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住的房子房齡多少?如果是高層住宅,最早的一批房齡也才三、四十年,大部分高層建筑也才建成十幾年左右,雖然中國房地產烈火烹油,但時間上畢竟還很年輕。
不過放眼全世界的房地產,其實有相當多都是高齡房,甚至是改造房,我們必然也會到那個階段,你以后遇到的房子,以前可能是工廠、店鋪、酒店、甚至方艙醫院,再甚至是監獄?
有可能么,還真有可能。
前一陣,“遠東第一監獄”上海提籃橋監獄搬家,從上海市中心區之一的北外灘搬到了與蘇州交界的青浦區。原址作為上海的保護建筑,目前計劃改造成為監獄主題博物館、法制教育基地或者主題酒店等,以后去那邊可能會有監獄路線專屬的city walk了,是正經的純獄風。
這新聞在國內屬于非常新鮮的,但在老牌工業國家實在是屢見不鮮,畢竟他們有太多太多房子都需要改造再利用了。
比如兩個月前,"神秘"的中國富豪畢錢寧花700萬英鎊買下了英國的雷丁監獄,說要花將近1個億英鎊(約10億人民幣)要改造成綜合性藝術園區,以后這里可能就是集藝術、人工智能、酒店于一體的文化旅游地標建筑了,為這個離倫敦不遠的小鎮增加些人氣。
英國政府在這種建筑更新換代再利用方面可以說非常熟練,雖然全英囚犯目前關押了有8萬人,但是老監獄設計老舊、運轉效率低、維護成本高,政府就一邊賣老的,一邊建新的。
所以之前就有過監獄改造成經濟適用房和五星級旅館的案例,效果都頗為不錯。
恰好我上個月去香港玩,就去了中環大館,這里以前是中區警署、維多利亞監獄的所在地,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了,而如今,經過10年的活化工程改造,這里已經改造成了集餐廳、商店、藝術館于一體社區。
在大館的監獄咖啡館里,你可以待在鐵窗里、坐在冰冷的鐵椅上,看著百年前的“純獄風”,品著2025年的手沖咖啡,感受兩個時空的碰撞。
房子是我們現在的一個大問題,愁太貴也愁太多,但從建筑設計的角度來看,房子原本只是一個實物產品,我們長期習慣的各種指標,各種功能規范,各種限制,遠期來看可能都會變,像是監獄改造這種靈活多變、功能融合、便于流轉的空間利用方式,越來越多,我們早晚會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我們希望能發現身邊更多優秀的城市改造項目,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