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概率的世界里,很多時候最難的是選擇之際,因為一旦做出選擇,只要硬著頭皮執行即可,所以,一個人的智慧高低,也往往體現在如何選擇上。
——坤鵬論
第十一卷第十一章(1)
亞里士多德在這一章中集體討論了變化和運動的問題。
原文:
關于變化的事物,有些是在偶然屬性上變,
例如說“這有文化的”在散步;
解釋:
關于變化的事物:
第一,有的是在偶然意義上的變化,即因偶性而變化,
比如說“這個有文化的人”在散步;
原文:
另有些說是在全稱上變著,
因為它某些內存的事物在變,
或是它所包含的某部分在變;
解釋:
第二,另外一些人認為,變化的事物是在全稱上的變化,
因為其中某些內在的事物在變化,
或是其所包含的某部分在變化;
也就是說,因為它改變了一部分。
原文:
身體說是變成健康,因為病眼已治愈了。
解釋:
比如:說身體變得健康了,是因為患病的眼睛已經治愈了。
原文:
更有些事物由于本性而直接變化,
這才主要的是在本性上為可變事物。
解釋:
第三,甚至有些事物因為本性(即自身)而直接變化,
這才主要成為本性上的可變事物。
原文:
致動者也有同樣分別;
致動者引致變化也可以是或出于偶然屬性,
或部分地出于本性或全出于本性。
解釋:
引發運動的事物也有類似的區別,
也就是說,以上區別也同樣適用于致動者,
引致運動的引發變化也可能是出于其偶然因素,
或是部分出于其本性或是全部出于其自身本性。
原文:
動變,某些事物當是直接致動,
某些事物當是出于被動;
又必有動變時間,
以及始動所自與終動所止。
解釋:
運動,某些事物應該是直接運動,
有些事物是被推動,
還必須有運動的時間,
以及運動的開始及結束的發起者。
換言之,存在著某種最初運動者,也存在著被運動者,
并且要在時間中,既出于時間,又進入時間。
原文:
但作為動變兩限點的形式,情態,地位都不動變,
例如知識與熱度;
熱度不是一個動變,加熱或減溫過程才是動變。
解釋:
形式、性質和地點都是事物運動的終點,
而它們自身都是不運動的,
比如知識與熱量;
熱量不是一個運動,它是一個狀態,一個結果,是運動的一個終點,
加熱或是降溫的過程才是運動。
也就是說,運動的主體是實體,形式、性質和地點都是附在實體上的性質,
所以處于運動中的是實體,這些性質隨著實體的變化而變化,而它們本身是不能變化的。
原文:
并非一切事物均具有非屬性之變,
內在本性之變只能變于諸相對,
諸間體與諸相反〈矛盾〉之間。
我們可憑歸納以為證明。
解釋:
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具備非偶然因素的變化,
內在本性的變化只能出自眾多的相對,
以及眾多間體與對反(矛盾)之間。
換言之,運動存在于對立面之間,以及它們的諸中介之間,以及在矛盾之間。
這就表現為矛盾的對立面的相互轉化。
我們可以借助歸納法來證明。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未經同意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