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杉
和20歲的妹妹聊天,發現人虛長了一些年歲以后,有些道理,真的是30歲之后才慢慢悟到的。有些道理,希望自己20歲就明白。
1、什么都要,只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曾經,什么都想要,如果要不到,我就更努力一點,花費的時間更多一點。現在明白,一味的擠壓自己只會把時間精力分解的支離破碎,什么都要,只是因為,并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只是單純的想給自己多一點機會,多一點選擇。
2、不要太害怕遺憾。
年輕的時候,生活是一條完美的、精心修飾的畫布,一不小心蹭到黑點都會緊張兮兮。
但其實啊,人生的獨特性,也是遺憾構成的;屬于你的畫布未必完美,但是夠特別。甚至年齡大一點以后,覺得完美也挺無趣的;留一點遺憾,留一點念想,這就是生活本身。
3、不要害怕改變。
改變并不意味著要成功,改變只是改變而已,失敗了也必然有經歷、有收獲。
以前有來訪者說,想換個工作,但是怕換了以后還不如現在,我說,那就再換一個好了。沒有人規定,下一個工作,就是你人生的最后一個工作。
4、不要想改變任何人。
改變是一個系統工程、對自己、對別人都是。
我們形成今天的自己,是成長環境、認知、習慣、防御機制,共同塑造的結果。一個微小的改變,可能意味著整個系統的大震蕩。別對自己要求太高,同樣,也別對別人要求太高。
5、越自信的人,越敢于承認自己不好。
年輕的時候做記者,總怕被采訪人問住;后來轉行做咨詢師,也怕來訪者的問題我回答不了。
現在,更能大膽的承認我不知道,對你的問題,我還需要更多一點時間探索。這是時間和經驗帶來的自信。
6、努力對自己好一點,才能照顧身邊的人。
照顧身邊的人,但不獻祭自己。
因為我的壞情緒會讓我難受,也會讓身邊的人難受。盡可能用愉悅的情緒照顧身邊的人,首先,要照顧好自己。
7、別太把聰明當回事。
年輕的時候,誰不愿意聽別人說一句:這孩子聰明,將來一定大有可為。30歲之后,看過更多的成功案例,發現,大多數人的成功,來自于笨拙的努力。
反而,聰明人太依賴聰明,早早離開了牌桌。
8、盡可能做喜歡的事兒。
不要高估你對不喜歡的事情的忍耐度。
事事皆有難度,哪怕做自己喜歡的事兒也會千難萬險,不過因為喜歡,你會更想堅持一下,會情不自禁的多付出一點兒、多投入一點兒。
如此,做成事兒的概率更高。或者,哪怕沒有做成,也花了大把時間跟喜歡的事情在一起,不虧。
9、不要去追逐幸福,因為幸福是專注的副產品。
壞消息,幸福是不可追逐的,你越追,越疲憊,越不幸福。
好消息,幸福是可以被創造的,獲得幸福最靠譜的方式是專注。專注的做一件事,專注的愛一個人,你自然感受得到幸福。幸福是專注的副產品。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小小感悟,與你共勉。
———— e n d ————
預約咨詢,請掃碼添加工作室微信!
若杉
若杉心理創始人
暢銷書籍:《停止內耗》
《閱己:做自己的心理顧問》
人生最大的理想:
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寫不同的文章
我們的咨詢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心理咨詢預約
微信預約:ruoshanxinli
電話預約:19910780529
選咨詢師請前往菜單欄”心理咨詢“欄
或直接聯系工作室:ruoshanxinli
小紅書@心理咨詢師若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