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深圳南山區小學四年級期末考試卷火上熱搜,原計劃考90分鐘,不得已延長20分鐘,轟動加意外。
細觀這套題,原來是文字量太大,語文成分頗多,孩子讀題就耗費很多時間,再加上思考、計算、書寫,很難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題目。
學不好語文,也考不好數學,在這一刻具象化了。
其實這種跨學科考試的現象并不是深圳南山獨有,只不過因為語文成分更多、超時考引起了更多關注而已。
有很多網友曬出了自家孩子的試卷,題目真是百花齊放。特意匯總整理了一部分考試題,供大家研究參考。
學不好語文考不好數學
在數學中考古詩詞的情況格外多,只是形式不同。
有時考給字的結構進行分類,并計算。
就需要孩子掌握字的結構,分清哪些是左右結構,哪些是上下結構,甚至獨體字、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等等,了解基本的語文知識,才能做對數學題。
有時考字的筆畫,并計算。
就需要孩子準確記憶一個字的書寫筆順,如果平時書寫不規范,就很容易導致錯數筆畫的情形。
有時考對詩句的理解。
可能只是給出一個題目,要求根據題意寫詩句。這就需要孩子能完整背誦詩句,理解詩句,找到關鍵信息,并能準確書寫。
可能要根據關鍵信息寫出對應詩句,這就需要孩子有足夠的詩詞儲備量,才可以隨意發揮。
可能要從詩句中找出隱含的信息,難度不大,但需要對基本概念熟練掌握。
學不好語文和數學考不好英語
學不好語文不僅考不好數學,可能也考不好英語,同時學不好數學,也考不好英語,這樣的題目實在太多了。
考補充詩句,就需要孩子牢固背誦古詩詞。
考對詩詞的理解,就需要孩子掌握詩詞的含義,并能用英語進行表達。
考數字英譯漢,還要計算準確,就需要孩子有扎實的計算功底。
考數字規律,補充缺失的數字,就需要孩子熟練掌握找數字規律的技巧。
考英語數字,卻要通過復雜運算獲得,就需要孩子掌握數學的定理和運算方式。
學不好語文,也可能考不好物理、地理等其他學科
不僅語數英主科跨學科現象突出,其他學科也來湊熱鬧。、
像物理,要求孩子從物理學角度去理解詩詞。
像地理,要求孩子理解古詩中的地理知識。
不僅學習科目間融合嚴重,甚至還要考繪畫能力,對孩子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其實,跨學科考試不是什么新鮮產物,早在前幾年已經出現。
比如上面的地理題,就是兒子五六年前上初中時的真實地理考題。
跨學科考試不僅在中高年級出現,在一年級就已經有此現象。
在小兒子的數學試卷中,考查原來、之間、推遲、讀書、一共等應用題,就是各種繞彎子,涉及到語文、傳統文化、法規等多學科知識,需要非常細致的理解能力才能準確做題。
跨學科融合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順應未來人才發展的需求,既然如此,該如何應對呢?也不難,有意識去訓練,習慣就好。
第一,提高孩子的意識,重視語數外基礎學科的學習
讓孩子意識到,偏科不可取,想學好其中一科,就要學好所有學科。
在學校緊跟老師的節奏,在家認真完成作業,起碼要夯實課本上的基礎知識。
第二,加大閱讀量
考試不僅僅考課本知識、記憶能力,還要考課外知識,以及理解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這些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課外閱讀來解決。
閱讀也要像學習各個科目一樣不能偏食,做到營養均衡。
文學、科普、傳統文化、地理、歷史等等各種題材都要涉及到,有很多孩子只喜歡其中一類書籍,就需要想方設法擴充孩子的閱讀書目,讓孩子對各類書籍感興趣。
孩子只有見多識廣,才能在面對各種花樣的考試題時臨危不亂、靈活應對。
同時,閱讀也不僅僅是為了考試,也是值得養成的受益一生的好習慣。
第三,提升思維能力,學習應試技巧。
仔細研究考試題會發現,有些題目必須要理解提供的其他學科知識來解答,但有些題目卻只需要提取極少的關鍵信息,大量的文字內容類似障眼法,對解題沒有任何幫助。
比如下面的題目,上面有四五行冗長的文字,但是看不懂也沒關系,只要能看懂圖片就可以解決問題。
只要孩子熟練掌握看圖列算式就可以作答,千萬不要被上面的文字帶歪。
所以,在引導孩子開展大量閱讀的同時,也要積極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應試技巧,學會在大量文字中篩選解題關鍵信息,實現迅速準確答題。
第四,給孩子提供使用知識的機會。
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考試,而是使用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考試只是一種手段而已。
現在的考試也越來越貼合實際,和將來的培養方向趨同一致。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順勢而為,多讓孩子參與實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所學知識,輕松應對考試,也是預演進入社會的能力。
比如學習圖形時,在家里尋找各種形狀。學習組詞時,在家里找各種可以匹配的詞匯。學習錢幣時,到超市購物,學習算錢找零。看到一種自然現象,想一想可以用學到的哪一首詩來形容。
學不好語文,考不好數學,同樣學不好語文和數學,也可能考不好英語,學不好語文等多學科,也可能考不好物理、地理等其他學科。
學科之間的分界線越來越模糊,需要孩子早早做好心理準備,平衡好各個學科,并多閱讀、多實踐,不要被變化莫測的考試考倒。
我是@凝媽悟語
家有兩男孩,大一新生+小一新生
陪讀12年后重新出發
分享學科學習、閱讀、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