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年
創業板IPO又迎一家撤材料企業!
2025年1月14日,深交所官網發布公告稱,因北京六合寧遠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六合寧遠”)及保薦機構中信建投撤回上市/保薦申請,《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2024年修訂)》第六十二條,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六合寧遠IPO2022年6月24日被受理,在完成兩輪問詢及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答復后,2023年11月23日上會成功。
從受理到過會耗時517天,當時的六合寧遠被稱為創業板待審時間最長的“釘子戶”,沒想到苦等17個月,成功過會的六合寧遠IPO再次陷入停滯,而之后更是長達13個月未提交注冊,直到如今撤回IPO申請材料,歷時兩年半,IPO之路終止!
1.擬募資超10億元
六合寧遠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專注于小分子藥物化學合成領域的專業CRO/CDMO服務提供商,致力于服務新藥研發核心環節。
六合寧遠憑借多年在小分子藥物上面的經驗和技術,從藥物分子砌塊業務起家,開拓了化學合成CRO業務,將業務向產業鏈后端的化學合成CDMO業務延伸,目前具備小分子新藥研發全流程的化學合成一站式服務能力,主要業務涵蓋小分子藥物化學合成CRO、CDMO以及藥物分子砌塊業務。
目前,六合寧遠的員工近1000人,其中研發技術人員占比超過50%,累計服務的客戶上千家,在全球多個國家都設立了銷售中心。
在創業板上市之路上,六合寧遠選擇的是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3年1-6月,六合寧遠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 2.74 億元、4.21 億元、4.93 億元、3.14 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3449.44 萬元、7689.64 萬元、8779.13 萬元、5562.29 萬元,實現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635.26萬元、6259.56萬元、7510.89萬元和4524.61萬元。
2023年1-9月,六合寧遠實現營收48176.9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2.42%;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7606.7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0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189.4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33%。
之后,六合寧遠的財報再無更新。
報告期內,六合寧遠的化學合成CRO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4.06%、36.65%、23.48%和-23.39%,連續多年下滑。
對于這方面的原因,六合寧遠表示,一方面六合寧遠人員擴張和實驗室等相關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醫藥市場增速不及預期,短期內投融資熱度減弱,市場競爭加劇。
六合寧遠在創業板IPO擬募資10.37億元,發行股數不超過4,018.00萬股,募資金額計劃用于煙臺寧遠藥業有限公司小分子創新藥研發生產服務(CDMO)基地項目。
2.清華“六兄弟”創業
六合寧遠的創始人、CEO劉波,是清華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碩士,畢業后認為自己不適合上班,尤其是曾經幫助一家醫藥行業的公司建研發中心、設計產品,賺到了錢后,開始萌生創業的念頭。
2007年,在清華研究生有機化學專業的散伙飯上,劉波與同學劉建勛、江勇軍、邢立新、、任建華和大學老師徐春艷一起討論創業的計劃,于是6個人就白手起家創辦了這家藥企——六合寧遠,寓意就是6個人合起來做一件寧靜致遠的事。
創業初期,6個人合伙湊了50萬元在海淀租了一個簡陋的實驗室開始了創業之路,之后六合寧遠的團隊不斷擴大,劉波的清華同學蘇德泳也加入了進來,之后,老師徐春艷的丈夫陳宇彤也從中國北方車輛有限公司離職加入六合寧遠。
在當時,國內受益于藥品市場的行業政策,新成立不少CRO企業,光是2007年,大大小小開展CRO業務的各類機構超過300家,而當時六合寧遠就是趁著時代紅利趁勢而起。
2014年,六合寧遠的營收已經近億元,創業六兄弟都完成了當初的小目標,但是不滿足現狀的劉波開始接觸資本,推動六合寧遠擴張,試圖走到臺前跟行業龍頭競爭。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六合寧遠在發展歷程上拿下5輪融資,從A輪融資一直到D+輪融資,背后的資本包括君聯資本、中金資本、鐘鼎資本、華蓋資本、杏澤資本、招商資本、騰業創投、清控銀杏、博行資本、競技創投、達晨財智、歌斐資產、夏爾巴資本、兼固資本、弘暉基金、煙臺金業和昆侖資本等。
參與投資的機構不但有大型綜合基金,也由專業的醫療基金。而在之后,六合寧遠也晉級到行業獨角獸。
2023年4月,六合寧遠以100億元估值入選《2023·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排名第793位。
IPO前,六合寧遠的實際控制人為劉波、陳宇彤、邢立新、任建華、劉建勛、江勇軍和蘇德泳7人。他們合計直接持有六合寧遠47.87%的股份,并通過其他方式實際支配六合寧遠55.35%的股份表決權。
而外部股東上,中金啟辰持股6.1%,君聯益康持股5.86%,格知天潤持股4.33%,杏澤興禾持股3.78%,華蓋信誠持股3.33%。
3. 多方面問題被監管關注
深交所曾對六合寧遠的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及毛利率的變化,及相關業務的成長性進行了重點關注,包括六合寧遠CDMO業務和CRO業務收入增速是否存在下滑風險;六合寧遠業務起源于藥物分子砌塊研發,但報告期內通過貿易模式獲得的藥物分子砌塊收入高于自產模式的原因及合理性;CDMO業務收入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CDMO業務新增客戶收入占比持續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六合寧遠現有體系是否具備持續創新能力;報告期內,是否存在將生產成本歸集為研發支出的情形;是否存在將董監高及其他核心非研發人員的全部或部分薪酬歸集為研發費用的情形。
對此,六合寧遠都一一做出了回答,包括研發費用問題,酬薪問題,六合寧遠化學合成 CRO 業務毛利率為負的情形仍可能存在,但長期低迷的可能性較低。
六合寧遠實際控制人陳宇彤將股權轉讓款委托馮軍芳理財,而馮軍芳所管理的資金投向了與六合寧遠存在業務往來的企業,引發了市場對于六合寧遠治理結構的擔憂。
如今,六合寧遠放棄創業板IPO,下一次沖刺要到何時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