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BC大學排行榜、校友會大學排行榜、軟科大學排行榜以及高績、青塔、醫學界等平臺相繼發布一系列有關高校排名以及學科專業排名的榜單。
從榜單來看,最大的特色就是同一所大學在不同的排行榜當中名次存在巨大的差異。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認為這事實上就是第三方機構的大學排名亂象。
因為這些機構的排名,無一例外都沒有非常科學客觀準確的排名依據。
他們更多的時候都由資源而來的,就是哪個學校的資源多,排名也就更高;哪個學校如果資源少,或者是對這些排名不太感興趣,那么就排名就降低。
說實話這樣的排名對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人們對大學排名的參考沒有一點意義和價值。
但是,大家明知道沒有太多意義,為什么這些大學排行榜還依然大行其道甚至還愈演愈烈?到底第三方機構大學排名這種亂象何時才能修呢?
我認為想要解決這一亂象,應該要把握好三個方面:
首先,應該要從官方層面對大學的辦學綜合實力及社會影響力做一個全面的衡量和評估,只有讓官方的聲音占據主導,才能讓這些旁門左道的聲音銷聲匿跡。
但是,可惜的是,時至今日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官方正式的排名,似乎官方也不想涉足高校排名的領域。
因為想要科學衡量不同高校的發展水平和社會影響力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應該沒有哪個官方敢去做這件事情,或者說能夠把這件事情做成功。
但是,我們可以從某一些角度,比如說某一類學科,或者說同一類型高校之間來進行排名,應該還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師范類院校,理工科類院校,醫學類院校,農業院校等等,按類別來進行排名,這個難度應該不是很大。
況且每年都要搞學科評估以及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評價指標,就看官方想不想來進行排名,如果想要進行排名的話,我相信肯定是不會很難。
其次,各大高校要杜絕給第三方排名機構贊助,不要用金錢資源購買排名,這是最起碼要做到的底線。
如果花錢去購買排名,就從本質上失去了排行榜的最終意義,甚至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影響人們對大學真正排名的認識。
只要高校不主動花錢買排名,我相信這些排行榜就會排不出來,因為他們主打的市場就是高校。
當然,如果是比較單純的學科發展咨詢服務,如果這個機構確實也還行的話,適當參考一下也無妨。
不過,如果耗資太多,我認為性價比就不夠了。
最后,社會各界給予第三方排行榜機構的大學排名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不能盲目聽信,否則會造成錯誤的認知。
我一直的觀點就是對于第三方機構的大學排行榜,只能用作參考,而不能作為唯一的依據。
比如在選取院校及專業的時候,可以大致參考一下,而不是全憑這個排行榜作決定。
如果社會各界能夠以平常心看待大學排行榜,我相信第三方排行榜機構的排名亂象也會隨之減少。
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請留言發表評論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