是不來督戰,“西安事變”還不會發生。可老蔣過來了,他絲毫不聽任何人的勸告,一意孤行要剿滅我軍。
要是只有張學良不滿就算了,偏偏楊虎城對老蔣不抗日的行為也很不滿。兩人一拍即合,對老蔣實行了兵諫。
老蔣于夢中驚醒,慌不擇路地逃命。張學良和楊虎城在這時候出現了分歧,張學良主張關,楊虎城主張殺。
兩人都在找老蔣,誰先找到老蔣,誰就能決定老蔣的命運。很顯然,先找到老蔣的是張學良,楊虎城的人是后面到的。
張學良讓人嚴密看守老蔣,既是監視也是一種保護。之后就是兩黨談判,“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但小心眼的老蔣,怎么會輕易放過張楊二人呢?他點名要張學良護送,就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只有張學良自己認為,他和老蔣還能做回兄弟。最后張學良被囚禁,楊虎城流亡海外。
無論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老蔣都不肯給張學良自由。當然張學良雖然沒有自由,但老蔣對他還是不錯的。
據老蔣在日記里描述,張學良的生活開支是一筆天文數字。老蔣并不想讓張學良過得這么滋潤,但忌憚他背后的勢力。
所以張學良喜歡游泳,老蔣就在他的住處開鑿泳池;張學良想打網球,老蔣就給他修了一座網球場。
老蔣還曾經說過,張學良一年的花費,足夠他維持一個團了。從這點上看,張學良的生活確實奢靡。
據張學良在臺北的傭人說,張學良的家中全都是奢侈品,就連馬桶都是奢侈品品牌的。至于家里的家具,更是讓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天價。
而張學良的家中,主人就只有他和趙四小姐兩個人。但是他們的傭人卻有五六十個,除此之外還有警衛、私人醫生、司機等人。
但凡是張學良的要求,老蔣都會盡力滿足。而且對張學良的囚禁,也不是一點都不讓他出門,張學良擁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
只不過每次出門,都必須要有老蔣的人看著罷了。不過在老蔣看來是恩賜的事情,對張學良卻是無盡的苦悶。
張學良一直在期盼老蔣放了自己,被囚禁十年的時候,國民黨撤往臺灣的時候,還有老蔣去世的時候。
然而直到老蔣死,他都不肯放張學良自由。老蔣臨終之前告訴蔣經國:“張學良是東北猛虎,不能放虎歸山。他把我留在西安,我要把他留在臺灣。”
一直到死,老蔣都對張學良當年囚禁自己的事沒有釋懷。就算張學良和蔣經國是朋友,蔣經國也不肯違背老蔣的遺愿,還張學良自由。
被囚禁四十年后,張學良離自由依然遙遙無期。他還在繼續等待著,等待著下一次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