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乙巳年五運分析
- 大運(中運)
2025年為乙巳年,根據“乙庚化金”,所以大運是金運。又因為“乙”為陰干,所以是金運不及年。金運不及會導致五行生克失衡,金克木,金衰則木無制,木主生發;火克金,金弱則火自炎于上,無所泄耗。所以可推斷出2025年木、火均無制而旺,天氣將呈炎熱之態。從人體健康角度看,金為肺、為大腸,金不足則肺易生病,要謹防呼吸系統疾病。同時金不能制木,木獨旺反克土,脾胃也更易出現問題,如胃口不好、完谷不化等情況。而且金運不及之年,生氣、長氣專行,植物生長茂盛,但收氣延后,果實結得不好,注意容易出現肩背悶痛沉重、流鼻血、便血等受熱邪、火炎于上所致的病癥,也需要注意心腦血管疾病。
- 主運與客運分析
主運為少商(金運,燥),客運為太徵(火運,熱),客克主。
主運為太宮(土運,濕),客運為少角(木運,風),客克主。
主運為少徵(火運,熱),客運為太羽(水運,寒),客克主。
主運為太角(木運,風),客運為少商(金運,燥),客克主。
初運(大寒日 - 4月2日)
二運(4月2日 - 6月15日)
三運(6月15日 - 8月30日)
四運(8月30日 - 11月11日)
五運(11月11日 - 2026年1月20日)
二、2025年乙巳年六氣分析
- 司天與在泉之氣
- 2025年乙巳年的客氣第三氣(司天之氣)是厥陰風木,主管上半年;客氣的第六氣(在泉之氣)是少陽相火,主管下半年。這樣上半年氣候偏風溫,下半年氣候偏火熱。總的氣候特點是偏于炎熱,火氣偏勝。從農作物角度來說,長勢一般較好,但由于天熱干旱,也容易出現枯萎,收成不好的情況;從人體疾病來說,以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病多見。
- 各氣分析
- 主氣太陽寒水,客氣少陽相火,本該為水主事,天氣大寒,但是客氣少陽相火,所以與秋季相反,冬季反而又反升,天氣變溫,流水不冰,草乃早榮,所以陽氣不能閉藏,陽氣不能閉藏則易生溫厲,即溫熱病,所以這個時節要注意防流行呼吸道疾病、特別是病毒感染腸道嘔吐腹瀉型感冒。
- 主氣陽明燥金,客氣太陰濕土,客生主,為順。燥與濕并行,太陰多沉陰,雨不時而下,天氣開始整肅,寒氣及體。
- 主氣太陰濕土,客氣少陰君火,客生主,為順。此時暑熱和濕氣相薄,時有暴雨如注,天氣濕熱。由于火與土相薄,所以在左之上(左胸脅以上),多發胃腸道系統、肝膽系統疾病,身體有浮腫等。
- 主氣少陽相火,客氣厥陰風木,主克客為逆。風和熱并行,則金被侮嚴重,呼吸系統多出問題,所以病泣出,而風熱大行,則陽并于上,不得下行,所以容易出現耳鳴、目眩。
- 主氣少陰君火,客氣太陽寒水,客克主。由于寒熱反復,容易病熱中,即外寒里熱。
- 主氣厥陰風木,客氣陽明燥金,客克主,為順。這個時節天氣偏寒,有清風,多霧露,同時又有陽明之殺氣,右下有寒(右下應肺)呼吸道疾病多發。
- 初之氣(1月20日 - 3月20日)
- 二之氣(3月21日 - 5月21日)
- 三之氣(5月22日 - 7月22日)
- 四之氣(7月23日 - 9月23日)
- 五之氣(9月24日 - 11月22日)
- 六之氣(11月22日 - 2026年1月20日)
三、氣候特點
上半年:厥陰風木司天,風氣偏盛,氣候整體偏溫,但會有倒春寒現象,如1月20日至3月19日溫燥天氣,寒氣肆虐;3月20日至5月20日倒春寒,寒氣不退、雨水增多。
下半年:少陽相火在泉,整體偏熱,氣候應寒不寒,7月22日至9月22日濕熱交織,9月23日至11月21日燥濕更盛,11月22日至2026年1月19日可能會出現暖冬。
四、疾病趨勢
呼吸系統:全年金運不及,肺臟較為脆弱,呼吸系統疾病多見,如咳嗽、哮喘、肺炎等。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氣候反常最為突出,開春的倒春寒以及入冬的暖冬,會使流行性外感呼吸道疾病多發,甚至局部地區會有溫病疫癘。
消化系統:下半年少陽相火在泉,氣候偏熱且濕熱交織,容易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黃疸、水腫、腹脹等問題。此外,肝膽系統也受濕熱影響,可能出現相關病癥。
情志方面:厥陰風木司天,風木之氣過盛會影響肝氣的調節,進而引起情緒波動,可能出現抑郁或易怒等心理問題。
以年齡的位數計算,1、2、5、8、9年出生的人(比如60年代的1961、1962、1965、1968、1969年),在2025乙巳年容易出現呼吸系統、肝膽系統、心血管系統疾病或者原來疾病加重或者復發,需要早預防。
五、養生建議
飲食:全年以風熱為基調,易化火、傷陰,建議盡可能做到起居有常,保持情緒平穩,并適宜清淡飲食、補充水分。可多吃溫潤、益脾的食物,如紅棗、花生、高粱、扁豆、姜、蔥、香菜等,少吃辛辣、油膩、甜食以及過于寒涼的食物。
生活起居:初之氣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盡量少聚集,有病及時處理;二之氣時,注意防寒保暖,衣物穿脫得當,多戶外活動、曬太陽、適量運動;三之氣時,調整情緒,保證睡眠質量,保持肝氣舒暢,少食辛辣刺激以防內熱滋生,適當攝入辛涼及咸寒的食物以疏散風熱;四之氣時,飲食上應少吃辛辣及肥甘厚味,多食清熱利濕之品;五之氣時,健脾和胃,養陰潤肺,不貪寒涼,適當多飲水,飲食均衡宜食用清潤的食物;終之氣時,室內溫度不宜過高,可適當攝入咸味食物來補腎收斂。
運動與精神調節:適當運動,如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有氧運動,增強肺部功能和身體抵抗力。同時要注意調整心態,保持心情舒暢,可通過聽音樂、散步或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
祁山中醫館許柳田醫師簡介:主任醫師安徽省基層名中醫,黃山名醫。追源新安醫學理論和家傳中醫皮膚特色為基礎,以“清肺養陰、固本培元、內外結合”為治則,五運六氣+五行脈+八卦九宮針法綜合診治牛皮癬(銀屑病)、白癜風、難治性痤瘡、脫發、不孕不育等各種疑難雜癥;開展了家傳中藥針對帶狀皰疹神經痛的內外方金剛虎蛇通絡丹,中藥定向透藥、火針治療、刺絡拔罐等中醫特色治療。開發出"針一罐—藥"三聯序貫療法,不但即時止痛效果顯著,更能預防減少后遺神經痛發生。他是中國中醫美容附屬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火針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全國委員,中國性學會中醫性學分會全國委員。他在黃山市中醫院新安醫學傳承中心也有專家門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