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發布《長江夾江過江通道和長江干線非交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3—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從近期實施重點來看,2030年前,為滿足長江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洲島對外交通運輸需求,在深入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并做好相關規劃銜接的基礎上,將重點推動實施5座過江通道。
其中南京新增2座(重點推動實施),分別為江心洲中部夾江通道和G104八卦洲九里埂夾江通道。規劃預留1座,為江心洲夾江預留通道。
布局方案表中:
江心洲中部夾江通道規劃為城市道路功能,連接江心洲民安街與河西大街,擬以橋梁形式建設。
G104八卦洲九里埂夾江通道,將以公路的功能,以橋梁的形式,接線G104。
2條過江通道都在江心洲,且有望在2030年前江心洲會有兩條過江通道建設。待過通道建成后,針對島上居民集中反映的早高峰出行擁堵情況,相信會有較大改善。
同時過江通道的建成,對于擁江發展戰略,江南、江北雙主城發展也有良好助推,進一步密切南北兩岸人員互動、產業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規劃》提出,將根據長江夾江過江通道和長江干線非交通(電力設施)過江通道規劃目標和布局方案,統籌考慮建設規模、土地和資金需求等因素,注重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協調、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嚴防地方債務風險,協同推進項目實施。
也就是說,過江通道可以安排,但是要與當下大方向、大戰略相匹配,要考慮土地、資金需求以及資源環境監測,具不具備啟動建設,地方資金能否支撐正常建成等統籌考慮。
從江蘇省長江夾江過江通道布局方案表中可以發現,江心洲這兩條規劃中的線路接線,在地圖上的大致位置我也標注了出來,大家一起看看。
①江心洲中部夾江通道。橋梁 西起江心洲民安路,東至河西中河西大街。
這條過江通道,距應天大街過江通道約2.3公里,距江心洲步行橋約1公里,可以大大緩解河西中部到江心洲的交通壓力,縮短行程。
②文件中還提到,預留了一條夾江過江通道。
從規劃圖上可以發現,預留通道位于江心洲中部通道的北側,線位與中夾江通道平行,還非常近,有可能會是奧體大街亦或夢都大街的連接線。
③G104八卦洲九里埂夾江通道。 這條過江通道,連接的是八卦洲與六合龍袍區域,其實就是很多江北人翹首以盼的浦儀公路東段的過江部分。
根據此前規劃,跨九里埂夾江大橋為鋼混組合梁斜拉橋,主跨520米,一跨過江,江中無主墩。浦儀公路分為東西兩段,其中浦儀公路西段已經在2020年年底通車,不過東段一直沒有太大動作。浦儀公路東段,自西向東穿越八卦洲,跨越九里埂夾江接入356省道,止于瓜埠樞紐,全長約8.7公里。
從經濟角度來說,九里埂夾江大橋的建設將有利于南京與揚州融合,進一步促進寧鎮揚融合發展。
聚焦到板塊,大橋的建設將會進一步完善江北的路網,且進一步將江北新區編制成一個整體,高新、橋北區域前往八卦洲、六合、龍潭區域將有了新通道,融合度不言而喻。
截止目前南京在建、規劃的車行過江通道還有4個,分別是仙新路過江通道、建寧西路過江通道、漢中西路過江通道、錦文路過江通道。
1、漢中西路過江通道,2025年前啟動
根據此前,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23—2025年全省交通重點項目前期工作三年滾動推進計劃的通知顯示,漢中西路過江通道,將會在2023年—2025年這個周期內啟動。
關于漢中西路過江通道
資料顯示,漢中西路過江通道距離上游南京長江(緯七路)隧道約2公里,下游揚子江(緯三路)隧道約2.3公里,是城市道路過江通道。
這條過江通道位置具體怎么走呢?
