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準備在產業上再大干一場!
今天,云南省政府印發《云南省政府投資基金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與兩年前的那次相比,這次的新方案顯然升級不少。應該是經過兩年的摸索,在原有《暫行辦法》上進一步地明確了這件事“該怎么做”。
目的也非常明確,在產業強省的大目標下,云南要再加力發展產業,需要更多的資本加入:
而且質量還要提高。
下面我們來看看有哪些亮點?
一
本次方案中提到,未來的政府投資基金運作體系目標是:省級引導基金+重點產業母基金+子基金,即以省級引導基金帶動一批重點產業母基金建設,再帶動一批子基金落地。
而在2022年4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省財政廳印發的《云南省重點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中,云南省重點產業投資基金采用“政府引導基金+產業基金”的模式:
沒有子基金。
從構建規模上,本次方案明確提出,從2025年起,省級行業主管部門會同省財政廳將產業類專項資金按一定比例轉變投入方式,用于政府投資基金出資,力爭5年內構建500億元以上規模的基金體系,帶動社會資本投資規模不低于1000億元。
而在2022年的《暫行辦法》中,并未提及未來所要達到的規模。
更明顯的變化是產業基金的投向上。
《暫行辦法》只提到“主要圍繞我省產業強省建設確定的重點產業開展投資”,而這次的指向非常明確,主要是圍繞“三大經濟”設立政府投資基金,也就是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
在具體行業上,也就是:
4個“三樣”。
看好了:鞏固提升綠色能源、煙草、有色金屬“老三樣”,培育發展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新三樣”,做專做精生物醫藥、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特三樣”,做優做強高原特色農業、文化旅游、現代物流“大三樣”。不只是投,最重要的是:
建“鏈”和造“系”。
二
無論是上次還是這次,政府引導基金都由云南金控集團來主導。
這次還明確了出資額。方案指出,第一級省級引導基金為云南金控已設立并管理運營的云南省重點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認繳規模60億元,由省財政廳分期注資省金控集團,首期出資23億元。
第二級重點產業母基金的發起主體主要是省級行業主管部門指定的省屬國企。
最典型的例子是今年云南能投和全國社保基金、中國人壽財險成立的“超級LP”能源基金,還有云南白藥在騰沖科學家論壇上發起成立的百億規模云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基金。
這個層級的基金設立方式也有所不同,省屬國企將會同省財政廳將產業類專項資金按一定比例轉變投入方式分期注資:
還要積極引入社會資本。
如果符合母基金設立條件、但省級行業主管部門年內難以安排資金實繳出資到位的,可按程序報省政府申請引導基金給予適當支持。
第三級的子基金最簡單也最市場化,直接由母基金管理機構報母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審批設立:
須引入社會資本和母基金同步出資。
而在2022年的《暫行辦法》中,沒有這么細化,只說“產業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公司制或契約制的形式設立”。
而這次在基金投資的定位上,也可謂是操足了心。每個級別的基金投什么,說得明明白白。
引導基金主要投資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存續期原則上不超過15年,經省政府審批最多可延長2年。
母基金、子基金根據功能定位分為3大類并分類管理:
創業投資類、重點產業類、特定類。
首先是創投類。圍繞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領域、新賽道及顛覆性、前沿性技術攻關,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平臺打造,培育耐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主要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總存續期原則上不超過15年。
重點產業類。圍繞先進制造、高原特色農業等重點領域,聚焦優勢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帶動區域發展,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主要投資引入成長期、成熟期企業,總存續期原則上不超過12年。
特定類。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一事一議”設立基金,開展特定投資。
三
在各級基金投資方式上,這次也作了詳細的規定。
引導基金對單支母基金的認繳出資額原則上不超過引導基金認繳規模的20%,且不超過母基金認繳規模的25%。
母基金可新設子基金、參股存量基金,對子基金出資比例又有區分:
創投類不超過子基金認繳規模的60%、重點產業類不超過50%,特定類基金及參與國家級基金不受上述比例限制。
子基金只能直接開展項目投資,不得再投資基金。
在對單個項目的投資額上,也做了約束。
不允許政府投資基金控股,對單個項目投資不超過其認繳規模的20%。各級基金及管理機構關聯方在省內的投資額原則上不得低于政府實繳出資額。
而在2022年的《暫行辦法》中,只籠統地說了,“產業基金直接或間接投資省內的金額不得低于基金總規模的70%,經批準可適當放寬”,以及“產業基金統一由政府引導基金出資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出資采用同步認繳制,與社會資本同步到位或社會資本優先到位”。
以上是LP層面,在GP層面,也進行了分類。
引導基金管理機構為省金控集團;母基金管理機構由指定省屬國企或開展市場化遴選;子基金管理機構直接開展市場化遴選。
在考核投資結果上,也給每個層級的基金劃了線:
對創投類基金的包容度較大。
政府投資基金不過度考核單支子基金或單個項目盈虧,設置原則上不超過30%的投資損失容忍率,創投類及特定類基金經審批可適當放寬。但也不能血虧到底——創投類基金投資損失容忍率放寬后不超過60%,投資種子期企業可經審批另行約定。政府出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可向合作對象適當讓利。
另外,方案還對省級行業主管部門提了要求。
比如要加大產業類專項資金改革力度,結合實際需求,分年度將產業類專項資金按不低于30%的比例轉變投入方式,用于母基金出資。還要清理盤活存量資金。
更重要的是劃了重點,要盡快推進3個行業的母基金設立:
高原特色農業、先進制造業和科技創新。
一個部門原則上選擇一個重點領域,成熟一支設立一支。
州市基金方面,要求充分考慮財政承受能力和項目儲備情況等,合理確定基金規模和投資范圍,避免資金閑置。年度預算中未足額保障“三保”、債務付息等必保支出的,不得安排資金新設基金。省級政府投資基金不參與州(市)基金設立。
從目前來看,云南較為典型的州市基金是昭通市政府在2022年設立的母基金——總規模100億的昭通發展重點產業基金。該基金將投向全市綠色能源、綠色硅鋁、高原特色農業、新材料、文化旅游康養、生物醫藥、現代物流、數字經濟8大產業等項目。
可以明顯看出來,在“十四五”最后一年,云南的大動作將持續不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