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丨擬見
境界是一種導向。一個人的境界對于他的生活和實踐有一種指引的作用。一個人有什么樣的境界,就意味著他會過什么樣的生活。境界指引著一個人的各種社會行為的選擇,包括他的愛好和審美。
一個人的精神境界,表現為他的內在的心理狀態,中國古人稱之為“胸襟”、“胸次”、“懷抱”、“胸懷”。一個人的精神境界,表現為他的外在的言談笑貌、舉止態度,以至于表現為他的生活方式,中國古人稱之為“氣象”、“格局”。
圖丨西蒙娜的貓咪物語
“胸襟”、“氣象”、“格局”,作為人的精神世界,好像是“虛”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實際上它是一種客觀存在,是別人能夠感覺到的。馮友蘭說,他在北大當學生時,第一次到校長辦公室去見蔡元培,一進去,就感覺到蔡先生有一種“光風霽月”的氣象,而且滿屋子都是這種氣象這說明,一個人的“氣象”,別的人是可以感覺到的。
圖丨小白
一個人的人生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的層面。我們平常說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送往迎來、婚喪嫁娶等等“俗務”。人生的這個俗務的層面常常顯得有些乏味。但是這是人生一個不可缺少的層面。
圖丨清可
第二個層面,是工作的層面,事業的層面。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為了維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必須有一份工作,有一個職業。用一種積極的說法就是人的一輩子應該做一番事業,要對社會有所貢獻。所以工作的層面從積極的意義上說也就是事業的層面,這是人生的一個核心的層面。
圖丨月瀆公子
第三個層面是境界和審美的層面。前兩個層面是功利的層面,這個層面是超功利的層面。人的一生當然要做一番事業,但是人生還應該有點詩意。人生不等于事業。除了事業之外,人生還應該有境界和審美這個層面。審美活動盡管沒有直接的功利性,但它是人生所必需的。沒有審美活動,人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這樣的人生是有缺憾的。
圖丨了嶔
中國美學認為,境界指引著一個人的各種社會行為的選擇,包括他的愛好和審美。同時審美活動也可以從多方面提升人的境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