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715字,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每天30元就能暢享全日在工位摸魚的快樂”,朝十晚五還能遲到早退,上班時不僅可以摸魚玩游戲,還能拒絕所有工作安排,甚至可以怒懟甲方、向老板拍桌子,這不是打工牛馬們吃拼好飯吃多后出現的幻覺,而是可以付費獲得的服務。
曾經風靡社交網絡的“假裝加班有限公司”已從一個幽默段子演變為現實生活中的普遍現象,遍布全國,不僅限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就連二三線小縣城也涌現出了眾多“假裝上班”的分部。從網絡熱梗到實體運營,究竟是誰在創立這些假裝上班的公司,以及這是否是一門盈利可觀的生意?
01
誰在假裝上班
不管是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還是在閑魚平臺上,只要搜索“假裝上班”這一關鍵詞,都能看到不少假裝上班公司的招募帖。
這些假裝上班公司提供的服務內容大致相似,主要包括全天可用的工位、茶水、WiFi等基礎設施。價格則因地理位置、是否包含餐飲等因素而異。例如,在山東、遼寧沈陽等地,單個工位日租金介于15至30元之間;而在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線城市,日租金則可高達50至60元。
在閑魚平臺上,一家位于上海零號灣的假裝上班有限公司,其工位費為每日60元,且需按月支付,采取押一付一的方式。針對定價較高的原因,該公司在商品詳情頁中解釋說,午餐品質較高,包含兩葷兩素、一開胃菜、一飯一湯,“這樣的配置在外面吃也得花上50元”。
截至目前,小紅書平臺上關于“假裝上班”的話題瀏覽量已突破1400萬,相關討論更是高達4.4萬條。除了專門的假裝上班公司,眾多年輕人還分享了他們在圖書館等場所假裝工作的獨特經歷。實際上,自習室、圖書館、咖啡廳已然成為很多年輕人假裝上班的常見工位。
在廣州,90后男生小C在一條關于假裝上班的帖子評論區中,分享了自己失業半年期間,堅持在圖書館學習并最終成功考上公務員的經歷。在這大約半年的時間里,小C在每個工作日都如常出門,假裝自己仍在上班。
小C透露,他選擇假裝上班主要是為了不讓父母擔憂。“如果父母知道我失業了,肯定會非常擔心,給我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他們不知道的話,我反而會輕松很多。”小C說,“直到后來找到新工作,我才告訴他們我換了工作,他們至今仍不知道我曾經失業了半年。”
在這段待業的日子里,小C每天前往圖書館學習,一邊備考公務員,一邊尋找合適的工作機會。“每天能夠自由在圖書館學習,偶爾看看自己喜歡的書籍還挺開心的,而且因為每天的消費很低,又是住在家里,生活成本比較低,所以也沒有太焦慮”。
“我每天只需花費四塊錢乘坐公交車往返,午餐通常是一份十多塊的快餐,有時甚至只用三四塊錢在早餐店買個肉包和饅頭就解決了。”談及目前流行的假裝上班公司,小C表示,在失業期間他是不會選擇的,“畢竟30塊錢對于當時待業的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然而,也有網友指出,圖書館和自習室雖然環境安靜,但并不適合需要進行電話面試或網上面試的待業者。現在很多假裝上班公司的工位租金費用跟市面上的付費自習室差不多,甚至有些還要更實惠一些,還不用早起到圖書館占位置,而且能與其他失業者一起交流,抱團取暖,有一定的優勢。
并非只有失業者才需要“假裝上班”。
對于副業從業者及自由職業者而言,收費更為親民的假裝上班公司提供了一個更具儀式感的工作環境。正在上海浦西籌備開設一家假裝上班公司的“黑貓”向驚蟄研究所透露,預計參與該公司的成員中,一半將是擁有工作或副業的自由職業者,而另一半則是正在求職的待業青年。
02
誰在開“假裝上班”公司
在2024年12月,綜藝《非常敢想隊》中的一個喜劇小品還以戲謔的方式描繪了“員工給公司付費,假裝上班”的荒誕場景。然而,這一看似不可思議的概念如今已在現實生活中生根發芽,背后折射出真實的市場需求。
據觀察,許多“假裝上班公司”實際上是在出租公司內部閑置的工位。例如,閑魚平臺上的一家上海假裝上班公司表示,由于公司業務僅需少量員工即可完成,因此有大量工位空置,遂決定出租給有需求的人群。
在云南昆明,一位自媒體創業者“蔡某人”也在小紅書上發帖,表達了開設昆明假裝上班有限公司的意愿。他提到,可以提供15個工位給需要的網友,讓他們在此“與同事聊天玩手機”,既不提供餐飲也不收取費用。
*“蔡某人”的假裝上班公司
“蔡某人”透露,他萌生開設假裝上班公司的念頭,是因為公司項目忙碌時大家會全力以赴,項目完成后則各自回家,無需坐班,導致工位大量空置。當看到假裝上班公司這一話題時,他覺得理念頗為契合,便想嘗試落地。原本他打算將這些空置工位租借給有需要的人,費用方面并不太在意,但發現很多詢問者只是抱著玩梗的心態。在他看來,單純為了這個梗而開設一家公司似乎并不具備盈利能力。
