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枯木
(西周逨盉 2003陜西眉縣楊家村出土)
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傳承的禮儀之邦,我國傳統文化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我們目之所視,耳之所聞,鼻之所嗅,口之所食,身之所衣,肢之所施,體之所處,心之所欲,無不蘊含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積累。其中,中國的飲食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獨領風騷,傲立于世界之林。
管子曰:“民以食為天”,飲食本來是生理需求。然而,在中國,飲食已經不僅僅是色香味形聲俱全的饕餮盛宴,也不僅僅是養生滋補益壽延年的靈丹妙藥。而是已經遠遠地上升到藝術范疇,集哲學宗教、陰陽五行、人文倫理、工藝美學、禮儀文化等于一體領先世界獨具特色的中華飲食文化。
(宋 趙佶 《文會圖》)
中華飲食文化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宴飲文化。宴飲文化起源久遠,源遠流長,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成熟并形成明文制度。并且分門別類,規式森嚴,儀程繁瑣,非常龐雜。這在《周禮》、《儀禮》、《禮記》等先秦文獻中就有非常詳細的記錄和規定。在宴飲文化之中,酒文化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古人云:“無酒不成宴”,離開了酒,很難稱得上“宴飲文化”。
關于酒文化,同樣內容繁雜。古云:“杯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我國是酒的王國,酒的海洋,歷史之悠久,種類之繁多,器具之精美,工藝之繁瑣,流程之嚴謹,禮儀之規整,詩詞歌賦之汗牛充棟,俯拾皆是,自不必說。不過這不是本文之重點,而是想從酒文化的浩瀚滄海中擷取一粟,那就是——“酒令文化”。
(商晚期 倗舟觶)
“酒令”,也叫“行酒令”、“飲酒行令”。是我國傳統宴飲過程中如何飲酒的趣味方式。誕生之初是為了節制酗酒,禁止濫觴;規范禮儀,習容講藝。隨之娛樂佐興,以樂嘉賓。久之形式多樣,花樣翻新,因而成為官府民間流傳最為廣泛的傳統飲酒習俗之一。酒令由來已久,從現存資料來看,最早誕生于西周,完備于隋唐,盛行于宋元明清,一直延續到如今。
上古之初,為酒為醴;敬畏自然,祭祀神靈;旨酒燕賓,宴以合好;既沃口腹之欲,又激狂蕩之思;還助江山之興,更解千古之愁;御魑魅于煙嵐,轉炎荒為凈土;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雷霆閃于頂而目不瞬。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豁爾而醒;酒之功力,幾近于道。《詩經·小雅·湛露》云:“厭厭夜飲,不醉無歸”。以至于上至君主帝王,下逮布衣百姓,文人騷客,歌伶倡優,無一可以缺此。
(西漢 十八面行酒令青銅骰子)
然俗語有云:“小酒怡情,大酒傷生”。酒味甘辛,大熱有毒;雖可忘憂,然能作疾;傷肝損脾,腐腸爛胃。再則酒后亂性,醉酒酩酊;小則傷身,大則喪命;輕則敗家,重則亡國。前有殷鑒,后有桀紂;酗酒為害,也為甚矣。因之周公作《酒誥》,春秋出酒令,酒正掌誅賞,觴政監宴飲,《儀禮》有燕飲之式,《禮記》有投壺之禮,皆為規范飲酒之律也。
酒令之出,佐酒助興;文雅得當,賓主盡歡;散酒瀉毒,身心俱佳。既可規之于禮,又可行之于德;拒濫觴于廟庭,助趣味于宴席;一舉多得,皆大歡喜。于是后世奉之為典范,從廟堂逐漸流布于民間。酒令得以代代繼承,延續拓展,一直沿襲至上世紀末。雖然歷代形式規則多變,而文化內涵和效用不變。因此酒令是我國傳統宴飲文化中最具趣味性的文化現象。
(唐 龜負論語玉燭酒籌鎏金銀筒)
然觀近世,酒令逐漸式微。究其根源,一則是近代國力懦弱,西風東漸;崇洋媚外盛行,百年來傳統文化普遍受到低貶。再則近些年國門洞開,外來文化紛至沓來。受世界快節奏的感染,以及不良文化影響,金錢至上,急功近利,世風浮躁,人心不古。
更主要的是曾經那場浩劫席卷神州,使得許多傳統文化斷層。不少人缺少文化素養和傳統熏陶,缺乏精神皈依和心靈寄托。因而心靈空虛,精神虛無,受外來文化侵襲,一味地接受和跪舔。以至于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習俗,逐漸式微,甚至消失不見。
(西周早期·青銅獸面紋簋)
而作為中華傳統習俗之一——酒令文化。在古為雅俗共樂之飲酒方式,在今卻被不少人斥之為俗套,認為是聒噪紛擾的鄉鄙聚飲糟粕。雖然形式多有變遷,不過已經逐漸退出酒宴。
如今在很多宴飲場所,再難現往昔觥籌交錯、酒令迭出的熱鬧景象。取而代之的卻是一些偽酒文化,在假大空的氣氛下,一個個正襟危坐,淺嘗輒止,都像是在表演作戲。而酒令文化卻逐漸被拋棄,尋常酒肆也難見痕跡。
因而冷眼旁觀,略作點評。如今宴飲,權豪之輩,裝模作樣,故扮矜持。文教之流,淺嘗輒止,假作紳士。貌似高雅者,以之為庸俗;缺乏情趣者,斥之為糟粕。
因之焉,大庭廣眾之下,難以酒令博樂;友朋聚會之間,只聞干杯一詞。性情豪爽者,牛飲不止;膽怯懦弱者,杯酒不進;性情狡黠者,偷杯換盞;心情郁結者,酒醉狂噴。飲酒行令者,輒遭冷嘲熱諷;搖骰傳花者,以為青樓紅燈;猜枚劃拳者,被貶鄉野鄙夫;拇戰打關者,皆視少文輕浮。
于是乎,一桌桌輕聲細語,喝酒何干?每個個偃旗息鼓,肝脾俱傷!嗚呼!酒令何辜,痛遭拋棄?文化何弊,難以為繼!酒令之不存,無不令人扼腕;傳統之不續,豈不令人嘆息!
(西周早期 青銅父戊觶)
有感于此,小子不才。追本溯源,搜羅整理。將酒令之歷史起源,發展延續,種類名目,趣聞軼事,略具幾篇短文,分別開列如下。以茲傳播文化,發揚傳統。以供諸位有興趣人士,聊作宴飲趣味,以佐酒興,是為序。
(西周早期·青銅獸面紋簋)
2022/2/12榆木齋
主要參考資料:
《周禮·天官冢宰·酒正》西周 周公旦作
《尚書·周書·酒誥》孔子編訂 周公旦作
《儀禮》春秋戰國匯編
《禮記·投壺》西漢 戴圣編著
《北山酒經》北宋 朱肱等編撰
《酒令叢抄》晚清 俞敦培撰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