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實力強勁的官員很多,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呂芳都是一等一的聰明人。
大明王朝中內閣官員實力都很強,他們站在高處,信息多,通過聰明大腦的分析,其實早就得出了結論。
大明強人
綜合實力是掌控全局,看待問題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嚴嵩、徐階、呂芳都是這樣的人。
嚴嵩站立二十年首輔的位置,不是一個簡單的,徐階隱忍二十年,終于將嚴嵩拿下,登上首輔。
之后的張居正更是著名的改革家,給大明續命幾十年。
這些人都是能力很強的,從他們做事、說話中都能體會到。
嚴黨的胡宗憲能力很強,看問題很通透,因為遵從本心最終沒有入閣,立下大功勞之后,回到老家頤養天年。
在劇中,胡宗憲很可惜沒有走入文官最為向往的內閣,遺憾收場,但對他而言,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歷史上胡宗憲被清流徐階清算,最終在獄中自殺,留下絕命詩“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云”。
胡宗憲在劇中,是一個關鍵人物,他倒向哪一邊整個天枰就會倒向誰。
他在劇中所處的位置,就一個字難。
手握兵權,是帝國的柱石
胡宗憲所處的位置是非常關鍵,掌控著東南一方,這里是國家稅賦重地,不能輕易亂。
嚴黨、清流打架,在浙江開辟戰場,胡宗憲的處境就一個字難。
作為嚴黨,他要執行嚴黨的指令,可改稻為桑,他明白是一條死路,而最后失敗背鍋的就是他。
清流派譚論來,也是要攪合浙江,讓這里亂起來。
作為嚴黨嚴嵩的大弟子,在目前的情況下,已經不是嚴黨的核心了,地位尷尬。
嘉靖看重胡宗憲,看重他的能力,但有挑撥嚴黨的關系。
倒嚴這一議題,一直擺在嘉靖眼前,只要嚴嵩好好干活,不過分,嘉靖也不會太在意。
御前會議上,清流步步緊逼,嚴黨與清流的矛盾開始升級,在浙江地界上改稻為桑,在胡宗憲眼中就是要搞事情,浙江要亂。
浙江要打仗,亂了,胡宗憲的責任是巨大的。
因此胡宗憲一開始就反對,改稻為桑,他知道執行起來是一場災難,最后的爛攤子,是他這個浙江一把手來收拾。
因此毀堤淹田后,胡宗憲用馬寧遠的供狀,逼迫鄭何、楊金水同意延緩三年執行改稻為桑。
可胡宗憲沒有想到嘉靖皇帝對五十萬匹絲綢的執著,好在嘉靖還留下他,好好打仗。
尷尬位置
胡宗憲內心明白,自己嚴黨的標簽是撕不下來的,在嘉靖的心中,清流心中他就是嚴閣老的人。
他好像一個投石問路的石子,他怎么做,結果都是一樣的。
結局胡宗憲已經清晰地看到了,嚴嵩給他去信,讓他養寇為重,他沒有遵從,其實胡心中明白老師沒有說錯。
東南戰事結束,他的作用就消失了,清流張居正是兵部尚書,已經直接指揮起戚繼光、俞大猷等他的下屬了,等于釜底抽薪。
胡宗憲在打完仗后,嚴黨失去了依仗,倒嚴只是時間問題。
正是意識到,嚴黨要倒,自己的靠山倒了,他遵從內心為了百姓,打好仗,給自己留個好名聲。
嘉靖對于胡宗憲雖然很看重,但他需要平衡朝局,清流登臺,胡宗憲的位置無論你如何都是尷尬的。
胡大人可不是他的老師,要臉面,不可能為嘉靖背鍋,也不會為清流背鍋。
在嘉靖看來,這樣的人是不能獨當一面的,顧忌太多。
胡宗憲對清流看得很清楚,就是為了執政,心中沒有百姓。
最終,胡宗憲選擇遵從內心,去做事,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名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