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中國還是全球,手機都是一個競爭極度激烈的行業。過去30年來,已經有無數品牌從弱小到崛起,再從輝煌到隕落,行業的格局更幾乎是每年都會動蕩洗牌。
vivo卻是這個行業里,一個極為特別的商業傳奇。
從功能機到智能機一路走來,在它近30年的發展歷程里,已經發布超過100款旗艦產品,卻幾乎沒有出現過重大誤判和重大業績挑戰。尤其是2020年以來,手機行業連續下滑,vivo卻業績逆勢增長,高端產品快速突破,銷量份額穩居全球TOP5,更在中國市場連續三年又三個季度蟬聯國產手機品牌第一。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家公司具有了“永動機”一樣,能夠穿越行業周期的進化動力?這個問題,一直受到行業內外熱切關注,甚至不少友商都曾專門召開戰略會討論,“為何vivo很少犯錯”。
前幾天,知名科技戰略專家周掌柜的分析文章《為什么“少押注”的vivo擅長“押重注”?》再次對vivo的成功原因進行了全面研判。在我看來,其中很多精彩的觀點與體會,無論對其他的手機品牌,還是更多跨行業的中國企業,都具有很好的學習與借鑒意義。
正如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創始人劉東華說,所有了不起的公司都沒辦法復制,但都可以學習借鑒。而vivo最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就是可以做到“自在從容地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財經作者吳曉波說,我們正站在一個新周期的新起點。這個新起點,既是新的經濟發展周期起點;也是新的國際貿易與地緣變化周期的起點;更是新的技術變革周期起點。
面向新周期,經濟從高速度增長已經轉變為高質量增長,科技創新將進一步驅動產業結構升級變革。這對絕大多數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艱巨挑戰。如何在潮水已經退去之后,依然保持充沛的增長力,vivo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成功經驗。
從事科技報道20多年,我曾見證過很多企業盛衰,也曾與很多企業掌舵人抵足長談。一個非常重要的感觸是,一家企業的興衰成敗背后,有無數的原因與變量,但大抵來說,執行力往往決定了企業的下限,價值觀則會決定企業的上限。
后者尤其重要。
這也正是vivo即使發展到如今的龐大規模,依然能保持旺盛活力,無論順境逆境,都能泰然駕馭,始終如一的重要原因。
在vivo的價值觀中,最核心的一個詞,是“本分”。對于這個詞,vivo創始人沈煒曾有一段詳細的闡述表達:“本分是首先明辨是非對錯而無利益導向的堅守,本分是凡事追求長遠而不只爭朝夕的態度,本分是所思所言所行高度一致的踐行,本分是堅持獨立深層次思考而不盲從大流的清醒,本分是不為果只埋頭種因的執著,本分是清楚自我能力而時時必須聚焦的減法,本分是能夠將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的修煉,本分是有問題時首先求責于己的觀念,本分是既能共苦更能同甘的利益分享。”
圍繞“本分”這個原點,vivo還有一套更加系統的戰略哲學體系:從“本心而為”的平和心態出發,到“埋頭種因”的行動落地,再到“用戶導向型創新”的科學管理應用。
而從形而上的價值觀,到形而下的日常工作執行,兩者之間的聯動軸,是用專業管理方法論來保證“準確決策”。
比如,“ECR管理方法”就是一個在vivo管理層廣為人知,且幾乎用來衡量所有決策的標尺。它也被簡稱為“三個閉環”:體驗閉環,要求決策從用戶需求出發,到用戶利益點,再回到用戶體驗;商業閉環,要求考慮投資/產品利益點排序,并且重視品牌傳播效率和支撐產品溢價等問題,最終達成商業結果正反饋;心智閉環,從產品利益點出發持續溝通落地到感知價值。
“我們只有持續vivo一貫的,如履薄冰,戰戰兢兢,謙遜低調,戒驕戒躁,戰略自信,堅持本我的風格不變,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最終實現夢想。”沈煒說。
在vivo的字典里,“本分”不僅是對內的堅守,更是對外的承諾。
沈煒常說:“利他之心,方能行穩致遠。”在vivo的內部文件中,也多次強調要做到“四個happy”,即追求用戶、員工、股東和伙伴都滿意。
沈煒多次強調:“我們要在內外協作中永遠關注對方的戰略關切與核心訴求,構建命運共同體,竭盡所能實現互信共贏。”
vivo最看重的是“生態共創”:共建、共創、共議,用團隊的力量達成目標。這家公司底層邏輯認為:所有的大型開放式創造系統和發明創造,實際上都受到合作創造的持續激勵,而不是受特定目標引導或“規劃”的僵硬進化,固化的標尺反而容易讓動作變形。
在這種文化氛圍下,vivo很少像很多企業那樣打雞血地喊口號,也不崇尚獨行俠和過度的個人英雄主義,更不會竭盡全力賺完每一塊銅板。而是從思考的原點上,只做好自己擅長的事,只端走自己的蛋糕,然后選擇“跟你文化最契合、做事理念最契合,也愿意跟你一起牽手走長路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共贏,共同獲得成功。
所以我們看到,vivo合作的企業里面,超過四分之一的伙伴合作十年以上,陪伴它一起從幾億,成長為了幾十億、幾百億的企業。
正如沈煒所言:“不自居,求同行”,vivo的“四個happy”不是口號,而是行動指南;“生態共創”不是空談,而是實實在在的共贏實踐,vivo的成功背后,也不是它自己一個人的單打獨斗,而是匯集了產業鏈上無數伙伴,攜手并肩鑄就命運共同體,在創新的道路上一起成長互相成就,最終共同書寫下的基業長青傳奇。(文/王云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