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華說:中國年輕一輩人里面,有很多優秀者,但很少有能抗得了事兒的人。
什么叫能扛事兒?
就是遇事不逃避,關鍵時刻咬緊牙關,迎難而上,絕不輕易放棄,即使最終失敗了,也敢于從頭再來。
這世間從不缺少逆風翻盤的機會,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扛得住。
擔得起責任,努力追求卓越
人這一生,無論是誰,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坎,只是有的人遇到事情,一咬牙,含著淚就扛過去了。
而有的人,只能打順風仗,一遇到挫折,就六神無主,自亂陣腳,導致失去翻盤的機會。
平庸的人只有一條命,叫性命。
優秀的人會有兩條命,性命和生命。
卓越的人則有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們分別代表著生存、生活和責任。
能扛事的人,都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他們責任面前不推諉、困難面前不低頭、委屈面前不抱怨、危險面前不畏懼、是非面前不含糊。
這樣的人,無論在哪個領域、干什么工作,都努力追求卓越,哪怕自己吃苦遭罪,也要把事情做好,無愧于心。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而人生,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逼自己接受挑戰,才會讓人看到你能扛事的品質,你才能獲得成長的平臺和發展的機遇。
一個人的成熟和成功與年齡、資歷沒有必然聯系,而是取決于你是否有扛事的勇氣和本領。
控制住情緒,不讓消極蔓延
有人說,能控制情緒的人,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能抗事的人,往往是一個很自律的人,他們能夠管住自己,絕不會讓消極情緒,在自己的生活里恣意蔓延
有的人一遇到事情,就變成了祥林嫂,向自己碰到的所有人,講述傷痛的過往,這樣除了讓別人反感,對解決問題絲毫沒有幫助。
其實,那些讓你焦慮痛苦的事情,或許并沒想象中那般嚴重,很多情況下只是自己嚇唬自己罷了。
當你把消極悲觀的情緒趕出大腦,解決問題的辦法、方案,才有可能慢慢浮現,逐步成型。
所以,人若是懂得控制情緒,不被焦慮拽著跑,通常都會想到解決辦法的。
就算滿天烏云那又怎樣,穿越過去便是陽光。
當然,控制情緒,不意味著一味壓抑情緒,偶爾的發泄,甚至哭一場醉一場也無不可。
只是請記得,不要在悲觀的情緒里沉溺太久,也不要總在崩潰邊緣徘徊不去。
要學著做一個不被輕易擊垮的成年人,扛得住事兒,經得起磨礪。
耐得住考驗,不讓自己停止成長
現實生活中,困難就像大海里的波浪,不是一個浪頭過去,就是風平浪靜了,而是一浪接一浪,特別考驗人。
這里,有兩個秘訣。
第一個,是耐力。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逆商嚴重欠缺,事情稍有不順,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
他們頻繁地更換目標,付出一點努力就感動了自己,遇到一點挫折就馬上放棄。
懶惰久了,稍微一努力,就覺得自己是在拼命。想要幸福到來,卻不愿意花上幾秒稍微等一等。
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哪一條不橫亙著幾座大山?
我們雖然沒有“搬山填海”的能力,卻要有“愚公移山”的決心和耐心。
第二個,是成長。
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能力是能夠通過努力和學習來培養的。
他們往往含笑和挫折過招,從中汲取養分,將磕絆視為鋪墊,倒逼自己的優秀。
所以,人在困境中,至少要學會兩件事:
第一,再等一等,也許就會柳暗花明;第二,在等待的過程中,絕不要放棄成長。
做最壞的打算,抱最大的希望
人的一輩子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誰也永遠不知道哪一次是最大的考驗。
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最壞的打算,然后積極地準備應對策略。
有一種成熟,叫做積極的悲觀主義。
悲觀,是遇到事情時,讓自己做最壞的打算,設想可能出現最壞的結果。
而積極,就是做充分的準備,抱最大的希望,無論是多么大的難關,想方設法去度過。
只要最壞的情況沒有到來,你就應該往最好的結果努力,告訴自己一切還好,未來會更好。
畢竟,哪怕在最艱困的環境中,我們仍然可以選擇自己對人對事的態度。
作家蘇岑說:
在心情最糟糕的時候,仍會按時吃飯,早睡早起,自律如昔——這樣的人才是能扛事的人。人事再亂,打不亂你心。人,不需要有那么多過人之處,能扛事就是才華橫溢。
人生一世,要活出個體面、活出個滋味、活出個精彩,就不能少了一個字:扛。
扛,是角色的擔當,是行為的負責,也是做人的根本和立世的支柱。
能扛事,是氣魄,也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才華。
圖片 | 源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