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汽車科技作者Erik的第243篇文章
今天,小米與蔚來正式開始充電補能網絡合作。14000+蔚來充電樁入駐小米充電地圖,支持在充電地圖中實時查看蔚來充電場站的動態數據,同時支持小米汽車APP掃碼充電。
電動車企什么時候開始一家親了?
上一個跟蔚來合作造車的,是廣汽,結果是今年合創汽車被“拉橫幅”,橫幅內容分別為“合創汽車不退還員工跟投款”“求珠江投管保護員工,合創汽車還我血汗錢”。
小米跟蔚來雖然不是合作造車,但共享充電樁,也已經是突破底線了。
一個冷知識,此前傳統車企可是打的不可開交。
而雷軍隨后發了一則更勁爆的消息~
小米汽車攜手@蔚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 開始充電網絡合作!
14000+ 蔚來充電樁、9000+ 小鵬充電樁、6000+ 理想充電樁,入駐小米充電地圖,支持在充電地圖中實時查看動態數據。
蔚小理都跟小米握手了,誰說市場競爭就非得是你死我活?
贏家通吃
前兩天雷軍的一句話再次在互聯網上發酵~
“汽車,大家都不相信贏家通吃。我跟他們說智能電動汽車一定會贏家通吃。”
這句話不是剛說的,是今年4月份 接受采訪時拋出一個尖銳的觀點。
這句話很多汽車行業的人不同意,舉例歐洲眾多知名車企,美國車企,日韓車企等等,這其中看起來最有實力說話的事車企高層。
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談及對小米入局汽車的看法時表示:汽車市場可以容下10個小米。
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CEO段建軍: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做到用自己的產品可以去滿足消費者全部的需求,而這樣的行業特性也不會因為能源驅動形式的轉變,短時間內發生本質性的變化,因此,也無法出現贏者通吃的局面。
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在媒體交流會上表示,“汽車行業從來都不是贏家通吃,行業競爭非常強。
《小米創業思考》中有一段話:
“電動時代,汽車的制造門檻已經大幅降低,3萬個零組件高度模組化,過去10年間動力電池成本下降了80%,未來至少還有50%的下降空間,電動汽車的本質已經是‘消費電子’產品,‘軟件定義汽車’將是競爭的制高點,同時電動汽車也會變成‘鐵人三項’的商業模式,未來的收入將由硬件、軟件和各類汽車服務組成。”
汽車的智能化和電動化,正在走曾經的智能手機走的路。
雷軍摸到了制勝法門
目前在國內也就只有小米、華為、OPPO、vivo四家了,而即使是四家,都有些多余。
同質化嚴重,沒什么核心技術。
以華為為例,2019年被制裁以后,華為一年的發貨量才2000多萬臺。
余承東說:“華為過去最差的月份出貨量都2000多萬臺,作為5G通訊的領導者,我們連5G手機都沒有。
在通訊領域的老本行里,華為都還沒有話語權。
這就是為什么5G到現在依然只是空中畫符,只成就了一個北理工UP主的原因。
但這原因,普通消費者是完全不懂的。
手機有核心技術,只是不掌握在我們的手里。
單靠手機,很難盈利,競爭異常慘烈。
這就是雷軍口中的“贏家通吃”,不是不能做,而是做了沒商業意義。
手機領域所有的廠家加起來,都沒有蘋果一家的利潤高,這就是贏家通吃。
雷軍相信,類似的事情,還會在電動車上再發生一遍。
手機內部,核心的事高通為主的芯片廠商,Android為主的系統廠商。
誰拿到了高通最領先的芯片,誰就能第一個發布旗艦新機,誰就是遙遙領先。
小米的創始團隊中,雷軍以外,林斌是第二大股東,他的上一個頭銜是 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工程總監、谷歌全球技術總監等職務。
2014年12月,小米以每股10美元的價格購買高通1.04億股,而高通也向小米提供專利授權和芯片供應,小米持有高通百分之5的股份,高通持有小米百分之2的股份。
2015年,前高通大中華區總裁王翔加盟了小米。
這也保證了小米在發布手機時,一直擁有高通旗艦先發優勢。
智能手機到最后,算不算贏家通吃?
帶頭大哥
高通和英偉達,現在正成為智能汽車的核心器件,智能化的趨勢,真的在推進汽車重走智能手機之路。
而智能電動汽車的核心,也將掌握在軟硬件、服務中。
傳統車企沒有這個能力,但對此趨勢實際也了然于心。
2021年,上汽前董事長陳虹對華為合作抗拒,喊出那句:不能出賣靈魂的話,也默認了未來的趨勢。
華為想掙最容易也最核心的那塊利潤,分未來汽車中最大的那塊蛋糕。
但這不是過往車企愿意的,核心利益發生了沖突,就必然得付出大代價來決出話事人。
電動車現在同質化嚴重,誰都能造的結果,就是誰都沒有利潤。
12月5日,特斯拉公布了車輛電子線束接口的設計方案,并邀請更多設備供應商和車企一起推動車輛電子連接器統一標準,加速整個線束行業的降本增效。
在國內,現在連一個充電統一標準接口,都還沒統一。
太浪費了。
走的最早的三家,蔚來是唯一一直執迷于建充電站的,理想是增程,可要可不要,小鵬的發展一直還沒有理順,無暇顧及。
蔚來有點像早期的京東,重資產虧損自建物流體系,只要建成,就是領先優勢。
雷軍做過何小鵬的投資人、董事長,李想的偶像也是雷軍,這一次雷軍能把三家互聯網造車勢力拉到一張桌子上,共享充電樁。
曾經發生在山寨機市場的收編統一,會不會在智能電動車領域再發生一遍?
或許已經在進行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