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不看《封神2》就不會有什么可以吐槽的,畢竟第一部就不怎樣,我可是寫了一個吐槽。
輪到我看別人吐槽《封神2》時,我忍不住還是有想法。
主要是看到有人說鄧嬋玉作為大女主有其主體性,這個主體性體現在敵軍唱《有女懷春》時不惱怒,在洗澡被士兵看到時不驚叫。
這話,我總覺得不對勁,這算有主體性?尤其是“洗澡被看到不驚叫”是主體性表現時,我一根神經被觸動了,想了好久,都覺得怪怪的。
另一個帖子說這幾場戲是戲弄男凝,是反男凝……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我覺得這么說的人其實被騙了。第一,主體性就以這些反應來判斷,怎么都挺狹隘。第二,這些戲并沒有反男凝,相反是以這一個噱頭來掩蓋男凝的事實。
即便我沒有看過,但我認為表達的內容并不受影響。
這算反調戲?
大女主對敵軍的調戲歌聲,沒有激烈的反應,還讓他們大聲些唱,看起來像是消解了這種調戲。
我的第一個疑問是難道不說大聲些唱,不是這樣的反應,就說明調戲成功了?
可是即使是這個反應,又怎么能認定調戲沒成功呢?
是真不知道惡俗的世人會怎么說?
她憤怒她抵觸——喲,說不起啊,害羞呀。
她坦然——喲,人家喜歡這調調啊,來繼續,她好這口的。再惡俗點,會冠上什么名頭,不難想象。
這算反調戲了?
惡俗猥瑣的人根本不在乎你什么反應,任何反應在他眼里都能成為他自嗨的要素。
第二個疑問是大女主對于這種挑釁的反應是不是只能不動聲色?不能惱怒?不能發脾氣?不這樣,就不是大女主了?大女主必須是這樣的?
這樣的大女主未免不太像人。其實,更多是承載了一個理想完美的形象。
理想和完美從來都不存在,用這樣一個標準去規范大女主……想想大女主故事為什么這么少……可能就是標準不夠寬吧??
反過來說,有沒有女主表現憤怒,是一種謀略呢?造成虛假印象誘敵呢?又或者單純就是生氣。大女主不可能只有一種個性,就像不同將軍有不同脾氣。
一個大女主對這種歌聲挑釁,因鄙視女人而憤怒,要殺光這些敵兵,有問題嗎?
一個大女主對這種歌聲厭惡,進而鄙視這些敵兵,想要殺光他們,有問題嗎?
所以問題是這個,當熒幕呈現出這樣一個反應,而恰恰擊中了觀眾的神經,符合期望時,就成了一個閃閃發光的標準。
奇怪的洗澡
在第一次知道這個片段時,我的反應是鄧嬋玉為什么不能驚慌?可能我比較反骨,當別人說應當這樣時,我總會想為什么不能那樣。我整篇文章的思考都是從這一點上發展來的。
由于當時信息不全,我不知道士兵闖入的前置條件,所以對鄧嬋玉沒有驚慌這事,有點荒謬感。
一個正常人,一個裸身的正常人洗澡時,有人闖入,誰都會驚慌吧?!這不是正常人的反應嘛。
所以為什么博主們表揚鄧嬋玉呢?我試著理解了一下,這與男凝有關。
女性的身體在社會規訓下,成了某種不能隨意窺視的部分。因此被看到裸露的身體,女性應當羞恥。而羞恥的表現通常是驚叫。
博主們表揚的是鄧嬋玉沒有羞恥,坦然接受自己的身體,這是主體性的表現。
但這太簡單粗暴了,身體被看到的羞恥究竟是哪一種羞恥?
或者說以洗澡被看到為例,是為被看到這件事羞恥,還是為身體突然被看羞恥?
可能有些拗口,這里有一個微妙的差別。
被他人看到這件事本身并不是被看者的錯誤,所以不必為這種事羞恥。這就是博主們表揚的情形。
而身體突然被闖入者看到,人都會有驚嚇進而遮擋身體,這是種自然的反應之一,當然也有人會嚇呆了沒反應,也可能大聲叫。那么這種反應也是羞恥的一種,那么是該被摒棄?該壓抑?
那么是說人的自然反應該不該存在?強制拋棄自然反應?
但是當我知道鄧嬋玉洗澡的前置條件是敵軍來襲時,荒謬感更重了。
在不知道這個條件時,我就和朋友吐槽,難道將軍洗澡都沒有守衛的嗎?要是有人刺殺怎么辦?用洗澡水潑?
當知道是敵軍來襲時,突然就明白了編劇的用意,想要表現鄧嬋玉此時的鎮定。
荒謬的是編劇似乎在用敵軍來襲的危急程度和身體裸露來對比。我不理解這種思維。在我看來,無論男女,將軍此刻的職業素養就是鎮定。
所以用洗澡這個片段荒唐又無聊。更何況,誰家出征帶個大浴桶?????!!!
