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個股神叫塞斯·卡拉曼,他管理的基金在過去的30年里從來不使用杠桿,只用5成倉位的情況下,年復合回報率能達到20%以上,顯然是屬于股神級別。
這個人幾十年前寫過一本書,記錄他炒股的秘訣。書名叫《安全邊際》,我現在書柜里仍然放著這本書。盡管在eBay上,現在這本書已經炒到了3000美金以上,這人堅決不再出版。原因是啥,你自己細品。
二級市場上所有股票的走勢,在技術分析流派的眼睛里,無非就是這幾個階段:建倉、洗盤、突破、換手、出貨;在基本面流派眼里,股票所代表的公司要經歷初創、成長、成熟和衰退幾個階段。成長股投資人在成長期玩,價值投資人在成熟期玩。
這炒股看起來好像挺復雜的,然而千言萬語總結成一句話:不要和央行作對。
股市里既有政治經濟學,也有市場經濟學。而現在,更多的是政治經濟學。無論哪個國家,股市都是政策市,股市都要為政治服務。
所以那個叫賽斯·卡拉曼的股神堅決不再出版炒股秘訣的原因,你大概也就知道了。
去年9月19號,美聯儲一口氣降息了50個基點,歷史上這么大比例的降息,只發生在1990年的海灣戰爭,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和2008年的次貸危機之后。而這一天,降期前公布的8月零售銷售增長和8月制造業產出環比,居然還超了預期,你確定這不是為了美國某個大事件服務嗎?大家都看到了,這次美國公布的非農的就業人數是25.4萬,預期是15萬人,憑估多了10.4萬人,一下子就業這么強勁,那前面剛剛降息50個基點是幾個意思?細品吧!
在中國,當初建立股市的目的,其實最早是為了國企脫困融資而服務的,追求IPO的數量,是官員考核的政績之一。所以A股一直是一個融資市。所以,過去長期把股市當成上市公司圈錢的提款機,把投資者當成韭菜,誕生了很多奇葩的操作。比如說上市前粉飾財報,上市后業績變臉,長期以來融資額大于分紅額,財務造假,違法犯罪成本低,退市難,投資者權益難以得到保護。所以未來我們股市長牛慢牛的基礎就是保護好投資者利益,讓投資人有賺錢的效應。
要記住,任何資產價格的上漲都是貨幣效應。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在2018年金融危機之前只有9000億元,執行量化寬松之后,到2020年口罩爆發之前,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是4.5萬億美元。隨著應對口罩政策的出臺,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到2023年已經達到了8.5萬億美元,資產規模翻了整整的9倍。你看一下美股和美國資產負債表的相關性,你還不相信股市是貨幣現象嗎?據數據統計,股市的上漲其實80%來源于資金的推動。
我們這次這么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力度以及股票回購的力度,從土地財政向股權財政轉移,讓人對中國股市充滿了期待。你犯不著跟政策作對,跟央行作對。
股市對多數人來講確實就是一場零和的游戲。要想從其他人嘴里搶肉,必須要學會反人性,牛市里什么時候賣壓最大,是很多虧損的股民回本的時候,股市里最容易虧錢的行為是什么?是你看你的股票不漲,隔壁的老王股票在漲,你剁掉你的股票去追隔壁老王的股票,被你頻繁換股追漲的時候,還有那些在股票上漲途中加杠桿爆倉的,你知道洛克菲勒為什么能夠在1929年打盤的時候可以全身而退嗎?是因為他當時聽到一個給他擦皮鞋的男孩向她推薦股票,他果斷的清倉離場。
佛說不著相,即不要執著于表象而脫離了本質。什么時候要賣出股票,不要讓價格的漲漲跌跌牽著你的鼻子走,是要看到股市的本質。要看到什么時候衙門的快刀要落下,什么時候股票的價格遠遠的脫離了基本面,什么時候市場已經再無增量資金入場,什么時候股市完成了衙門的要求,但是給衙門帶來了比收益更大的風險的時候。那買什么票?你千萬不要迷失在5000多只股票的森林里,要站在更高的維度,去買那些不會被未來改變的公司,和那些長期來看能夠改變未來的公司。
知之為不知,不知更非知,有人先知先覺,有人后知后覺,有人不知不覺。這大概就是股市的魅力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