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彎灣
有好幾年沒跟我爸媽吵架了。
突然覺得挺難過。
有人可能就納悶了,你跟你爸媽不吵架了不應該挺好嗎,為啥不吵架了,你反而感到難過呢?
因為突然某天,我看到我媽媽頭上的白頭發、看到我爹枯瘦的身影,尤其是陪他去醫院看病,醫生護士都開始稱呼他為“老人家”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一個兩千多年前的成語:
伯俞泣仗。
這個成語的來源,有個小故事。
漢朝時候,有個人叫韓伯俞,幼年喪父,與寡母一起生活。每次犯錯,他媽媽都會對他使用棍棒教育,長大了還打。
某天,不知道是犯了什么錯,他老娘就給了他幾棒,他突然放聲大哭。
這一哭反倒是嚇到他老娘了,“以前打你,你聲都不吭一下,今天打你,你干嘛哭了?”
伯俞就說,“以前兒子犯了錯,挨打的時候感到很疼,知道老娘身體健康,今天老娘打我的力量,不能讓我感到疼痛了,感受到母親確實老了,所以悲傷哭泣。”
我很早就聽過這個故事,但一直都沒有什么體會,只有真正看到我爸媽變成老頭老太太了,才意識到這多么令人悲傷。
我現在30多歲的年紀,跟我同齡的朋友中,很多已經失去一個父母了,有些甚至父母都雙雙作故。如果你有興趣,你可以去看看那些父母雙亡的朋友,每逢過年,他們都格外悲傷。
我們這些父母健在的,不好好珍惜,反而一過年就吵架,但是他們,別說吵架,就是連家都沒有了——父母不在,人就沒有了家。
他們大概會想,如果我的父母還健在,我都不奢求什么闔家團圓,就是他們天天罵我,過年的時候他們就躺著啥也不干,完全是我做好了喂到他們嘴邊,我也愿意。
所以,父母還健在的人,真的要好好珍惜你還有父母的日子,千萬別等到某天父母歸天,你才幡然醒悟,捶胸頓足放聲大哭,“我滴父親吶,我滴母親吶,是孩兒不孝啊,你們一天福都沒享過……”
很多人讀到這里,可能就會說,“你快閉嘴吧,道理我都懂,可是回到家,該吵好是會吵啊,我也不想跟他們吵,可是他們真的很煩人,天不見亮叫我起來貼對聯,年夜飯剛吃一口就叫我初一去走親戚,初二去相親,什么你老大不小了趁我們還年輕趕緊生一個我們還能幫你帶那一套又來了,你說你要是有這樣的父母你煩不煩……”
我不煩。
為什么我不煩呢?
其實,幾年前我也是挺煩的,不然也不會很多次大年初二就準備離家。
但自從理解“伯俞泣仗”這個成語之后,我就突然悟了——哦,原來,我回家,目的不是為了回去享受假期、享受生活,而是為了讓父母開心。
一年360多天,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日子,還不夠我開心嗎?
一年360多天,在外面被老板說、被客戶罵我都能忍,回去讓父母說幾句,又會怎樣呢?
一年360多天,他們在家惦記我、掛念我、操心我,我回去展現一個好的精神面貌,讓他們安心,這有什么不好呢?
我想起我小時候,我家三兄弟都在上學,父母在浙江打工,他們凌晨兩三點起來去上班,下午六七點才下班,一天要工作十四五個小時,一個月加起來就掙兩三千塊錢,有時候甚至沒活兒干,工資都沒有。
他們承受了無數的壓力和焦慮,但每次給我打電話,還是會笑呵呵的,“你好好上學,爸媽有的是錢”——他們說這句話的時候,可能身上一分錢都沒有。
吃人三餐,還人一席——我受父母恩太多,還他們一點,是應該的。
父母能在我弱小又不懂事的時候,把他們最好的一面展現給了我,包容我、理解我;現在他們老了、變弱小了甚至變固執了,我也應該把我最好的一面展現給他們,盡量去理解、包容他們——這或許才是“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的準確含義吧。
要報父母恩,不是說要等你有錢了帶他出國旅游、給他買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其實只需要一個好的態度就夠了——這恰好是免費的。
孝順與否,不僅與錢無關,它甚至都不是錢的事。
態度!態度!態度!
態度才是最重要的,韓伯俞他媽打他,他不僅不反抗不吭聲,甚至還心疼起了正在打他的媽媽,你設身處地想一想,你要是韓伯俞,你會怎么做?
你爸媽都沒打你,可能就是說你幾句,至于生氣嗎?
仔細想想,回家最多不過十天,這十天內,你應該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盡量讓父母順心。
無論父母說什么,絕對不反駁,不僅不反駁,還要盡量去理解他們、安慰他們,即便他們對不斷嘮叨、不斷批評。
理解?怎么理解?
就拿很多人都很反感的催婚來講,“你老大不小了,趕緊找個人結婚生個孩子吧,你不結婚,我跟你爸簡直是愁死了,你不結婚,以后老了怎么辦……”
其實只要把這句話翻譯一下,你就能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是:
“兒啊,爸媽現在很焦慮,感到很痛苦,不知道怎么辦,你能不能安慰安慰爸媽”,理解了他們的話,說一些寬慰他們的話就行了:
“以前我不懂事,只知道追求愛情什么的,現在看著人家爸媽都帶孫子了,而我的爸媽還在操心我的婚事,想想我確實是挺過分,我現在也想明白了,過完年,我就開始認真去落實這個事……”
至于你會不會去落實,那是后話,既然是過年,先讓大家和和氣氣的,過個愉快的年。
安慰別人的時候,要盡量去跟別人共情,想別人之所想、急別人之所急,把責任和錯誤,攬在自己身上——這些都是免費的,不要爭對錯、不要講道理,因為爭對錯、講道理,不僅沒有用,反而會激化矛盾,各自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進一步又會無休止的爭吵。
不要想著去解決問題,先解決情緒。
解決情緒的辦法就是,時刻默念:
過年期間,爸媽為先;父母開心,我也順心;家里不鬧,能睡好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