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是一個廣義術語,指通常感染鳥類的幾種流感。在美國引起關注的禽流感是一種名為 H5N1 的病毒。
鳥類攜帶的一些流感病毒只會引起輕微感染,因此被歸類為低致病性病毒。相比之下,H5N1 病毒通常會殺死感染它的鳥類,因此被歸類為高致病性禽流感。
問題更為復雜的是,盡管禽流感病毒主要攻擊鳥類,但它們也能傳播給其他動物,包括人類。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情況很少見,科學家通常稱其為死胡同感染,因為它們通常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什么是H5N1?
H5N1病毒于 1996 年首次在中國南方的鵝身上發現。多年來,該病毒已在全球各地的野生和養殖鳥類中引起零星爆發。2021 年底,該病毒在北美再次出現,并迅速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因為它似乎擴大了其范圍,傳播范圍超出了鳥類,并感染了越來越多的哺乳動物。在當前的感染浪潮中,它已傳播到至少 26 個國家的 48 多個物種。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和美國農業部的 數據,自2022年以來,美國全美50個州有 超過1.3億只野生和養殖鳥類受到影響,16個州的919個奶牛群檢測呈陽性,10個州的66人檢測呈陽性。
加拿大一少女感染H5N1
近日,研究人員對近期感染 H5N1 禽流感的北美患者進行了更全面的臨床了解,其中一組描述了一名患有嚴重感染的加拿大青少年,另一組則審查了 46 名美國患者的病情特征,其中大多數患者在接觸生病的奶牛或家禽后出現輕度感染。
研究報告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上。
在其中一份報告中,加拿大研究人員描述了一名加拿大青少年的臨床表現,該青少年感染了來源不明的嚴重感染。這名 13 歲女孩患有輕度哮喘,體重指數升高。她首先在急診室 (ED) 就診,此前她雙眼結膜炎發作了 2 天,發燒了 1 天,隨后未經治療就被送回家。
她的病情惡化,3 天后因呼吸窘迫和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而返回急診室,并被送入重癥監護室。最初的鼻咽拭子檢測結果為甲型流感陽性,但不是季節性亞型。進一步檢測表明病毒載量高,感染了一種新型甲型流感病毒,經檢測為 H5 禽流感。第二天她開始服用奧司他韋。
在她的呼吸功能進一步惡化后,她被插管并接受體外膜肺氧合(ECMO)治療。醫生還增加了聯合抗病毒治療,包括巴洛沙韋和金剛烷胺。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連續 PCR 檢測顯示病毒載量下降。然而,下呼吸道樣本的病毒載量高于上呼吸道樣本。對癥狀出現后 8 天獲得的下呼吸道分離物進行測序,發現了三種可能與增強的毒性和人類適應性有關的突變:聚合酶堿性 2 基因中的 E627K,以及 H5 血凝素基因中的 E186D 和 Q222H。進一步分析發現,該病毒屬于 D1.1 基因型,與當時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野生鳥類中傳播的病毒密切相關。
當患者的呼吸狀況好轉后,醫療團隊于11月22日停止使用ECMO,并于11月28日拔除氣管插管。
關于這名加拿大患者,他們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種變異是存在于感染該女孩的病毒中,還是在她的患病過程中出現的。
他們表示,這份報告揭示了對人類健康威脅的關鍵特征和應對方案。他們表示,美國報告體現了人類和動物健康提供者、公共衛生領導層和職業健康當局之間的合作。他們指出,標準監測方法旨在發現新病例。他們寫道:“這種方法不僅涉及在眾多實體之間培養信任,還涉及與尋求治療令人擔憂的癥狀(包括結膜炎)的人建立信任。”
與此同時,艾森和馬拉佐表示,加拿大的病例凸顯了監測病毒突變的迫切需要。然而,他們指出,動物基因組測序通常缺乏元數據,因此很難追蹤系統發育聯系和病毒的傳播方式。
總結
雖然目前普通公眾的公共衛生風險仍然很低,但與鳥類、家禽或牛一起工作或在娛樂活動中接觸它們的人面臨的風險更高。
保護您自己和家人免受 H5N1 病毒感染的最佳方法是避免接觸傳染源。盡量避免直接接觸感染或疑似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野生鳥類和其他動物。
來源: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415890
主編微信
注:添加微信請備注昵稱+單位+研究
生命科學綜合交流QQ群:6813418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