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圍繞著“降”這個字真是熱點新聞不斷,這不關于一場物業費降價潮突然襲來,全國多個熱點城市包括江蘇、重慶、武漢、江西等等都有業主聯名要求“降費”,也有物業公司主動“降價”…
想不到啊,有一天降價潮竟然也降臨到物業頭上!
那么,這到底怎么回事?
從全國范圍來看多個城市都有了“物業費降費”動作:
比如,據悉“風花樹”自2025年1月1日起住宅物業費從過去的1.80元/㎡/月降低為1.30元/㎡/月。
經過調整之后,該小區的物業費降低了0.5元/㎡/月,以100㎡房源房源為例,每年將節省600元。
調整的原因源于小區20%業主聯名同街道提出降低物業費標準。
再比如江西南昌,名為“西站瑞都小區”也宣布新年正式下調物業費,從2.8元/㎡/月調整至2元/㎡/月,停車服務費從80元/月調整至60元/月。
物業解釋主動下調的原因是經濟環境不佳,物業費收繳困難,小區投入不上去,現場品質無法得以保障。
,則是多個小區集體宣布降低物業費。
花山的聯投光谷瑞園,也是自2025年1月1日起,高層由2.9元/㎡/月調整為2.5元/㎡/月,洋房由3.3元/㎡/月調整為2.8元/㎡/月。
同時,物業還承諾,調整物業費價格后,維持現有服務標準不變。
位于硚口區的江山如畫八期住宅也是自2025年1月1日起,由3元直接降至1.6元,降幅達到了47%,基本等于打半價了。
關鍵問題出現了,為什么會出現大面積的“物業費降價潮”?
這實際上和不少城市陸續出臺的物業收費新規有關,像重慶、武漢、廣州、青島等等。這些城市出臺了新的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設定最高收費標準的限制,督促物業費下調。
|12月31日,武漢市新洲區官網發布《關于制定新洲區住宅前期物業服務收費標準的通知》,表示從2025年1月1日起,全區住宅前期物業費下調,最高降幅33%;
|2024年7月,銀川開始實行《銀川市普通住宅前期物業服務和停車收費政府指導價標準方案》,最高指導價為每月2.2元/㎡。據了解,該地63個小區《方案》正式實施前就主動進行了物業費降價;
| 2023年12月底,青島市發改委和住建局印發了《青島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實施細則》,住建局已要求物業企業按文件要求下調物業費,并將超上浮標準收取的物業費自2024年2月1日起計算,退還給業主或順延至后期物業費。
發布物業新規的好處,其實無非就是把物業服務收費等級和收費標準更加合理化。
不過即便如此,也很難做到物業服務“質價相符”。
因為“價格可以指導,但服務很難指導...”
回到來看。
目前西安執行的是《西安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市發改價格[2020]18號)中收費標準。(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具體以小區實際為準)
采取一費制,高層一級服務每月每㎡2.2元,二級服務1.9元,三級服務1.5元,等外服務1.2元(不包括“豪宅)。
拋開物業費是否真的過高我們不說,其實業主真正在意的是,物業的服務品質是否擔得起這個價格!
因為小區的品質,很大程度上是和物業掛鉤的。
好的物業,不但能夠維護小區的園區綠化,營造出賓至如歸的儀式感,甚至會舉辦各種活動,把小區打造成溫情濃濃的大家庭。
而業主付出的高價物業費并未獲得等值的物業服務,這樣的不對等造成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的矛盾日益突出,物業服務糾紛不斷。
毫不夸張地講,一家優秀的物業公司,甚至能讓小區在市場中產生溢價。而攤上一家差勁的物業公司,真的是一件“鬧心事”。
也就是說,只有物業服務質價相符,雙方才能共贏。
你家的“物業服務”怎么樣?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