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多樣性,一直是華夏民族的特色,作為最富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形成人類文明的結晶和最寶貴的共同財富。
在“非遺”認證里“中國年”的成功,不僅是世界對華夏民族的智慧、人類歷史的文明與輝煌肯定,更是為中國古老的傳統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讓“中國年”享譽世界。
而承載著7000年前人類社區、群體部落和農耕文明,綜合了人類最初的實踐和群體適應環境,在人類生存與大自然的互動中,不斷地利用和創造,以工具、實物和手工藝品傳承至今的集大成者——仰韶彩陶坊,更讓人了解以何“非遺”的中國文化起始和創造。
一、非遺年,共享文明
非遺,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確定而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遺產項目
它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年,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狀似一個人背負稻禾的形狀,“年”本義就是谷物成熟。因為古代稻禾一年只有一次收成,一年的收成,引申出時間單位。公歷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一年,一年有12個月,中國智慧的先民們以“年”由時間單位引申為年節,引申為年齡、歲月、年代,體現了中國人循環的時間觀。
春節,不僅是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它所承載的不僅是家人團聚、辭舊迎新、祈福安康的愿景,還有深厚的歷史、倫理與社會意義。
春節申遺成功不僅是中國文化在全球的勝利,更是全球文化對話的一個重要突破。中國的,世界的,中國年,成為非遺,春節并非單純的民俗節日,而是慶祝春天到來的儀式,對于華夏民族來說,更激活了國人對古老知識體系的重新挖掘和認識。
至今,中國已有44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數量居全球之首。2024年12月,春節正式被列為聯合國假日,“中國年”升級為“世界年”,目前全球已有近20個國家將春節定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春節。
二、仰韶彩陶坊,大美中國
當一捧泥土,被先民意外燒制成型;當一件器物,徹底改寫了人類文明;當古代西方,以此為華夏之名……
彩陶,這件與我們一同脫胎于泥土,又相濡以沫7000年的器物,一邊散發著絕代風華,一邊又在生活的細微之處,時時刻刻方便著我們的衣食住行,是中國最獨特的文化和文物名片。
在美麗富饒的中原大地,商代的一片片甲骨文和一尊尊青銅器,揭開了三千年前的華夏,當北魏的刻刀第一次在龍門削下一片石頭,就締造了人類石刻的文明,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成為河南的力量,中國的榜樣。
透過這些古老的歷史遺跡和宏大的石窟群,我們可以感受到蘊藏著文人社會的審美追求和精神空間,在以美的形態呈現在世界面前時,都會被其美所震撼,仿佛看到華夏文明的精神深處。
而陶更是中原大地的文化圣物。我們之所以愛陶,因為陶不只是器物,還是我們和土地、山水與生活連結的證明。
仰韶彩陶坊,自7000年前的先民不間斷的創造,也成為一個精美的酒器,溫潤的器物,以酒為媒,傳承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和體驗中國年的獨特魅力,在“福祿”,“護祿”的吉祥祝福之意中,舉杯仰韶酒,讓世界品味中國年。
在非遺的年中感受彩陶的魅力,在古今輝映中,人與物之間的感知如此親切,在一方空間中,魚紋葫蘆瓶的外形流露出古樸、悠長的氣韻,形成先民們最早的智慧、藝術和精神上的圖騰,在五個小人的舞會中,感受到群體的氣場,一切也因為她們的存在,霎時間而讓整個歷史、自然、活潑起來,這就是中國之前的中國。
三、過中國年,品仰韶酒
從2006年,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到202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決定將“春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從2008年初創,仰韶彩陶坊從歷史文明的根出發,以酒為媒,傳承中國古老的仰韶文化,在人類文明的點上,借泥土創造的形狀,以谷物制曲釀酒最早的實證,承載起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為中國人民的喜慶佳節助力添彩。
歷時18年,從國家級非遺到“人類非遺”的升華,春節的申遺之路象征著傳統文化走向世界;歷時16年,仰韶彩陶坊酒,從河南1億人的選擇到大美中國,到如今花開世界。
過年有酒,醉有年味。中國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百節年為首”,春節成功申遺,讓中國人提前收到了一份“新年賀禮”,而仰韶彩陶坊,更是仰韶人對歷史文明當下最深的社會實踐,以“九糧九蒸、陶釀陶藏”的古法工藝,享純粹九糧精華,將隨著中國年而走得更穩、更遠。
所謂天下歸一,不僅是審美的高度統一,也是我們文化繁榮、民族融合的見證。“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年”,觀世間,上與下,陰與陽,相生互補,在仰韶彩陶坊酒中,我們更能悟到和諧之道,年夜飯從中國吃到世界,年味酒,從華夏民族喝到世界大同。
春節已經從中國的遺產,變成了世界上所有人的共同遺產,中國文化已經獲得世界人民的普遍認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就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在各種各樣的物質載體,仰韶彩陶坊酒無疑更是兼具“非遺”這一特征的品牌和概念,7000年的先民圖騰,7000年的曲藥榮光。
慶賀新春的習俗,從非洲埃及到南美洲巴西,從紐約帝國大廈到悉尼歌劇院,中國農歷新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國風”。截至目前,仰韶彩陶坊也出口全球十四個國家和地區,伴隨著年這一文化符號的普遍價值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同,全球的友人們不但過中國年,更能品味到來自中國的歷史年禮,非遺年,中國味,仰韶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