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隨著遼沈戰役的打響,國共雙方都把目光對準了東北。如何才能獲得此戰的勝利呢?毛主席以極大的氣魄直指錦州,要在東北來一個“關門打狗”。
東野司令部認為,這次攻打錦州非同尋常,可以說是整個戰役的焦點,如果不能拿下錦州,打成47年四平攻堅戰的僵局,那后果就不堪設想了。以東野如今的實力,拿下錦州只是時間問題,關鍵在于能不能擋住錦西葫蘆島登陸兇猛的“東進兵團”。所以,當大家站在帽兒山陣地觀察錦州城防時,心里想的卻是塔山。
“攻錦最重要的保證,是要把塔山方面的敵人擋住。據報告,葫蘆島方面又增加了5個師,我們的飯菜只夠請一桌客,現在卻來了兩桌客人。錦西距離錦州之后50多公里,萬一堵不住……”
參謀長劉亞樓說道:有四縱在第一線防御,還有一縱作為總預備隊,塔山方面是不會有問題的。
話雖如此,東野司令部還是不敢掉以輕心。不久后,第2兵團司令員程子華和4縱司令員吳克華就接到了一份措辭非常嚴厲的電報,電報說:此次戰役完全是一個正規戰,絕對反對游擊習氣,必須死打硬拼!不應以本身傷亡與繳獲計算勝利,而應以完成整個戰役任務來看勝利!換句話說,就是把部隊全部打光了,也絕不允許后退一步!
這份電報起了作用。程子華、吳克華隨即來到塔山前線親自視察陣地。當程子華發現4縱12師把防線擺在了塔山兩側的山上,而沒有在平坦的塔山村設置防線時,立刻命令:守山必守村,要以塔山村等地為防御的重點,這是毛主席的指示。12師隨即把他們最強的34團1營放在了塔山村,這個營在后來的戰局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即使如此,東野司令部還是不放心,10月8日,參謀處長蘇靜奉命前去4縱坐鎮,隨時把前線的情況匯報回來。蘇靜的到來,讓4縱司令員吳克華非常惱火,他覺得司令部不信任4縱,所以才派蘇靜來“督軍”,發了很大的脾氣。但吳克華還是向蘇靜通報了他們的準備情況,說4縱已經做好了以犧牲一萬人的代價來打好這關鍵一仗的決心。
在戰斗打響前,4縱黨委寫了兩封信,一封是《告全縱指戰員書》,一封是《告全縱共產黨員信》,要求全縱必須堅決貫徹中央和野司的指示,以自我犧牲的精神來完成這次任務。大家在陣地前進行了宣誓,10師政委李丙令和12師師長江燮元對大家說:“我的陣地位置就在大家身后,我會與陣地共存亡,絕不后退一步!”
10月10日凌晨時分,戰斗正式打響,在我軍頑強的防御面前,國軍未能突破陣地一步。12日,東進兵團司令侯鏡如帶著從華北搬來的救兵抵達塔山,其中包括號稱頭等精銳的“華北趙子龍師”。為了讓“趙子龍師”發揮功效,侯鏡如決定12日停戰一天,軍官全部到前線查看地形。
休戰這一異常的決定同樣引起了東野的高度關注,野司命令4縱副司令員胡奇才親自到前線指揮,又讓程子華調了一個炮兵團給4縱,以加強防線。
13日的戰斗可以說是整個塔山阻擊戰最慘烈的一天,據胡奇才后來回憶,戰斗最激烈時,野司要他每天報告情況:殲敵多少,傷亡如何,彈藥夠不夠。胡奇才用了兩個詞形容當時戰場上的慘狀:尸體累累,臭氣熏天。那一天,我軍的殲敵數字是1245,己方傷亡是1048。在我軍頑強的防守面前,堪稱勇敢的“華北趙子龍師”在阻擊戰結束后打得只剩下了3個營。
這一天,錦州方向,我軍也成功拔掉了錦州外圍的最后可一顆釘子,即將對錦州發起最后的總攻。野司知道,越是這個時候,塔山方面越不能出問題,為了保證攻城能夠勝利進行,野司甩出了最后一張王牌——總預備隊東野一縱。
李天佑奉命將一縱帶到了高橋、杏山地區,并給前線的吳克華打去電話:“我奉野戰軍首長的命令來做你們的預備隊,現在高橋一帶。你們什么時候需要,我們隨時可以上去。”吳克華表示了對李天佑的感謝,但戰斗已經打到了這個地步,4縱誰也不會要求撤下來。
10月15日,我軍受到了錦州戰役勝利的消息,這意味著他們完成了阻擊任務,可以向后撤退了。當通訊員向34團2連的一個班傳達撤退命令時,卻被這位班長怒斥了一頓:“你傳錯了!我接任務時,只有守,沒有撤!”
在塔山阻擊戰結束后,12師34團被授予“塔山英雄團”稱號,36團被授予“白臺山守備英雄團”稱號,10師28團被授予“守備英雄團稱號”,4縱炮兵團被授予“威震敵膽”錦旗,其中,僅僅是12師,就有2026人立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