然而,目前有意創業開設假裝上班公司的年輕人并不少。企查查平臺上已有8家以“假裝上班”命名的公司或商行。
蘇州假裝上班有限公司的大木介紹,他們實際注冊的公司名稱中并未包含“假裝上班”字樣,因為他們想提供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假裝上班服務,而是涵蓋就業指導培訓、社群互助、共創項目等在內的綜合服務。因此,在定價方面也會比僅提供工位的公司更高。目前,他們暫定的工位費為不含餐28元一天,含餐50元一天;同時提供團購、月卡、季卡、年卡等優惠選項。
“年底剛辭職,又沒告訴家人,每天都在為去處發愁。恰逢假裝上班話題大熱,感覺這是個可行的項目,便與朋友著手籌備。考慮到投入少、市場空白、風險低,我們決定一試。”大木介紹道,從籌備到公司注冊,整個過程不到一個月,“這種輕創業項目準備簡單,十幾天就能開張,如果有閑置工位的公司加入,幾天就能運營起來。”
在大木看來,他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提供共享辦公室和工位租借,而是打造一個注重交流、互動與合作的平臺。他們計劃定期舉辦培訓活動或交流會,“會員之間可以憑借各自的技能和經驗為彼此提供服務和商品,實現收入,旨在促進私域社群內的互助互利。目前,我們的挑戰在于如何讓顧客理解我們的服務,并意識到這里不僅能花錢,還能賺錢。”
03
“假裝上班”看上去很美
對于需要應對家人、維持生活常態和工作慣性的失業者,以及尋求高性價比工作環境的自由職業者而言,假裝上班公司無疑是一個頗具吸引力的選擇。
上海辦公樓租賃市場的資深從業者范先生表示,當前上海辦公室租賃市場整體呈現下滑趨勢,場地租賃成本有所降低。“辦公樓供給過剩、空置率上升的現狀,為年輕創業者提供了契機。租金下降使得一些原本難以承受高昂租金的創業者能夠租用到條件優越的辦公室。例如,目前在閔行區,一間可容納十人的精裝修辦公室,月租金僅需一萬元左右,這在以往是難以想象的。”
“如果想租用類似WeWork這樣的聯合辦公空間工位,上海市區內每人每月僅需1000多元,中環外更是不到1000元,而一些小品牌的聯合辦公空間,費用更是低至每人每月500元。”范先生補充道。
計劃在上海浦西開設假裝上班公司的“黑貓”表示,當前場地成本已經降低,“場地費用不高,大家分攤后,每天僅需19元。”
“黑貓”構想中的假裝上班公司,是一個尋找聊天伙伴、游戲隊友或創業合作者的平臺,“雖然裝修等初期投入一時難以回本,但目前尚未考慮盈利問題,未來可能會拓展青年養老、活動策劃等相關業務。”
像“黑貓”這樣,希望通過假裝上班公司找到志同道合者,共同協作、抱團取暖的人不在少數。小紅書上自稱“假裝上班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的運營者表示,發帖旨在尋找交流的朋友,“同頻者可以深入交流,否則也可以在我這里過渡一下,目前暫未明確定位,也不收費,歡迎來玩,主要是提供一個交流的空間。”
此外,不少網友還希望通過假裝上班公司填補簡歷空白期。網上多家假裝上班公司在招募帖中承諾可以出具實習證明、工作證明,甚至代繳社保、協助入職背調等。閑魚上的一家假裝上班公司透露,“雖然有些刺激,但代繳社保也是可以的,只需自理費用并額外支付200元手續費。”
北京冠領(廣州)律師事務所的溫千秀律師指出,掛靠單位代繳社保存在諸多法律風險。由于掛靠雙方并未形成真實的勞動關系,而是通過虛構勞動關系來騙取社保資格,這種行為違反了《社會保險法》等相關規定。一旦被發現,用人單位和個人都可能面臨嚴厲的行政處罰,包括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并處以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此外,掛靠代繳社保的行為一旦被社保部門查處,個人的社保繳納記錄可能會被認定為無效,進而影響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待遇的申領。同時,這種行為還可能被視為信用不良行為,對個人信用記錄、貸款、就業等方面造成不良影響。
為了避免這些風險,溫千秀律師建議無工作單位的人員可以選擇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社會保險。
目前,大多數假裝上班公司仍處于起步階段,其發展模式尚待完善。從幽默的玩梗到實際創業項目的落地,假裝上班公司確實為一些失業者提供了暫時的心理慰藉和一個看似正常的生活框架。然而,這種服務模式能否真正成為失意者的避風港或奮斗者的新起點,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文章來源:驚蟄研究所
責任編輯:林欣藍
策劃審核:夏 雨
READ MORE
怎樣扭轉人口加劇減少的趨勢?
1-20
我國近五年就業結構大變化:服務業藍領數量首次超過制造業
1-17
2025年“反內卷”為何越來越緊迫了?
1-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