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影春節檔落下帷幕,雖然人次和票房都創了新高,但結果并不是皆大歡喜——《哪吒2》一家獨大,《唐探1900》的票房也可圈可點,春節檔最穩定選手《熊出沒》今年被《哪吒》分流成績不佳,剩下幾部電影基本都注定虧錢結局。
一些變化值得關注,這些變化看似是今年春節檔出現的新數據,但其實是過去多年來互聯網與電影行業發展、觀眾快速成長帶來的結果。
1.今年沒有逆襲,以往要兩三天甚至一周才慢慢發酵的口碑,今年春節半天時間就直接定型,誰好誰壞在大年初一下午就見了分曉。
原因很簡單,互聯網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加速且放大了口碑效應,中午十二點前,精明的觀眾就從朋友圈和抖音上知道了誰好看誰不好看并且做出選擇。
基于此,《哪吒2》的票房成績每天連續走高,這在以前從未見過,這也為以后的春節檔打下了樣本:靠營銷和買票房打出的預售優勢,時間會越來越短。以后的春節檔,口碑定天下。
2.今年我們能看到電影的營銷宣傳越來越沒用,甚至副作用越來越大。KOL的話沒人信了,大家都信KOC。
《蛟龍行動》上映前的“機密營銷”不知道是什么天才想出來的鬼點子,觀眾看完直接感覺被侮辱智商,留言“這么機密就不應該上映”“我怕我看完涉密了”,敗了一大波觀眾緣。
票房不佳后,于老板帶著演員又是賣慘又是攻擊所謂的“黑粉”,在電影院高呼“要公平”。在2025年還去指責觀眾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它只會加速讓路人遠離這部電影。
任何電影都會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豆瓣9.7分的電影也會有不喜歡的人找出各種莫名其妙的理由,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競爭對手間互黑也不是只有一家在做。當下檔期決定票房的核心因素就是影片質量,你當著我面喊“要公平”,我真想當著你面喊“要好電影不要傻X營銷”——現在的電影觀眾遠比十年前要成熟,建議電影圈的老玩家們都上上網,至少知道現在的主流中青年網民都在看什么說什么,不要玩尬的,不要自我感動,不要攻擊觀眾,不要攻擊觀眾,不要攻擊觀眾。
另一部票房不及預期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在上映前后投放非常密集,但是僅憑一些大V的尬吹完全扭轉不了口碑, 電影圈連續多年的過度營銷之后,KOL的話已經沒人信了。(關聯閱讀:)
今年吹《射雕》的,尤其在B站這種年輕人聚集的平臺,你能看到大量的觀眾留言“取關”、“恰爛錢”?,F在的觀眾被KOL騙得多了,都不敢信大V說的話,大家都信朋友圈里的KOC,問題是KOC很難被集體公關營銷,核心還是影片質量。考慮到春節檔口碑發酵的速度,我建議以后電影公司把營銷的錢花在劇本和拍攝、后期上。
另外粉絲群體也是把雙刃劍,雖然能在前期貢獻票房,但是一些過度行為會讓路人反感,尤其是到處引戰差評這種行為。如果影片質量不佳,反而更不利于之后的票房走勢?,F在已經不是10年前了,對于一部電影,影片質量好,流量能錦上添花,影片質量不行,流量無法雪中送炭,反而可能被粉絲帶著“落井下石”。
3. 春節檔以后不會再是一個“來了就有”的檔期。
七八年前我曾有過疑問,一些電影明明品質尚可,為何非要和七八個電影擠在春節檔。發行老炮告訴我,檔期人流大,熱鬧,一些電影可能會被大盤帶上去。過去一些年份,我們的確能看到影片口碑不佳但是在春節檔反而票房不錯的情況,但是現在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少。一直穩定的《熊出沒》因為同是動畫電影今年甚至被《哪吒2》吸去了不少票房,如果換一個相對弱一點的檔期,《熊出沒》的成績大概率是好過現在的。
在春節檔這種口碑容易被放大的檔期,如果各自優秀,那么大盤或許會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有質量和口碑上的差異,那頭部效應未來一定會越來越明顯。
4.《唐探1900》口碑并不高,但是票房并不差。
《唐探1900》在互聯網上口碑略有分化,尤其在豆瓣,僅僅是剛及格的作品。但這是一部非常討好中國當下主流電影觀眾群體的電影——中國有六成觀眾一年只進一次電影院,其中很多就發生在春節。這群人基本都不是影迷,對電影的審美沒有那么高的逼格,但是也能分得出好壞。他們沒有互聯網上的影響力,看完電影后也不會在豆瓣打分,但是他們會在朋友圈或者抖音產生小范圍的影響。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很多大V或者影迷口中《唐探1900》賣弄了太多小聰明甚至“很爛”,但是中國觀眾,尤其春節期間的中國觀眾,仍然會為這樣的作品買單。
實話實說中國的電影市場需要這樣的作品,陳思誠是個很聰明的商人,但是我仍然誠摯的希望他賺錢賺夠了之后能花心思去搞兩部好電影。
5. 重新理解IP。
前幾年趁著資本熱度的時候,電影圈到處都在吹“IP”吹衍生品,一方面到處找各種作品翻拍,另一方面出個電影就往T恤杯子上印照片。彼時我說很多影視公司對IP的理解有誤,認為有明星有點名氣就是“IP”。但是對于文化內容產業來說,只有和觀眾能產生持續情感鏈接的才能叫“IP”。
今年春節檔我們可以看到幾家影視公司對“IP”探索的一些成果。陳思誠靠著王寶強和劉昊然的討喜形象以及穩定的喜劇內容輸出,把《唐探》做成了一個喜劇的內容“IP”,包括劇集和漫畫等內容上都有輸出。其優勢是在內容上逐漸產生了可信賴的口碑,缺點是多元變現路徑較少,很難像漫威那樣去賣衍生品。
《熊出沒》則在過去幾年打贏了喜羊羊,坐穩了低齡受眾的第一把交椅。其在內容創作上穩定,衍生品也有一定想象空間,缺點是低齡化,這個IP無法像漫威一樣向全年齡層兜售。
《哪吒》目前來看是最有希望實現全年齡向的IP,連續兩部高質量電影都產生了極大的商業價值,衍生品也有各種非常討喜的形象可供開發。可惜目前《哪吒》系列需要的是團隊作戰,能穩定持續推出高質量作品,不能只靠餃子一個人五年一部來磨作品,那樣也做不成IP。
6.只要東西夠好,沒人在乎票價貴不貴。
《哪吒2》的平均票價都50塊了,但是大家還是排隊進電影院看。只要你提供的產品夠好,沒人在乎電影票是不是貴那二三十塊錢。你給大家看《749局》《射雕》,20塊都貴。電影是藝術品,更是商品,只要產品和服務好,大家收獲到了情緒價值,價格就不是問題。
春節檔票房創下了新高,但是并不意味著今年的電影市場高枕無憂。電影面臨的競爭壓力比以前只多不少,觀眾成熟速度遠超中國電影的成長速度,像《盜墓筆記》《愛情公寓》那種弄個IP湊幾個明星的不及格電影賣10億票房,以后不會出現了。建議各大電影公司老板都從燈紅酒綠中探出頭,多去看看年輕人和互聯網,認真了解一下大家想看什么,愛看什么。
尊重觀眾,做好電影,少搞歪門邪道是電影行業的唯一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