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演員呼蘭有個段子,說:
“現在上班太沒奔頭了,周圍很多朋友都等著被裁,拿N+1;
N+1學名離職補償,好多人說這叫人生第一桶金”。
這個段子說出了很多打工人的心聲;
也映照著現在的就業市場挺割裂的;
一邊是應屆畢業生不好找工作、35歲員工戰戰兢兢害怕被裁;
一邊是有人做夢都希望被裁,能拿N+1大禮包走人。
就業市場成了巨大的圍城;
外面的人削尖腦袋想進來;
里面的人卻整天在“接裁神”。
社交媒體上有不少“接裁神”的帖子,而他們主要是前些年風聲水起的大廠人。
時至今日,很多大廠人唯一的盼頭就是被裁了。
這是我在大廠的第六年;
碩士應屆畢業我就進廠了;
那會兒的大廠神話還沒隕落;
大廠還是畢業生心中的新中產搖籃,走向精英的青云梯。
畢業就進大廠意味著社會對自己學歷、能力的認可;
所以剛進大廠的時候我心懷感激,熱情滿滿。
確實也在這六年我收獲了很多。
體面的工作,讓我在老家有面子,親戚家小孩經常被教育要向我學習。
年終獎、績效、節假日加班的三倍工資,讓我也攢下了錢。
看著一切都好,但其中的疲憊和無力感只有我自己知道。
大廠的很多工作流程繁瑣且復雜,開會效率極低;
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都在做“面子活”、“無用功”。
去年我領導離職,原本我有機會晉升,可到頭來還是失之交臂;
最讓我痛苦的一點是,因為卷工作時長,沒時間顧及家庭;
妻子受不了我這種狀態,結婚一年就離婚了。
離婚后我整個人狀態很差,對工作的厭煩情緒達到了頂點;
每天到工位就喘不上氣,也不愿意和任何同事交流。
可我又不甘心裸辭,想為我這六年消耗的青春要一份“贖金”。
在隔壁部門一同事剛離職,然后整個部門就被裁后;
更害怕自己沖動裸辭后,錯失N+1了,那我可太冤了。
有了“不想干”的念頭后,每天刷那些大廠辭職后去當數字游民博主的視頻;
發現他們都和我一樣,對大廠祛魅了,我更坐不住了。
現在我是一整個擺爛的狀態,每天到公司了就是泡茶、抽煙、上廁所;
活能少干就少干,畢竟干了六年也攢出了一些糊弄式上班的經驗。
不指望升職級,也不指望能干出什么業績;
但要完成我基本的工作,還把員工手冊和勞動法反復研讀;
我想著是做到無功無過,這樣被裁的時候公司找不出我一點毛病。
等待的過程是很煎熬的,每天坐在工位就消磨著我的精氣神和人生可能性;
但我還是要等,等到大禮包降臨在我頭上,才算云開月明。
六年前,我覺得進大廠工作是上岸;
現在,我的岸只有一條,就是N+1大禮包。
我等待被裁的過程挺擰巴的。
一方面長期渴望被裁;另一方面間歇性害怕被裁。
偶爾聽說隔壁大廠的朋友,早上打不開OA系統;
一個小時之后就被HR談話,通知被裁;
整個過程順暢至極,公司痛快給錢,格局很大,員工也笑著拿錢離開;
心里別提多羨慕了。
但又經常看到35歲大廠人被裁后,幾個月都找不到工作的帖子;
我就又開始焦慮,畢竟我今年剛好35歲;
已婚,未孕,有房貸。
前兩年裁員風刮得旺盛的時候,我甚至想過要不要懷個孕避免被裁;
我和丈夫本身也想要孩子,想著一舉兩得,可怎么也懷不上。
這兩年我整個人身體變差,長胖40斤之后身體各種問題也顯現;
去年好不容易懷孕了,我和丈夫別提多開心了,卻因為我身體原因流產了;
過勞肥讓我沒能保住這個孩子;
卻還要因為工作壓力大,要靠吃東西緩解壓力;
這種惡性循環嚴重影響著我的狀態,我太需要休息一下調理身體了。
流產堅定了我想要離職的決心。
