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煮茶正當時#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這部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由施耐庵所著,他在著作中為人們刻畫出了108位性格獨特、經歷非凡的英雄豪杰。
《水滸傳》寫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社會問題,對這些英勇起義英雄進行了歌頌,這本著作廣為流傳,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學發展都產生了一定的意義。
武松和林沖都是這本著作中的重要人物,他們正義、勇敢、忠誠又悲劇。
多次出彩的表現讓人銘記于心,有人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他們兩人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讓我們聽聽毛主席是怎么評價他們兩位的。
勇敢果敢的武松
武松和林沖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書中對兩人也有大篇幅地描寫。
兩人都有很多共同點,但也有不同的經歷,這些經歷看似輕描淡寫,但是對兩人的性格、為人處世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武松的身世較為曲折,堅強。武松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一直跟著哥哥生活,長兄如父。
武大郎將他照顧得很好,雖說兩人是親兄弟,但是兩人的性格卻截然不同,站在一起完全看不出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武松身長八尺,身材魁梧,膀大腰圓,儀表堂堂,力大無窮,武功極高。
往那一站就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說話聲音洪亮,給人一種大將之風,可武松的哥哥武大郎身長不足五尺,短矮可笑,面目猙獰,性格老實,軟弱可欺。
武松有一次在外面喝酒,與他人發生了口角,然后打了起來,清醒過來以為將別人打死了。
然后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被迫離開了家鄉,跑去了滄州,在柴進的家中,這一待就是一年多。
武松非常不喜歡這種逃亡的日子,他一直想著自己的兄長,后來終于了解自己并沒有將人打死,只不過是那人昏迷了過去。便馬不停蹄地趕回家中與兄長相聚。
回鄉的過程中那就不得不提武松人生中的一個高光時刻,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額虎,通過這件事也表現了他的勇猛過人和見義勇為。
回到家中武松見到了哥哥迎娶了貌美的潘金蓮,誰曾想嫂嫂對他的勾引騷擾失敗之后將目標轉到了西門慶身上,并且設計毒死了武大郎。
武松甚是生氣,將兩人殺害為兄報仇,隨后前去官府自首,官府也是了解到了武松的情況之后并未判其死罪,反而是將其發配。
至此,武松的人生也開始發生重大改變。
武松在途中遭遇暗殺,他大開殺戒,血濺鴛鴦樓,最后不得不走上了梁山,跟隨松江開啟了南征北戰的生活。
武松在這些經歷中一直彰顯了他見義勇為,勇敢剛毅的性格,深受人們的喜愛。
林沖的蛻變之路
林沖與武松的人生經歷完全不同,林沖的生活那是相當精彩,林沖在未上梁山時,他是統領八十萬禁軍的教頭,日子過得自然是風生水起,令人羨慕。
家中還有賢良淑德的妻子,財務自由安逸,林沖非常喜歡這樣的生活,沒有什么大的追求,這樣一直下去就已經很滿足。
然而,世事無常,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打亂他平靜的生活。
林沖的妻子貌美嫻靜,在一次去廟里上香時被高俅的義子看上,高衙內是臭名昭著的人物,林娘子看到此人之后不敢逗留,趕忙離開。
可她依舊沒有躲避高衙內的騷擾,這時候林娘子的侍女趕忙告知在不遠處的林沖,林沖得知之后怒氣沖沖地趕來,定要為妻子出氣。
然而,林沖也沒有想到滿腔的怒火卻被眼前的男子澆滅,到了跟前他卻得知對方是自己上司的兒子,想著避免事情鬧大,想想還是算了,最后不了了之。
他以為這次自己忍過去就結束了,還可以繼續現在的生活。
然而,并不是他想的這般,高衙內也沒有放棄對林娘子的糾纏。
不久之后,林沖被朋友約出去喝酒,而此時高衙內則帶人找到了林沖的妻子,再次企圖侵犯她。
林沖也不是吃素的,在喝酒的過程中發現了端倪,趕忙返回家中,阻止了高衙內的惡行。
這一次高衙內徹底被林沖氣壞了,沒想到自己的好事再次被打斷,一定要想個辦法將此人支出去。
林沖非常生氣,沒想到自己忍耐會是這樣的結果,就連自己的朋友也合伙來欺騙自己。
即使如此,他還是沒有與他們徹底撕破臉,繼續選擇忍耐,不得不說林沖的忍耐能力真的很高。
也正是他的忍耐讓人惡人變本加厲,他的隱忍也成為了供人談資的詬病。
林沖的忍耐并沒有讓此事結束,反而讓高衙內記恨上了他,不久之后他便遭到高俅的陷害,誤入了白虎堂,白虎堂可不是一般的地方。
白虎堂乃是軍事要地,林沖的身份根本沒有資格進入,更不能攜帶兵刃,林沖百口莫辯,最后被判刺配到滄州。
刺配相比于流放來說侮辱性更高,這一次的行為也讓林沖傷了心,他沒想到多年來為官府效忠最后是這樣的結果。