目前還沒有定論, 但能從公開消息中看到一些端倪。
項目起于主城漢中路與江東路交叉處,擬沿現狀漢中門大街布設,與燕山路、錦江路、清江路、清河路、揚子江大道等道路交叉后穿過長江和梅子洲,之后在江北新區接入現狀七里河大街,與濱江大道、橫江大道、萬壽路、浦濱路等道路相交,最終止于七里河大街與江北大道交叉處。
通道連接江北核心區七里河大街和河西區域漢中路,對南北兩岸都將產生積極影響。漢中西路長江隧道是江北核心區、江心洲和老城區溝通最為直接的隧道,它的修建雖然無法根除擁堵問題,但卻是目前最為徹底有效的方案。
未來待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和漢中西路過江通道全部建成后,江南江北主城區域內的車行通道基本建設完成。
2、建寧西路過江通道,預計今年建成
項目全長約6.8公里,建設起止年限為2018-2025,總投資約120.91億。
建寧西路過江通道的建設對于南京的擁江發展、江北新區的建設以及長江干線過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隧道模擬)
目前,該通道正在進行跨江北大道匝道的施工,預計將以隧道的形式與橫江大道相交,最終穿越長江。 整個工程預計將在2025年建成通車,屆時將有效疏解主城的過江交通壓力,并不斷完善區域路網體系。
3、仙新路過江通道,預計今年建成
仙新路過江通道是“十四五”期間南京城市發展的重大工程項目。主線按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采用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預計于2025年3月建成通車。
通道起于科創路口,沿仙新路敷設,依次上跨棲霞大道、恒競路、恒廣路、恒通大道、新港大道,在龍山紀念林處接地,下穿烏龍山后以橋梁形式跨越長江,江北依次上跨疏港大道、化工大道、北六路、江北沿江高等級公路和滁河后接地,全長約13.17公里。
作為江蘇的又一座世界級工程,仙新路過江通道跨江大橋創下多個世界第一。南京公建中心主任武煥陵:“大橋為主跨1760米的單跨吊懸索橋,通車后該跨徑在已建成的同類橋型中居于國內第一,世界第三大。
該項目是交通運輸部平安百年品質工程首批創建示范項目,大橋主纜首次采用國內最高強度等級的鋼絲鎖骨,南錨定基坑開挖深度為同類型基坑世界之最。”
大橋建成后,有利于提升南京江北和龍袍與仙林副城以及主城聯系的便捷性,屆時,車友們從棲霞大道往來江北大道的車程將由現在的1小時縮減至10分鐘。
4、錦文路過江通道,預計2025年啟動
錦文路過江通道連通橋林新城和江寧濱江。是浦口區和江寧區之間的一條過江通道,距離下游南京長江三橋約13.7公里,距離上游馬鞍山長江大橋約3公里。
項目路線全長 13.98km,跨江段工程采用雙層橋梁過江方案。北起于規劃浦烏路,沿規劃橋林大道向南,過規劃橫江大道后以橋梁形式跨越長江,落地接現狀錦文大道,終點止于寧蕪鐵路東側。
通道工程是聯系江北新區橋林新城與濱江、板橋地區的重要通道,該通道作為公路三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皖江城市帶的重要聯絡通道。
承擔都市區內新城和新市鎮間快速聯系功能,對于完善南北交通基礎設施、加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其實這幾年南京在跨江這個問題上,爭議的聲音還是比較多的,很多人都覺得南京不應該把重點放在江北,跨江的代價很大,花了很多錢也沒看到什么特別實質性的變化,應該向東、向南等等,這種論調其實很能理解。
但城市要發展,就要縮短距離,加強人員互通往來,提升南京首位度。 關鍵一點,過江通道也是江蘇南北交流的重要支撐,對蘇北產業發展、人口流動、資源共享有著重要意義。
在城市化進程的第二階段,區域中心城市逐漸成為人口聚集高峰,以南京為中心的多重交通建設,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南京對周邊區域的經濟輻射,同時也吸引了更多人口涌入南京。
不管是已經通車的,還是未來源源不斷建設的過江通道,都是加速一江兩岸跨江發展的重要渠道。
這幾年,盡管江北發展遭受挫折和不可預見的困難額,但江北的發展建設有目共睹,江北主城的宏圖清晰可見。江南江北的空間距離被進一步拉近,南京迎來雙主城時代,短短幾年修建的橋隧比過去幾十年都多。在馬不停蹄建過江通道的情況下,繼續加碼新通道,這能夠看出南京一鼓作氣實現跨江戰略的決心。
密集增加過江通道,不僅意味著通勤時間的縮短,更能實現兩地資源配套共享,甚至抹平板塊間的房價梯度、加速周圍地塊開發。 吸收江南外溢人口輻射,進一步促進區域價值全維崛起。
2025年,你更期待哪些過江通道建成,底部留言一起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