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激發全球科技之變、產業之變、時代之變。
放眼全球,AI產業規模已達6233億美元,AI企業約3萬家;聚焦本土,我國AI產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占全球約1/10,我國人工智能核心企業數量超過4500家,約占全球的15%。
中國企業的崛起與創新,為全球智能科技浪潮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4胡潤中國人工智能企業50強》,全面展示了中國AI企業的澎湃活力。這份榜單按照企業價值進行排名,上市公司市值按照2024年12月18日的收盤價計算,非上市公司估值參考同行業上市公司或者根據最新一輪融資情況進行估算。
榜單顯示,成立于2016年,總部位于北京的AI芯片企業寒武紀以2380億人民幣的價值位居榜首。智能語音企業科大訊飛以1160億人民幣的價值排名第二,機器視覺和大模型企業商湯科技以500億人民幣的價值排名第三。
寒武紀作為一家專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的企業,近年來在英偉達PGU供應受限的大環境下,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自2023年初以來,寒武紀的股價持續上漲,漲幅達到了驚人的10倍。
科大訊飛自1999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智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和認知智能等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目前科大訊飛在中國智能語音市場的份額高達44%,幾乎占據了該市場的半壁江山。
2014年成立的商湯科技,憑借湯曉鷗團隊研發的DeepID系列人臉識別算法,擊敗Facebook,在全球范圍內首次超越了人眼識別率。經過多年的發展,商湯科技已經發展出“大裝置+大模型”,綜合能力出眾。
在50強榜單中,視覺識別類企業有13家,商湯科技是其中的佼佼者;自動駕駛類企業有11家,滴滴自動駕駛是代表之一;內容生成類企業有8家,月之暗面是其中的領先企業;數據分析決策類企業有7家,第四范式是其中的代表;語音識別類企業有6家,科大訊飛是行業的標桿;算力硬件類企業有5家,寒武紀是其中的佼佼者。
上榜企業平均成立于2012年,最年輕的企業是月之暗面、百川智能和零一萬物,均成立于2023年,均為北京的大模型企業。
本榜單聚焦于專注于AI算力或算法的中國企業。那些在AI領域表現突出但AI非其核心業務的企業未被納入本榜單評選范圍,比如擁有盤古大模型的華為、擁有豆包大模型的字節跳動等。這些公司在資源投入、人才技術、算法基礎等方面擁有更為堅實的基礎,它們在AI領域的發展潛力和影響力同樣值得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