可裸辭是不可能裸辭的,房貸的壓力和35歲的年紀,讓我沒勇氣直接離開。
所以我唯一的盼頭,就變成了被裁。
等被裁的過程,我也小心謹慎了很多。
聽說有的大廠會故意使手段逼老員工離開;
手段不限于孤立、不給晉升等,我就每天調節心態;
畢竟新員工永遠熱血且好用,老員工的賠償金它們想能省就省。
還有的公司會在裁員時嚴查過去的考勤、工時,挑毛病減少賠償;
我就在考勤和工時上嚴格遵守公司標準。
為了迎接被裁,我還看了很多被裁后談賠償的教程;
有的博主說“不要怕仲裁,仲裁之后就能從N+1,變成2N”;
但我是不敢這樣,仲裁的時間很長,仲裁之后找工作似乎也沒那么方便了;
對于35歲的我來說,沒被裁就繼續選擇“茍著”;
被裁了拿到N+1,我也不會那么多事,拿錢走人“茍著”。
我也對被裁之后的生活充滿了期待:進行體重管理、帶父母出去旅游、和丈夫補一次遲來的蜜月旅行、安安心心備孕。
總之,除了繼續在這里上班,干什么都是有希望的;
像迎接新生命一樣有希望。
大廠的員工就像干電池,我這塊兒已經快耗盡了;
大廠需要新電池來繼續供能;
我也盼望著和公司不再彼此消耗,早日能拿錢走人。
我2021年就有過一次被裁的經歷;
當時在北京某大廠干了三年,趕上疫情裁員;
沒躲過去,我直接拿30萬的N+1走的。
第一次被裁后我很焦慮,手里有錢也不敢花;
而且30萬對于大廠被裁來說真的不多;
和我一批被裁的前輩們拿的是我的幾倍。
我唯一幸運的就是沒有房貸車貸的壓力。
在北京找了三個月工作無果,我降薪去了廣州,入職了某中廠。
在中廠的工作輕松很多,我可以按時上下班,還有時間打麻將、處對象;
這是之前在大廠沒有的體驗,有種在公司養老的感覺。
加上廣州的生活開銷比北京低一些,我過得還算滋潤。
今年是在公司的第四年,我還稀里糊涂混到了管理層。
但是上班太久了,這份工作讓我得不到什么正反饋了;
升職不加薪,等于沒用。
加上這幾年工資不高,沒有攢下什么錢,就想發點小財。
前幾個月聽說公司有裁員的打算,我別提多開心了。
入職沒多久的同事聽說要裁員了,很慌張;
已婚大齡同事也開始發愁,怕被裁后找不到工作。
我的心態還算好,已經很peace了;
裁到我頭上,我就美滋滋領大禮包;
裁不到我就慢慢等,每個月還能領工資;
并且我知道被裁是早晚的事。
等被裁這事兒比拼的就是個心態,我不急;
何況被裁之后我要做什么,現在還沒想好。
不過看到公司蒸蒸日下的狀態,我很安心。
感覺離被裁真的不遠了。
大廠,一個曾經風光無限的存在。
而等待被裁的大廠人,似乎早已被工作、工位、績效困住許久。
@于明 褪去大廠濾鏡后,失去熱情,選擇擺爛;
@朱姐 的工作影響到了身體和生活,想早日從中解脫。
@笑笑 在經歷過一次被裁后,迷上了“天降橫財”的甜頭;
職業倦怠也好,想獲得第一桶金也罷;
“被裁員”也許曾經是個丟人的舉動;
代表著某種淘汰機制。
但如今,被裁,卻成了很多人唯一的盼頭;
成了被工位困住多年的贖金。
成了金錢與自由并存的幸福;
一批老員工正靜靜等候被裁;
與此同時,一批應屆生正擠破腦袋進來;
我不想把這種狀態比喻成“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被動選擇。
也無法評判某一種選擇是對是錯。
進去或者出去,都是為了生存或生活。
我只希望大家得償所愿,并依舊有勇氣與世界交手。
作者/ 牛小玲??
編輯 / 姜 姜
設計 / Jane
注:圖片來自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