打仗后方供給很重要,出發前,一個大浴桶放車上,軍需官會有什么想法?
“這什么東西?為什么會有這東西?”
“這是將軍的浴桶。”
“……”軍需官一定內心會吐槽:女人就是事多。
要是個男的,軍需官一定會說:紈绔就是紈绔,以為上戰場是在玩。
最近看了個韓國西幻小說,出征洗澡就兩個辦法,河邊或下雨。屠龍英雄帶著魔法師妻子一起出征,下雨時,英雄和妻子說要洗澡就趁現在,不然沒機會了。然后英雄替妻子圍了塊布,讓妻子快洗。這挺寫實了,擱這電影居然來個浴桶???
反男凝的幌子
有朋友說鄧嬋玉就是個女將軍,不是普通人,所以影片里反應很正常。如果這樣說,鄧嬋玉的反應就不具有普適性,普通女性遇到該怎么辦?
這就是一個陷阱嘛,如果不具有普適性,女性該怎么對抗男凝?
我思考了一下,可惜是無解。
當博主們說鄧嬋玉大女主,以上位者姿態反男凝,這斷言是值得懷疑的。
凝視分兩個主體,凝視者與被凝視者。我沒有用主體與客體,因為我認為兩者皆主體,同時又都是客體,但彼此無法相互抵消,且有強弱之分。
無論被凝視者的反應如何,凝視者只要想凝視,無論何種反應都能取悅他,區別只在于刺激程度。凝視者覺得無趣時才會放棄凝視。所以必須明白凝視只是凝視,被凝視者反應可能是凝視的趣味性之一,但絕非唯一。
被凝視者的反應只在消解凝視動作對其產生的影響,無論羞恥、憤怒、無動于衷。同時,希望這反應能消解凝視,進而消解凝視者的意圖。這是其主體性的表現,期望挫敗凝視者。此刻,凝視者是客體。
被凝視者變換反應的方式,那么凝視者可以選擇轉換凝視獲得愉悅的方式,兩者會陷入游戲狀態。就如上面說的反調戲,可能出現無論怎么反應,對方都在自嗨。
凝視這個動作,對于被凝視者是被動且無法干涉的動作,其反應只是延長或縮短凝視動作,根本上無法消除凝視動作的存在。換句話,凝視動作已經產生,本質不可撤銷。
那么這個所謂的反男凝呢?套用網友的話,大女主在俯視這些男凝,我覺得多少有點自欺。
當被凝視者居高臨下地俯視凝視者,將凝視轉化為自己意識中的普通注視,甚至假象為凝視者被震撼后以欣賞目光看待。事實是,在凝視者眼里,這無關緊要,因為這個動作中凝的成分已經達成并存在。
所以鄧嬋玉這些反應真的消解男凝了?我持懷疑態度。
如果所謂的消解是減去后續男凝的發生概率,那么能算種成功。
但無論哪種,可以肯定,影片中出現這樣的片段本身就是一種男凝。
以洗澡為例子,真正的問題并不是闖入士兵看到她的身體或兩者的反應,士兵也沒有凝視的意思。而是這橋段背后的隱含視角與意識。
說到底,鄧嬋玉首先是一個將軍,其次才是一個女性。這種片段不該出現在一個將軍身上,但影片確實讓它們出現在了一個女性身上。編劇似乎認為女性屬性高于將軍,這樣才能塑造豐富立體的人物,因此專門設置這些片段。
更關鍵是電影鏡頭呈現出一種潛在的凝視意味,暗搓搓地用這種凝視鏡頭拍一個所謂反凝視橋段。
許多觀眾會認為這才是女性該有的主體性,沒有意識到她們正在凝視這橋段的女性,并疊加了主體性的刻板印象。她們被這凝視的鏡頭討好了。
另一個被女性批評的電影《某種物質》,其特寫鏡頭對準pup的挑逗動作,那是直接表現凝視,用直白甚至冒犯的鏡頭進行諷刺,沒有怪異別扭感,喚起的是一種直接對凝視的厭惡。因而女性被這樣的鏡頭刺激,直接惡評這樣的鏡頭。但這就是凝視的真相,沒有美化,沒有冠冕堂皇,赤裸裸地告訴女性什么是凝視。
反觀,《封神2》里唱歌調戲的反調戲,洗澡戲的坦蕩,不過穿上反凝視外衣的另一種凝視。
所以,《封神2》中鄧嬋玉的這些片段確實是一種凝視。
【文/云玖弋】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聲明:玖弋閣已加入“維權騎士”版權保護計劃】
玖弋閣,一周一書評,更多新書更好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