但他還是堅持相信官府,只要自己照做很快就可以回家和妻子團聚。
天真的他這樣想著,沒想到在路途中不斷遭到押解人員的迫害,用開水洗腳,穿草鞋走路,一路上受盡了苦楚,更加過分的是將他綁在了野豬林的樹上,無法掙脫。
這時候的林沖才恍然大悟,原來官差早已被收買,就是為了要了自己的小命,好在林沖的朋友魯智深及時出現將他救下。
死里逃生之后的林沖無法想象,曾經的美好歷歷在目,然而現在卻成為泡影,自己的小命就難以自保,這讓他十分不解,一時難以接受。
他總是想著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卻不曾想自己一味地忍讓,只會將自己推向無盡的深淵。
冷靜之后的林沖對官府徹底失去了信心,接下來經歷了“棒打洪教頭”、“風雪山神廟”后還是選擇走上了梁山,就連他的妻子最后也是上吊自殺。
幡然醒悟之后的林沖開啟了新的生活。
毛主席點評武松和林沖
毛主席一生都愛讀書,對《水滸傳》也有特別的偏愛,他經常會談及這本書,在陜北時期與美國記者斯諾談話時就說到了自己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閱讀這本書。
但是這本書在當時可以說是禁書,可他偏偏很喜歡,老師嘴里都是打打殺殺的書,在他的眼里這本書寫的都是英雄。
13歲時候的毛主席就開始閱讀古典書籍,由于認識的字數有限,他就拿來舅舅的字典一邊查找一邊閱讀。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成為了馬主席少年時期最愛的讀本。
書中梁山好漢“仗義濟貧”“替天行道”的思想影響,他從小就懷著一副俠義心腸,救民眾于水火。
少年時期的毛主席對這本書中的人物充滿了崇拜之情,后來在接受新思想澆灌之后,開始用批判的思想站在站在了歷史哲學和社會發展的角度重新閱讀《水滸傳》。
毛主席認為政府腐敗,群眾就應該崛起反抗革命,毛主席不但自己閱讀還會推薦給身邊的人,問及喜歡哪個英雄人物時,身邊的人說喜歡武松和林沖。
毛主席聽后對兩人進行了分析,到底他們誰才是真的英雄呢?毛主席認為武松是真正的英雄。
雖說武松和林沖最后都是因為走投無路才上了梁山,但是他們之間的經歷和心路是不同的。
林沖是一味地隱忍,被逼無奈一點一點看清了形勢被迫走上了梁山,而武松更多的是主動的想法,他經歷了一遭之后看清了當時的形勢主動走上梁山。
如果說林沖的妻子沒有遭到欺負,他沒有被人構陷,仕途斷送,他真的會放棄自己的仕途,幸福美滿地生活走上梁山嗎?這一點無人可知。
他是反復遭到了官府的迫害,直至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才產生了反抗意識,所以從某一個方面來看,林沖又何嘗不是一個“窩囊廢”?
所以說在某一個層面來說,林沖還是有著懦弱的成分所在,雖然說最后選擇了反抗,但也是無奈之舉。
林沖在妻子處于危險之時出現抗爭,他成為了妻子的英雄。
但是妻子多次遭辱,他每次都是忍耐屈服的態度,又讓人覺得他是一軟弱無能之人,并非大丈夫所為。
難免也會讓人多想,自己的結發妻子受這番磨難,他才是這般反應,如果是自己的手下子民遭到欺負會不會更不會過問,怪不得他在為官期間并沒有太多的贊譽。
回顧他最后的反抗,并不是民族大義,反而像是帶著濃郁的個人復仇色彩,這樣的個人主義者并不能算得上真正的英雄吧。
相反武松則不是這般,武松一直以來心懷民眾,性格直爽,有仇必報,有恩必還,他才是真正的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
在遇到不公的情況時,他勇敢地站出來,伸張正義,在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也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所以說他就得到了很多民眾的敬仰。
武松勇敢果敢,在遇到猛虎時第一時間沒有想到退縮,而是直面兇猛的老虎,與其對視,赤手相搏,最后戰勝老虎。
換句話說,這里的老虎又何嘗不是一種象征,象征著黑暗腐敗的邪惡勢力,而武松則是作為正義的化身,面對惡勢力的壓迫奮力抵抗,最終獲得成功。
回到林沖,如果林沖面對那頭兇猛老虎又會是怎樣的?
有人說比較喜歡林沖,認為林沖是殺人不眨眼的莽夫,事實上并非如此。
林沖一開始也是守法的百姓,在得知哥哥被害之后,他第一時間向官府求救,希望他們可以為自己主持公道,然而結果并非如此。
所以,才選擇自己只身前往,為哥哥報仇。
所以說,武松更像是黑暗社會下用于反抗的“革命者”,這又和毛主席又有什么區別呢?
當時的中國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毛主席帶領一眾人在黑暗中摸索。
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的道路,大膽革命,推翻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讓整個中國人民獲得了新生,開啟了新的生活。
雖說兩人都武功高強,有勇有謀,但是人們還是更加喜歡武松這個角色,一個活的瀟灑肆意,一個活的唯唯諾諾,人們自然是更認為武松是英雄了。
當然,人們對于英雄的定義不同,所以你覺得誰更是英雄呢?
參考來源:
毛澤東用《水滸傳》啟發干部
黨建網2019-03-23 07:3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